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相关论文
【热用立意】死于功利主义的赤子之心 【素材现背】2016年2月16日凌晨结束的世界斯诺克威尔士公开赛中,“火箭”奥沙利文有意放......
姚奠中先生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是当代中国少见的能将传统学术与诗、书、画、印集于一身而且皆臻于很高境界的学者,但这一......
近日,各大媒体报道了一位52岁的浙江菜商范国梁“弃商从文”,到北大当旁听生的新闻。我得知后不禁感慨万千,也不由得想起了已故北大资......
启功(1912—2005年),字元白,又作元伯,满族,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启功先生自幼受到严格的启蒙教育和良好的道德熏陶,曾随戴姜福......
近代福州文人何振岱,擅长作诗填词,并精通书画,琴艺亦属上乘。何振岱在世时便以诗文名世,其词作、楹联均称佳作,诗论亦富有个人特......
焦循的曾祖父焦源、祖父焦镜、父亲焦葱皆习《易》学,他自己撰有《易学三书》40卷;又撰《孟子正义》30卷,皆为显学。《诗》学研究......
清代大儒焦循儒医兼治,他的经学著作是清代学术的典范之作,不但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学术风貌,而且尽显清代扬州学派的通学风貌;他治......
史学经世宗旨是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这种以史经世的精神在南宋遗民史学中亦有继承和凸显。经历鼎革之痛的他们在反思宋末......
<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倡导者和首创者张謇先生说过:学校"授学有序,毕业有程限,其所养成之人才,岂能蔚为通儒,尊其绝学?盖有图书馆......
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以札记的形式对诸经进行阐发、议论、考证、整理,开辟了独特的治经之路。在经学上,他不拘于门户,汉宋兼采,百家......
一、硕学通儒气节凌霜王伯沆先生家学渊源,先辈数代业儒。其父名杰,字鹤臞①,是饱读诗书的博雅之士,"喜属文"。其母陈氏知书达理,......
八十年来王韬研究热点更迭、区域轮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其世界意义和可持续发展。但总体而言,研究存在着成果少见交流、文......
近读王瑞明教授所著<马端临评传>,此书属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九章,30......
东汉古文经学大师马融是一位非常奇特的人物,他"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又"生性任达,不拘儒者之节",在这两面之中所蕴含的个性特征需......
易学传家 易即《周易》,儒家十三经之首。身为经学大师的焦循对《尚书》《诗经》《周礼》《论语》等经传都有研究,其中尤其对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