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儒语境中的史学——南宋遗民史学中的经世精神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学经世宗旨是中国传统史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这种以史经世的精神在南宋遗民史学中亦有继承和凸显。经历鼎革之痛的他们在反思宋末空疏学风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以经邦济世,撰写了《文献通考》、《资治通鉴音注》等史学巨著,凸显了史学经世精神,为元初史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覆盖面广,产品门类复杂。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出口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型企业在行业竞争中
哲学在古代曾有过无与伦比的太阳般的地位与辉煌,在近代也有过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王者气象,在现代却沦落为无家可归者并在当代彻底迷失了自己。现当代的许多学者据此提出了
你的公司员工,是否背地里抱怨这六件事?
对山东省1978-2008年的城市化与能源消费进行综合评价,再利用熵变方程法和状态协调度函数分别分析山东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的协调性。研究结论认为:1.山东省城市化和能源消费综
[摘要]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和思想道德基础。因此,从文化地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十六大之后和谐文化扩散特征对于包括和谐文化在内的我国主流文化更好地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和谐文化的扩散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以网络、电视等新型信息传播载体为媒介;时间轴扩散分为三个阶段,扩散类型以传染扩散为主,兼具刺激扩散;空间扩散受距离因素影响不明显,但城乡差距显著;等级扩散表现为中央到
西方国家和文化思想内涵的演变走过了一条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逐渐转变到对政治制度的和谐探讨的道路,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偏重于和谐制度的设计,及其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影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
<正>~~
期刊
[摘 要]以Heneman提出的薪酬满意度的几个考察维度为参考变量,将贝叶斯网络引入薪酬满意度分析中,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通过因果推理和诊断推理对S公司的薪酬满意度进行预测和诊断,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网络用图形的方法描述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语义清晰,可理解性强,有助于利用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预测与诊断,贝叶斯网络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薪酬满意度
<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