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安泰相关论文
龙榆生本应是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1902年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病逝于上海。曾师从黄侃、近代词学大师朱祖谋,是20世纪最......
温丹铭,同治八年(1869年)生于广东大埔县百侯镇,1954年春病逝于汕头,享年84岁,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广东文献、史志学专家。曾先后掌教......
中国现代文学是“新”文体与“旧”文体共同创造的 ,但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 ,“旧”体诗词创作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不免削弱了......
宋詞被稱為「一代之文學」,其「創調數百,列體盈千」,作者甚(眾),風格亦異,卻或因受古代陽剛、陰柔二分說的影響,明人張綎在《詩餘......
清末民初詞學特盛,詞家輩出,而詞論詞學的大家名家亦多.五四以後,現代白話的新體文學代興,舊體文學漸趨没落.惟詞學傳承不絕,實在......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号无庵,广东饶平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1938年起,任中山大学教授,担任中文系主任、古......
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诗歌作品作为语言文本同样具有模糊性的特征,通过文本模糊性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解读诗歌......
在创作上“颠倒二白”、自成“瑰辞”的詹安泰是近世广东后期词坛上的翘楚。《无庵说词》是詹安泰随中山大学迁居云南澄江期间,将“......
饶宗颐先生早在"弱冠"以前就与詹安泰先生有了交往,因为才气过人,深受詹安泰先生赞赏,而在不足20岁的年龄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进入韩师,......
詹安泰《论修辞》一文,引入现代修辞学研究方法,强调修辞目的和效果,一改词话玄妙莫测的叙述方式,创立“别是一家”的词体修辞论。以情......
詹安泰文学研究主张充满了求实精神,其对文本的首要地位的不懈坚持,对“细读”的大力提倡,以及对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学类别的自身......
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詹安泰全集》,第四册收录詹安泰诗词作品,是目前收录詹安泰诗词"最齐全完备"的版本。但《詹安泰全集》由......
詹安泰《花外集笺注》成书于执教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期间。作者立足于传统笺注学的方法论和常州派的词学观,广泛运用文本细读方法......
在《读词偶记》中,詹安泰主要以情味来论词:词重情意,“真”心为美;词笔多端,自然为美;品高味厚,真雅为美;词家批评,辩证分析与审......
詹安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诗词研究家、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他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和地方文化氛围,成长在一个书法的时......
无论是从人品论文品还是从文体论风格,风格研究都陷入陈陈相因或肤廓影响的困境。词学家詹安泰的研究论著蕴藏着丰富的风格论资源。......
中国现代词学大家詹安泰先生作为岭南词宗,对现代词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会议主要研讨了其学术贡献和重要地位,其词学思想和治学......
该文对詹安泰先生的词学论集一书的主要成就,作宏观的评述,择要就其《中国文学的倚声问题》、《论声韵》、《论寄托》、《论宋词发......
该文对詹安泰先生《论声韵》一文如何从声、韵及平仄等深入论述古典诗词的声韵美,学词者如何从音(包括方音)的叶律和叶韵进行把握,......
詹安泰澄江词作情兼雅怨,开向上一境,达到了无庵词创作历程的高点。本文以詹安泰澄江时期词作为中心,探讨无庵词的时代印象和词人......
《词境新诠》一文是詹安泰先生发表在1947年第1期《文教》杂志上的一篇长文,但詹安泰先生的《词学研究》、《宋词研究》、《宋词散......
我读到詹先生最早的词学论文是1936年9月30日发表在《词学季刊》三卷三号上的《论寄托》,其后30年间,詹先生的词学论文和著作我都拜......
作为常州派在岭南地区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詹安秦对常州派的词学思想,有继承,也有修正。他反对“极力抬高吴词的声价”,主张“填词可不......
詹安泰以诗、骚研究作为编篡《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 )的学术基点 ,沉潜考索 ,宏观裁断 ,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意识形态和......
詹安泰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在词学、古典文论及《诗经》、《楚辞》等方面,多有建树。詹安泰的古典文学理论与文学批......
20世纪前半叶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化大转型时期,诗歌文体经历了较大变化,白话新诗以强劲的革命姿势崭露头角后发展迅速,并最终在新......
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经历了从对"简易之法"的追求到以白话作新诗的创作风气的转变。伴随着诗界革命和新文学运动的展开,词体徘徊在......
詹安泰是一位较为活跃又独具特色的词论家、词人,其词学理论批评富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词学渊源、词学创作论、词学批评论、词作......
詹安泰先生的《屈原》和《离骚笺疏》两部专著,是20世纪屈学和楚辞学史上的重要力作。《屈原》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普及性读物,对屈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