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俭诗南朝宋齐时期的重要作家,创作颇丰。严可均《全齐文》辑其文54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8首。由于王俭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中除了诗歌外,公文占了很大分量。本文依据现存资料,对王俭做了初步的了解。本文主体有三部分构成:第一章,王俭生平。本章共分为三节,将结合当时史料与王俭现存作品进行考察,考证其世系,对他此生的仕历和交游进行梳理。世系一节追溯了琅琊王氏的渊源,将王俭直系亲属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生平仕历一节以编年的形式述说了王俭一生的轨迹;交游一节依据现有资料力求把与王俭有来往的各个历史人物一一穷尽。这些工作都对后文研究王俭的诗文类型有一定的帮助。第二章,王俭诗文研究。本章分四节,分别为:赋、章表奏议、其他文及诗。将王俭的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探讨其作品的内容风格与当时文学朝向之间的关系。赋一节涉及《和竟陵王子良高松赋》和《灵丘竹赋应诏》两篇,其中篇幅较大的分析了《和竟陵王子良高松赋》,将其与沈约、谢朓的同题和赋做了一些比较;章表奏议一节将王俭的这几类公文放在一节进行了研究,将表分为辞让表和陈情表两类,还将王俭“议”事的原则归为依礼和依旧事;其他文一节包含了王俭的其他公文,还将《太宰褚渊碑文》单列一小节,进行了语言及内容上赏析;诗一节将王俭现存的八首诗按照内容分为侍太子诗和摹春诗两类,通过诗的语言及意象透露出诗人的心声。第三章,《七志》。阐述《七志》之成就,并将《七志》与《七略》、《七录》分别进行了比较,并列于表格,清晰可见。《七志》与《七略》、《七录》的不同都是通过分类的区别来对两书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王俭作品系年》、《琅琊王氏家族谱》及《王俭诗文注》是论文的前期工作,也是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另查找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未收录王俭诗《齐白贮》首。以上作为附录,分别置于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