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相关论文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模式。据笔者所知,截至目前,仅县级以上教研部门认定的模式就不止100种。这些竞相出现的教......
我常常想要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去完成对于历史学家的某种想象,那些以一身之性命负载千百年苍茫与幽思的人。时间,被文字凝固了的过去,记......
[关键词]洪秀全,人教版,高中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9-0071-01 在我的认识中,洪秀......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清史研究初创与起步的阶段,孟森、郑天挺、萧一山为“列清史于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清亡未远,耆老俱在、故实......
陶澍(1779~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湖南省长沙府安化县人.嘉庆七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四川乡试副考官、监察御史、......
我看完了萧一山的《清史大纲》,觉得此书是基本上是在陈列史实,有时候觉得其陷于繁琐,史实陈列和教科书上所述一样,没有多大的创建。作......
抗战时期,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得到重大的发展和丰富,集中地体现于他在1943年撰成的名著《清史大纲》一书中。其主要标志,一......
萧一山治史求贯通、重义理,但并不忽视文献的基础作用。他在太平天国和近代秘密社会文献领域的研究成就超过同时代许多学者。整理......
范文澜最重要的学术交往 ,有黄侃、萧一山、吴玉章等。其师黄侃在学识渊博和治学严谨两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他 ,但范文澜重师承又不拘......
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清史专家,也是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继承者。青年时期,他发奋著述《清代通史》,形成了“民族革命史观”,并以之......
萧一山的传统文化观受到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的较大影响,其教育理论多是在蔡元培、曾国藩基础上的引申发挥,经世思想则直接继承......
《清史大纲》作为《清代通史》的简编于1944年出版,其后为准确地反映著作内容并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先后经历了两次更名和一次改编......
公羊学说的熏染、近代社会的民族色彩和特殊的政教生涯造就了民族革命史观。该史观以民族革命为近代历史发展的主线,以“三个阶段,两......
20世纪著名清史专家萧一山十分重视对清代社会人民生计与民族风俗的研究,他在“新史学”思想的指导下,关注普通人民大众的生活史,其史......
在史学著作内容编排上,萧一山遵循“政治、经济、文化均衡铨叙”、“详近略远”的编纂原则,并充分关注社会下层群众的历史。在体裁上......
萧一山虽然与其他学者的交流颇多,但不少交流是在冲突和不太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其基本学术思想如倡导学术经世等等,与学界主要潮......
韩愈所排“道统”与朱熹所排“道统”,上半截相同,均是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孔子,孔子传孟轲。差别只在下半截:韩......
萧一山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很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不仅在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释、清史研究、文化史研究诸领域成绩突出,史学思想之......
萧一山以数十年心血编纂而成的《清代通史》,发扬了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优良传统,把"史表"的编纂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出......
首都图书馆藏有萧一山《中国通史讲演大纲》,学术界对此尚无研究。萧一山《史学之研究》、《清代通史》可看作《中国通史讲演大纲......
期刊
萧一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清史专家。回顾学界对萧一山的研究成果,大都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围绕其代表作《清代通史》。就史学......
涌起于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在五四以后并未消亡,而是逐渐演变为一大流派。其与唯物史观并不属于同一体系,但在史学主张上存在着......
萧一山为我国近代新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穷毕生精力完成了一部400万字的巨著——《清代通史》,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对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