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蕺山相关论文
本论文旨在研究《孟子师说》之哲学思想,绪论部分概述了《孟子师说》成书过程、文献版本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特别关注“黄宗羲《孟......
摘要:本文对于黄宗羲《孟子师说》做一研究,主要以其诠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黄宗羲承于其师刘蕺山的心学,其心学与气学是一致的......
本文从本体、工夫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刘宗周哲学的主要思想——慎独学说,初步展现了刘宗周慎独学说的思想概貌。刘宗周把“慎独......
《人谱》是刘宗周中晚期的代表作,集中了他的本体论和工夫论的代表性的观点,在他临终之前曾对其子说做人之方尽于《人谱》,可作家......
明末大儒刘宗周的《人谱·人极图》解构周敦颐《太极图》,将《太极图》之第二图“坎离图”拆解且左右互易,组合成“动而无动”图和......
慎独是儒家道德修养工夫的重要条目,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独知”,致良知即慎独。由于阳明致良知之学偏重于本体上做扩充工夫,故慎独在......
文章以东林学与刘蕺山为个案,分疏辨析了晚明理学从本体到工夫的创造性转化,指出东林学与刘蕺山对王学未流的反动,别开生面,以其生......
心学发展至晚明时期已产生诸多流弊,使得良心之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为纠其流弊,严厉批判阳明"四句教"与龙溪"四无说"。然而......
心学发展到明代晚期已产生诸多流弊,致良知的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批评王阳明"四句教"与王畿"四无说",并提出自己的"四......
高海波著定价:59.00元此书的突出特点是全面和深入,使刘宗周哲学思想的每一个问题都比现有的研究更为深入,辨析更为精细,把握更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乃阳明四句教之首句,刘蕺山对这句话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倡“无善无恶心之体”不仅会带来理论逻辑上的毛病,而且会对......
刘蕺山作为晚明重要的理学家,他对《大学》一书予以了格外的关注。在时代问题的反思上,他认为晚明王学对无善无恶的过分强调引生了很......
<正> 旷宇长宙,漫无际涯,人生不过一叶小舟,将何处停泊?钱穆先生说得好:“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