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深相关论文
1935年11月下旬至当年年底,洪深应田汉之邀由青岛南下,与马彦祥、应云卫等人在南京共同组织"中国舞台协会"活动。其间,洪深在"......
我国演话剧始于本世纪初。“五四”初期,大量的欧美等外国名剧被翻译介绍进来,在话剧舞台上广为演出。第一位真正科班出身的戏剧......
1928年在洪深提议下,“话剧”名称得到公认。但洪深并不是这一名称的创造者。提出这个名称的第一人是陈大悲。1922年在陈大悲、蒲......
期刊
中国现代戏剧萌芽于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新青年》派学者和民众戏剧社的理论倡导下,上海戏剧协社经过多年的演剧实践......
洪深在上海戏剧协社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向为中国现代戏剧史视为现实主义的经典演出。本文从原始文献出发,梳理这一事件前后的......
《重吻大地:我的父亲芮麟》,芮少麟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提起“芮麟”的名字,估计现在十之八九的人会大摇其头说不认识......
1931年,洪深受明星公司委托前往美国购买有声有色设备是中国电影技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帮助明星公司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的技术变革......
洪深(1894-1954),我国现代戏剧史上杰出的剧作家、剧作导演和戏剧理论家,洪深的戏剧作品和戏剧理论在建国前与建国后都受到了文学界极......
《新蜀报》特讯刊载称:名剧家洪深,受经济压迫,于二月二十九日晨起,于重庆赖家桥乡间,全家(洪深及夫人女儿)服大量奎宁红药水自杀,田汉等人......
洪深的《电影术语词典》作为已知最早的关于电影专业术语解释的词典,在过往的研究中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重点从其编剧......
作为我国话剧的伟大奠基人之一,洪深为推动中西方戏剧实现接轨,在对中国戏剧进行演绎的时候更为大胆地尝试表现主义手法,一时未被......
洪深在遭遇国民党当局逼迫、恋爱和友谊受到多重打击之后,自1934年9月至1936年3月应聘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在青岛,洪深教学授课之余......
创刊于1932年4月,由潘孑农、汪锡鹏、徐苏灵共同主编的《矛盾》刊发了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其中洪深对现代电影的一篇评论,以及徐迟......
具体到与宋教仁同样追求立宪共和的洪述祖来说,他确实是具有爱国情怀的一个人,而且是具有一定的官场谋略和政治才干的一个人,同时还是......
1942年,父亲对马彦祥叔叔说:“我的那次家庭变故,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决定:第一,我这辈子绝不做官;第二,我绝不跟那些......
奥尼尔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进程。洪深、曹禺和李龙云的部分创作实践体现了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表明了......
洪深作为西洋留学专攻戏剧的第一人,不仅在戏剧的编、导、表等理论的构建与艺术实践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对于中国电影来......
吴宓是旧体诗人,洪深是现代剧作家,两人创作路向不同,但两人是清华同学和哈佛校友,一生有不少交往和交集,两人在个性品质、文化心......
从伦理角度来研究洪深的话剧创作,我们主要通过作品中的叙事话语形式来展现一定的伦理思想,从而了解作家的伦理立场和价值判断。尽......
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洪深,少年时代曾在天津生活了三年,从社会与艺术两个方面接受了启蒙教育;其后,他也以不凡的艺术成果,施惠于津门艺......
自唐荆川起,经明清至近现代,历代常州学人共同构建了一条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前后相继的思想脉络。其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
洪深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而尤金·奥尼尔是世界杰出的戏剧家,一部《赵阎王》让人们开始注意这两个剧作家之间的关系。本文便力图将影......
片名:<新旧上海>年代:1936年出品:明星影片公司编剧:洪深导演:程步高摄影:董克毅主演:舒秀文、王献斋、黄耐霜、谢云卿、朱秋痕、......
中国现代话剧与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洪深在影剧领域的巨大成就遮蔽了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即报刊编辑家。洪深的编辑生涯大致分为三个......
戏剧家洪深的代表力作<赵阎王>,剧本中对"反讽"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修辞、人物形象甚至主题思想都在同时期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本篇......
洪深在其早期话剧《赵阎王》中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通过人物复调式对话构成各声部的音乐,从而组合成一场波澜壮阔、声势浩荡的交响......
从1934年9月至1936年3月,洪深应聘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将近两年的时间.期间,他不仅承担了众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参加过一系列的......
《赵阎王》、《绅董》和《原野》的表现主义特点曾受到学界的关注。评论界有一个主要趋向是:三部作品在形式技巧上取法于表现主义,......
洪深改译王尔德名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为《少奶奶的扇子》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改译者保留、放大了原剧中与中国文化的......
"五四"前后,随着新文学革命先驱对传统旧剧的批判和新剧的提倡,戏剧革新的努力和探索不断推动着中国现代戏剧的孕育。洪深在总结前......
本文以翔实的资料、清晰的辨析对《残缺的戏剧翅膀》一书中《洪深:“为人生”的社会功利性戏剧批评》一节提出的某些观点予以辩驳,......
1938年南京失守,蒋政权迁到武汉,一时不少的文化名人也汇集三镇,并继续开展他们的抗战宣传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天声剧场,由金山、......
从1905年任庆泰的戏曲片《定军山》到今天,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关于中国电影创作的总结性和探索性论文如雨后春笋。但令......
就洪深在形式和技巧上热切地期望超越"现存基础",摆脱"对从前存在的东西的模仿"来说,他是一个审美主义者,就他充满道德劝诫和伦理......
对于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而言,20世纪上半叶通过借鉴、照搬西洋近现代戏剧样式再造中国的现代戏剧,是一种全然不同于本土戏剧的"异......
本文从中外电影比较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洪深1920年代电影创作的艺术风格及其商业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洪深1920年代的电影创作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