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华相关论文
《世界知识》创刊在1934年。那时日寇正步步进逼,广大人民被国民党禁锢在黑暗中。胡愈之先生在创刊词上激情地说,《世界知识》在这......
《抗战》三日刊介绍陈杏年《抗战》三日刊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创办于上海的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著名刊物。它自1937年8月19日创刊......
金仲华:带着“世知”流浪流亡第一站:武汉1938年1月的武汉。作家池莉在《老武汉——永远的浪漫》一书中生动地写道:(南京沦陷后,)......
我1931年农历二月初三生于上海,时居北四川路余庆坊。外公给我取名绍芬,上学改名兆丰,中学时姑姑金端苓又给我改名立诚。 我曾不止......
理论精深的思想家胡愈之,是中国现代出版文化事业的开拓者和一面旗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即预言日本帝国主义已在远东揭开......
1952年初,英文双月刊《中国建设》杂志在宋庆龄主持下正式创刊,面向全世界公开发行。“中国建设”这个名字不仅表明这个杂志的主旨是......
邹韬奋和金仲华都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编辑家、杰出的新闻记者。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交织的艰难时世中,他们同心协力,积极创办报刊......
1949年,我9岁。在春天姗姗来迟的季节里,父亲总是不着家,而母亲每当傍晚就站在二层楼窗前,静静地眺望着晦暗的天空,这时从浦东方面依稀......
金仲华(1907—1968),浙江桐乡人,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他早年毕业于之江大学,1930年代初曾任《东方杂志》《世界知识》《妇女杂志》等......
金仲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杰出的人民外交家.本文通过金仲华参与世界和平运动的主要过程,回顾了他作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理事、理事会......
金仲华,1907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1927年毕业于浙江之江大学。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我国著名出版单位担任编辑......
<正>一个出版者,要开展自己的出版事业,首先要找到读者,与此同时,还得找到作者,只有与作者、读者密切配合,出版事业方可能成为现实......
金仲华注重从社会环境制约的角度分析黄色新闻的流行;他认为报纸副刊有所发展固然是因文字轻松有趣可以调剂读者的阅读趣味,但也与......
香港,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政治和地理环境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贫瘠,发展缓慢,故有“文化沙漠”之称。抗战爆发后,祖国内地烽......
金仲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杰出的人民外交家。本文通过金仲华参与世界和平运动的主要过程,回顾了他作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理事、理事......
金仲华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其新闻活动丰富频繁,新闻个性特色鲜明,新闻创新精彩纷呈,新闻贡献突出卓越。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1968年4月的上海,春风虽依然催绿大地;但“文革”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城市的空气中凝聚着紧张敌意,......
<正>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记者采写的《新闻老战士与抗战》一书,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徐麟同志......
期刊
一捧读知名学者周一平先生的高足扬州大学杨丽娟博士的著作《红都印象: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中国发展出版......
<正>1949年6月17日,伴随着上海解放的喜讯,《世界知识》杂志在被国民党政权强行停刊三个月后,宣告复刊了。那时的世知人,是在上海......
<正> 能视事业如生命,事业未有不兴的,岂仅报业为然? ——韬奋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邹韬奋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正>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作为目前中国大陆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是由中国新闻界著名人士发起创立,主要为海外华文传媒服务的通......
30年代初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探要杨林书1933年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是我国知识界首次以现代化为题展开的一次探讨.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现代思想......
<正>60年一甲子。对于以向世界说明中国为己任的《今日中国》杂志(原名《中国建设》),60年的风雨历程,从诞生到开花结果,不断羽翼......
1968年4月3日凌晨,原上海市副市长、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在他的寓所含恨自尽。这是发生在上海一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件冤案。直......
邹韬奋(1895—1944)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毕生从事新闻出版事业,办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