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刊相关论文
《抗战》三日刊介绍陈杏年《抗战》三日刊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创办于上海的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刊物。它自1937年8月19日创刊......
艾青老师走了,他走得那么平和,那么安祥。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哀悼和哭泣……去年12月27日,我和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马琦、中央音......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魂公园”举行奠基仪式后不久,一份珍贵的抗战期刊随后在独山被发现。这份期刊的发现,无疑将使“国魂公园”的......
[摘 要]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战时壁报工作服务团成立并创办发行《壁报》,以其快捷、高效的发行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上海人民尤其......
陈焯,字空如,生于1898年,浙江奉化市裘村镇马头村人,是蒋介石的老乡。陈焯作为军统的元老,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军长、南京警......
报人金雄白说:“洋场才子中有两人确是值得钦佩的,其一为王小逸,他以‘捉刀人’笔名每日为大小报纸十余家写小说。下笔如春蚕食叶,......
<正> 《解放》报创刊于1946年2月22日,为四开三日刊(即周二刊)。从是年5月9日第二十七期起,改为二日刊。《解放》报在北平出版了三......
最早出版的华文报刊新加坡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报刊,是从广州迁去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每册12页,书写体刻版,连史纸印刷。内容多......
《皖东北日报》《淮海报》的前身是《人民报》,《人民报》的前身是《皖东北日报》。因此,要先从《皖东北日报》写起。所谓“皖东......
金门日报是金门地区唯一长期出版的报纸,前身为正气中华报,它由始创于1948年初的"国军"18军所发行的三日刊无邪报更名而来。1949年春......
在香港英皇道上耸立着一幢25层的大厦,大厦拥有一个在香港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成报大厦”,它的主人就是香港有名的报业大亨何......
<正> 《新中华报》社的前身是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红色中华》报。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
《红旗日报》是第一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日报,1930年8月15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数份刊......
回忆起50多年前请邵式平省长题写报头这件往事,我内心充满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那是在大跃进年代,各县都先后创办县报、县刊......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有三个文化组织——《抗敌三日刊》(后改名为《子弟兵》报)、《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被誉为三支文化"轻骑兵"。......
全民抗战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战局愈扩大,战期愈延长,中国的出路便愈宽广,愈稳定。一切恐怕、逸逃、顾虑、回避,快连同敌人一道把它们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邹韬奋同志是一个忠于人民的伟大的爱国者,是30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掀起救亡的领袖人物之一,是杰出的政论家、新闻记者、出版......
<正>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
<正>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随着救亡运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涌现了大量的救亡报刊。这些救亡报刊的主办者有文化......
<正>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出生于福建永安,祖籍江西余江,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新闻出版生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