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本心相关论文
陆九渊心学作为与朱熹理学双峰竞秀的理论,在宋明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本论文第一章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陆九渊心学所产生的时代背......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由儒、道、释三者彼此激励、交融而共同构成的。虽然儒、道、释三家各有各的价值取向,但是,相对于西方古典主客二......
一、陆象山与江西学派陆九渊,字子静,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二月生于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早年据孟子“庶民去之,君子......
“发明本心”和“增强权能”分别是陆九渊心学和社会工作的增能理论的核心观念。用“发明本心”去“增强权能”可以为增能理论提供......
王宗传对正统理学易学作出了重大更新,实现了本体内在性转向和工夫论转向。其易学注重阐述心之内容即理,并由此将心提升为‘‘质之天......
陆九渊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构建一个可以与佛道相抗衡的理论体系。在佛道盛行而儒学式微的背景下,陆九渊不可避免地要与禅师道士交往......
一般而言,儒家之道既包括德性的成就,亦含有此内在之德推致而成的外王事业。《中庸》言:“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
史家陈寅恪推崇宋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干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赞叹道,“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
通过对《陆九渊集》的分析讨论,可从学理层面上厘清陆九渊"易简"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结合对发明本心、优游读书与六经注我诸命题的......
陆九渊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言行一致的实干家、教育家。他从小志向远大,重视生活实际;他关注民生疾苦,勤勉施政;他在象山精舍......
心学与理学的分歧在于认识理的方法上,即朱熹主张泛观博览、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先立其大、发明本心。由吕祖谦主持召开的鹅湖之会,明......
《孟子》是陆九渊思想体系建构的主要理论来源,陆九渊自承其学说是“因读《孟子》而得之”。陆九渊思想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本心”......
以人为本,关注人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质。人生天地之间,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特别儒家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对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象山作为陆王心学开创者,在程朱理学占主流地......
本文作者从陆九渊的家世及其与佛教的渊源出发,对其心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找出其心学基本思想与佛教哲学之间的相似和相异......
【正】 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互补,特别是传统知识分子的儒佛(道)双重人格常常是令人迷惑的现象。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南北朝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