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平流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1979-2018年的ERA-Interim再分析逐日资料和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资料,通过提取周期约为30-......
利用常规和加密气象观测、NCEP再分析、云图等资料,对2010—2019年春季影响大连的温带气旋特征及爆发性气旋造成的极端天气的物理......
利用2008?2018年逐小时自动站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FNL资料,统计黄、渤海7级及以上气旋大风过程,围绕气旋加深率和气......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和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全球再分析资料,结合GTS观测资料,对2012年07月05日至06日影响青岛的......
选取2001年2月21-22日和2011年8月15-16日2次海雾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低压气旋顶部型海雾的高低空环流配置及物理量分布特征。利......
本文利用JEDAC、NCEP、SODA、WOCE等资料,对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大气要素场以及平流热输送和验潮站水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
利用 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和 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全球再分析资料,结合 GTS观测资料,对2012年07月05日至06日影......
利用ECMWF再分析资料和NOAA/NCDC站点资料,通过冬季欧亚大陆逐日的气温振荡,构造了冷强度指数,同时计算了欧亚大陆冬季低温事件的频数......
项目研究了风廓线雷达信号及数据处理算法,重点设计风廓线雷达数字中频系统、分析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返回信号谱特征、形成数据处理......
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物理量计算,并结合地面和探空气象资料以及卫星探测资料,从动力学角度分析2008年7月19-22日和2007年7月29......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欧洲 EC、美国 GFS 和 T639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14年1月30日至2月2日(春节期间)江苏淮北地区日最高气温......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分析了2011年11月27日河南省三门峡大雾天气,结果表明: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至冷地面,受辐射冷却作用,近地面层......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广东省遥测站资料及MICAPS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一次春季冷空气伴......
简要介绍专业绘图软件Surfer和微软的编程工具VB,通过VB调控Surfer对象,实现VB和Surfer的混合编程,将原始风廓线雷达资料反演得到......
分析了2010年6月1-3日粤西地区一次全区性前汛期暴雨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并从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呈特征加以剖析。结果表明......
2006年6月1日受突然发展的东海低压影响,舟山全市普降暴雨或大暴雨,舟山沿海出现9~11级东到东北大风。通过分析发现:台湾附近的地面倒......
从高低空环流场分析了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移动路径及其登陆后造成的漳州市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在福建登陆后西行南折的强热带风......
利用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Global Final Analyses),对2007年3月3日登封市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从动力和热力条件、水汽输送、湿Q矢量等方......
利用NCEP资料对2009年6月下旬华北地区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这次华北地区持续的高温天气是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
利用MICAPS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一次典型东北路径移动西南涡演变及产生的致洪暴雨进行研究。通过对低涡的生成......
通过分析济源历年6月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发现。2009年6月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强的特征,是济源1960年以来夏季高温天气......
利用自动站、Micaps、雷达风廓线等资料和6h间隔的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浙江2011年1月20日强降雪过程中降雪带南......
2011年6月7—8日平顶山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40℃以上的高温天气,尤其是8日平顶山地区7个站的自动观测站的最高气温都在40℃以上。利......
利用T639、欧洲、T213数值预报模式的综合应用,分析了“2010.1.18—20”新疆石河子地区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对天气和次......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FNL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4月13-14日宁波机场发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天气......
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河南省区域天气监测网提供的乡镇四要素站点资料,对2013年8月14~17日洛阳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的连续......
本文通过对汕头一次强冷空气引发的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研究了强冷空气影响过程中地面变压场和温度平流场的演变特征,对强冷空气引发地......
利用广东湛江1951—2018年逐日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海温资料,分析近67年湛江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特征,对比分析196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5年6月7日发生在吉林......
利用2011年12月1-7日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取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大范围连续性大雾产生的天气背景、温湿条件和......
利用NCEP和常规天气资料,对2013年4月18—22日湖北倒春寒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中高纬稳定维持“两槽一脊”环流形势,低纬......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4月19日入春以来发生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一次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
利用兰州河谷盆地城乡过渡区边界层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温度平流和边界层特征.分析表明:(1)夜间热岛环流明显,白天则较弱;(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空资料以及NCEP 1°×1°6 h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中旬河南省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分析.结果......
对南海西沙一次冷空气引发强风天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高空低涡东移南下,横槽转竖,强冷空气爆发,大举南下入侵处于低纬的西沙,是引......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0.25°×0.25°分辨率细网格模式产品、探空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2014年2月1......
利用NCEP/NCAR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风云2E卫星云图资料,分析研究2011年4月26—27日突发性黄河气旋造......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及高空观测资料,对2000--2010年移出青藏高原后生命史长达3天或以上的高原低涡进行统计,并根据移动路径的不同将......
本文利用NCEP(1°×1°)逐6 h分析资料、FY-2C卫星云图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从环流背景、锋面垂直结构、大气层结条......
利用桃仙机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对比分析了2000-2019年发生的初雷天气过程。通过发生初雷时伴随的降水的最大强度......
利用一日4次的ERA-Interim0.75°×0.7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3月下旬青海发生的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动力诊断,......
2002年6月1日在华北平原发生了β尺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s).利用气象常规资料的客观分析产品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NOAA/NCDC站点资料,通过逐日气温的季节内方差,构造了冬季冷强度指数,并研究了近16 a来欧亚大......
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简称CMIP5)中的月平均资料,基于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
采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大西洋风暴轴特征指数和西伯利亚高压特征指数,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风暴轴的变化及其......
文章选取2015年6月初的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对东北冷涡移动过程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低压分裂与东亚大型环流系统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2013年秋冬季影响张家口市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次寒潮的源地、高空槽型以及冷空气中心强度不同,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