渭河上游相关论文
通过调查分析渭河上游流域分布的木本植物多样性,为渭河上游流域生态修复、重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人地关系研究作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直以来广受关注。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爆发,人地关系愈发紧张。科学认识人地关......
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我省东部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连的......
伏羲生活在有巢氏、燧人氏之后,炎、黄二帝之前的上古时期,史称“人祖”。最能代表伏羲文化的,首推他所创始的先天八卦。大昊伏羲......
气候要素变化对水文循环有很大的影响。依据包括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时间、蒸发量等气候要素在内的渭河上游25个气象站1960-2......
本文通过对庄浪徐家碾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磁化率与各粒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粘粒组分(50μm)与磁化率呈反相关关系.其次,......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土地资源.草地和耕地一样,是构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条件的物质基础.草产业是投具开发潜力和......
渭源县峡口水库位于渭河上游的渭水源头,类似于北京密云水库,都是一个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这里的生态绿化和水资源地保护历来受到......
在甘肃中部地区,缺水的大多是位于渭河上游的地区。而同样是发源于甘肃的洮河,从碌曲县西南部西倾山东麓的勒尔当倾泻而出,经岷县......
距今8200年至6900年,渭河上游就已经出现了以种植黍(糜子)、粟(谷子)和油菜等旱作农作物,饲养猪、狗、羊和鸡等家禽家畜为标志的农耕经济......
秦岭细鳞鲑(Brachym 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inae),俗称梅花鱼、五色......
渭河是影响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东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河流。为了探索近39年渭河上游主要气候变化特征,运用1971~2009年渭......
利用渭河上游甘肃境内干、支流6个主要控制水文站50 a(1959~2008年)实测同步系列资料,对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渭河上......
1渭河宝鸡段概况渭河宝鸡段位于渭河上游末端和中游上端,西起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与甘肃省天水市交界,东至扶风县绛帐镇与杨凌区......
西周时期渭河上游分布有周、秦、寺洼等考古学文化,三者势力此消彼长。通过多年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和一些散见资料,可以看出西周早期......
为研究渭河上游河道的生态基流量,根据河道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水文特征,将渭河上游河道划分为3段.根据河道多年实测资料,采用多种方......
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南缘地区,也处于季风气候区的西部边缘地区,历史上曾是农牧业交错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地理环境......
<正>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陆封型冷水鱼类,是一个名贵的水生种质资源,仅分布在秦岭地区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是名贵的陆封型冷水鱼类。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蒙古部分地区的河流......
甘肃被誉为中国"陶器之乡"。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
黄土-古土壤序列被认为是记录过去环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其反映的成壤改造特征及古气候变化信息对于全球变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具......
基于DEM提取了渭河上游8条支流的Hack剖面、河长坡降指标SL参数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对该区构造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
以天水、甘谷、首阳、新店子、申都5个雨量站为代表站,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天水站1935~2014年,甘谷、首阳、新店子、申都1952~2014年系......
在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众多的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中,以大地湾和西山坪、师赵村遗址为典型代表,其丰富的农作物标本和农业生......
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相似,也有一个生产结构问题。从采集、渔猎过渡到种植业和饲养业结合,再由种植业和饲养业过渡到传统......
<正> 甘肃省渭河上游主流区域的考古调查,已于1957年7月基本完成。继而于1958年5月开始,对该流域的文化遗址,又进行了重点复查。在......
通过田间采样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的温室和露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连作蔬菜对温室土壤p H、全盐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正> 1956年10月2日至12月15日,甘肃省文管会派任步云、郭德勇和孙学正等三人到渭河上游(包括渭河支流——耤河,下同)的天水、甘谷......
野外考察发现渭河在其上游陇西县城附近共发育了七级河流阶地,阶地都具有砾石层和河漫滩组成的二元相结构,并且上覆不同厚度的黄土......
对渭河上游渭源、陇西水质及排污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流域内水污染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解决渭河上游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具体思路......
根据渭河上游渭源等12县(区)国家基本(一般)气象站1971—2008年逐月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及北道水文站1971—......
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而北道以上的上游是渭河泥沙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下游泥沙淤积与滞洪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渭河上游流域主要控......
对渭河支流上游两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泾河上游,两次大暴雨的落区相差在100km以内;两次暴雨过程均给当地和......
渭河上游陇西段地处黄土高原典型区,紧邻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受构造活动影响严重,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别是渭河两岸斜坡,多属不稳定区......
【正】 甘肃省文管会于1956年秋季开始渭河上游的文物普查工作,至冬季完成了天水、甘谷二县。1957年春季由张学正、赵之祥、郭德勇......
【正】 我们于1957年7月底做完了渭河上游的考古调查工作,西进临洮,基本上在7月内完成了临洮县辛店以南到寺洼山一带洮河流域的普......
为探讨渭河上游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1975-2011年河流实测径流量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来,渭河上游......
利用陇西县气象站1957—2017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
分析渭河上游降水量、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径流量的突变点,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揭示渭河上游径流变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