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思相关论文
《老子中经》描述了一个庞杂的神仙体系,充满浓厚的神仙信仰。其神仙信仰表现出三个特点:“兆身与天地等也”;“一人之身,一国之象”;“......
摘要存思存神术是道教中具有特色的修炼方术和法术,通过存想神祗的形象,化自身之气为神,从而打通人神交通的障碍,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进入初三复习阶段后,各门功课都进入了全面系统复习的阶段,课业负担十分繁重,学生深陷题海,学生累,老师也累。尤其是在思品复习课的教学......
晚唐诗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上清派修道思想的影响,并反映于他们的咏物诗的创作。就修道方法而言,上清派的存思存神术提供了一种极具......
作为一种精神思维活动,道教“存思”法具有驰骋想象的特点,文学“神思论”的出现,与之密不可分。神思实际上就是把道教的存思方法运用......
内观、守静、存思、守一诸术,属道教修真之术,魏晋南北朝之前即已信行。这些术,皆是依据形神相依,形须神立的教义而来。认为人身肢......
存思是道教中一种独具特色的修炼方术和通神的重要手段,它蕴含着对文学创作的凝神构思的独特体认,体现了宗教与文学在玄想上的通感......
呼请神名讳以治病 ,在战国时应已存在 ,唯彼时所存思者为身外神。而存思身神名讳的 ,则似始于汉纬 ,本用以治病 ,至上清经派而用......
在唐代众多的道教派别中,上清派的影响最大。而与李白交往的道友,主要为上清派道士。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大量反映道教信仰的作品,其意象......
《老子中经》是记载早期道教修炼方术的重要经典。存思术是《老子中经》的主要修炼方术。该经详细记载了五种存思修炼之法。此外,......
在盛唐众多的道教派别中,上清派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派。从李白的交游、政治思想,特别是诗歌创作所受的道教影响来看,诗人和上清派的关......
道教"存思"作为一种个人修炼和通神的手段,以鲜明的形象感悟、流动的宗教体验、充沛的想象力为重要特征,而其最终能幻想出美妙的神......
本文是对陶弘景(456~536年)编撰的《真诰》一书养生思想的专题研究。绪论主要是对陶弘景以及《真诰》的成书概况加以介绍,并且就《......
道教修炼熔清修与通神方术于一炉,既具清虚静笃的一面,也具奇幻迷狂的色彩。道教修炼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思想的影响也具有如此特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