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俭相关论文
王俭礼学以故事学为基础,整体上呈现出因循旧制的特点,而非从经学文本出发构筑经义、改造现行制度。经对王俭礼议36则地毯式的梳理......
1245年4月,柏朗嘉宾奉教皇旨令出使蒙古,于1247年返回欧洲。他的行纪中所记载的有关蒙古、中亚以及相关地区的资料至今仍是边疆史......
期刊
我一直相信,作画是一门写心的艺术。我愿意把画家们分两型来看,一类是技术型的,这类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处处讲究笔墨线条的技巧与变化、......
王俭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图书目录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主持撰成《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和《七志》。《七志》的私人编目、著录今书、创......
期刊
《七志》《七录》是两部极重要的目录书,于南朝时期问世。较前代,这两部目录中新增了对佛、道书籍的著录。《七录》的撰者阮孝绪说......
南齐初期,琅琊人王俭位极人臣.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王俭力倡经学,以此初步解决了士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问题,并利用儒家礼教维护世家......
阮孝绪《七录序》中附以《古今书最》,主要目的是注释说明序文,同时反映了历代藏书变化的大致情况,但并未包括当时所有存世官簿.其......
【正】 王俭,字仲宝,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卒于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享年三十八岁。但他在宋齐代兴之际......
《七略》《七志》《七录》作为我国目录学的鼻祖,不仅对当时的文献学发展影响颇深,也对后世目录学发展影响深远.从《七略》《七志......
2008年11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大会,隆重表彰在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神华宁煤集团董事长王俭......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深入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有两个附录,一个附录是"所阙之书",另一个附录是佛经、道经。并指出,《七志》......
【正】 《世说》问世后约四十余年,即齐永明初,有史敬胤其人,为之作注。又过了二十余年,刘孝标所注出现,史注留传不多,过去一直无......
王俭出身于世家大族,他在图书目录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主持撰成《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和《七志》,其中《七志》的修撰充分反映了王俭在......
王俭教授执教与行医50余载,博取中西医之精髓,善治痼疾。笔者多年随其左右,每见眩晕病人,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药到病除,现整理于下。......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仔细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正文'七志'部分所著录图书为'今存之书'(即王俭撰《七志》......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这里召开"2002年中国安防论坛(北京)"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安防论坛组委会向莅临新闻发布会......
期刊
落地覆盖专业化 广告主:东银公司目前掌握的资源似乎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下地区,这些地区的覆盖对卫视有何重要意义? 王俭:目......
成都东银信息公司总经理王俭与内地20多家卫视有过合作关系,他愿携领大陆众多卫视跨越海峡,进入到台湾2300万民众的收视视野,形成规模......
对《七志》“经典志”之《孝经》居前,结合其时政治背景作出合理解释,对王俭先道后佛、阮孝绪先佛后道的不同,联系当时文化大势进行了......
《汉武故事》一书至迟在东汉中期就已经出现,后迭经学者续补,至南朝遂成定本。考虑到颇多西汉史著作曾在汉晋间流布,而张衡、潘岳......
南齐永明年间政坛文坛上,分别代表高门和寒士的王俭与萧子良集团存在着一种对立的关系,此种对峙导致学术及文章之学的分庭抗礼。而......
《文选》"序"类所录的石崇《思归引序》,是单篇诗序。石崇在诗序史上的地位在于,他不仅以《金谷集序》首开雅集序之风,而且在《思......
《汉武故事》原本应为西汉成帝时文人所为,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有文人时其进行了增补和续书;流传过程中内容有所散佚,其传本至少有三......
作为萧子良文士集团的核心成员,任昉与沈约、萧琛、王融、谢朓、范云、萧衍、陆倕、张思光,何宪、孔广、江淹、虞炎、何僩、周颙、......
王俭出身于琅铘王氏家族,其《七志》是我国首部私人编撰的书目。《七志》以著录当代典籍为主。收录了前代书目漏收及后代新出之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