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际相关论文
雾是一种严重的天气灾害。本文利用1958-2007年503个中国地面观测站点的雾日数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分......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14702000年18个气象站历史旱涝等级,1700—-2000年太阳黑子数资料,1960-2010年3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
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是东亚夏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南北位置的变动具有缓慢与跳跃两种特征,且是一......
前人的研究表明,维多利亚模态(Victoria mode,简称VM)作为北太平洋20°N以北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简......
本文利用JEDAC、NCEP、SODA、WOCE等资料,对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大气要素场以及平流热输送和验潮站水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
东亚季风的变异对我国的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有关东亚季风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气象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涉及的因子从大陆到......
利用1961~2004年中国160站地面观测气温和降水月资料,计算了自校正Palmer干旱指数 (PDSI)作为土壤湿度的代用资料.首先使用中国40个......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30°—40°N,105°E以东)19个代表站1470—2019年旱涝等级序列、古气候代用资料定量重建的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年代......
利用1961—2016年我国400个气象台站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海面温度资料,分析了黄淮地区夏季降水与同期大气......
选取长江流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分别应用1882~2000年、1870~2000年和1950~2000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对年代际、月径流、季......
利用景区水库的降水和水文观测历史记录,采用对邻近气象测站测值进行同比气候差订正的方法来弥补少量资料的断缺,以形成完整的历史......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且近100年间变暖趋势更加明显。区域间的极端气候也频繁发生。现选取内蒙古乌尔旗汗1981-201......
选取西北地区119站1961~2004年夏季降水资料,利用西北夏季平均降水量时间演变,周期分析,所有站点的历年平均值、方差值和年代际平均......
该文基于鄂尔多斯地区1961年至2010年气温数据资料,利用线性拟合等方法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从而得到鄂尔多斯地区的增温率以及年代际变......
用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
文章采用海城市1960~2009年20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为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市蒸发皿蒸发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概......
利用山西省65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等,应用谐波分析、EOF、SVD、Mont......
利用中国740个站逐月降水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50 a(1961/1962至2010/2011......
利用(40°N-60°N,20°W-150°E)范围内1963-1992年的臭氧格点数据资料,应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臭氧演变进行了分......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
根据一套客观分析潜热通量、基于绕岛理论诊断的南海贯穿流(LST)、南海热含量等月平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潜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利用潍坊市10个观测站1961-2005年的气温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潍坊市四季及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关于NCEP 再分析资料与其他资料的对比和可靠性评估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重点介绍了最近的......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要求极其紧迫。目前气象资料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相对较短,由此作者......
利用60年台风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频数、路径和强度变化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是高峰期,70......
本文利用美国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的降水资料和中国参加国际第五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6个气候模式[BCC_CSM1.1、BCC_CSM1.......
利用全球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发现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与热带太平洋ENSO事件存在相互作用,但其相互作用关系在1961年......
利用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及热容量资料和我国160个台站1951-2002年夏季(6-8月)降水、气温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冬季次表层热状况的特征......
利用新疆1959~2000年夏季温度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最大熵谱、经验正交、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天山山区近42年来夏季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
本文利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全球SST月平均资料和NCAR/NCEP提供的500百帕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全球SSTA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发现夏季全球S......
应用云南1961~2000年共40 a 1~12月的全省12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统计了云南主汛期(6~8月)全省性强降水过程总次数,并分析了强降水......
全球气候与环境正经历快速、巨大的变化,并在全球范围和中国区域均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尺度(10~30年)特征。随着其影响的日渐显现,气候变......
华南地区是我国温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而华南地区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在夏季,华南夏季气温的高温不但严重困扰着人们生活,也影响着农......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近百年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和局部化特征的分析,得出齐齐哈尔市的气温不仅存在准2a、4a、4~6a和8a左右的年......
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是大气中最显著的一种振荡现象,是气候变率的重要分量,它也是从天气变化到季节变化、......
运用SSA与最大熵谱分析春节平均气温以及降水量周期特征,得到平均气温的主要周期成分是准4年及准6年振荡,降水量以2~3年的短周期振......
用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和80年代两次全球性气候突然变暖现象,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其进行......
基于1961-2016年淮河流域172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淮河夏季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率,发现其具有显著的准两年周期,1990年代以来......
1999—2002年云南处于雨季偏早、5月雨量偏多的气候背景下,2002年雨季连续第四年偏早,这种气候异常较罕见。利用雨季开始期资料,分析......
利用1961-2014年中国气象观测站逐日常规资料,分析了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海拔上,青藏高原地表感热的气候态特征以及热量拖曳系数和密......
采用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提供的1945—2003年热带气旋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地区(5°—30°N,121°E—180°)的台风活动进行统......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均与东亚夏季的降水和气温的年代际异常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
苹果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其种植气候适宜区的年代际变化,可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
为满足构皮滩水电站工程截流施工需要,以构皮滩水电站坝址附近水文代表站为对象,分析了逐旬、逐月的水文年代际规律、不同流量的发......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reveals a co-variability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SSTs) in the Southern......
本文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自1960—2004年每年起报的年代际预测试验结果,初步评估了该模式对北极涛动(AO)的预......
利用辽宁地区1961-2010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计算辽宁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并采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得出近50年来辽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