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照射频次自动统计软件开发与试用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发一款能够实现医疗照射频次自动获取和统计的软件,并试用。方法:在调研以往我国医疗照射频次调查内容并参考北京市电子病历共享上报系统的基础上,确定医疗照射人次采集的核心要素及放射诊断类别、设计采集流程并编写采集程序软件,与某综合医院的前置机系统对接试用。结果:生成医疗照射人次采集字段表,成功实现对以上字段完成数据采集和统计,对某院2021年度数字X射线摄影(DR)诊断和CT诊断应用频次调查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平均用时约15 s,统计结果与放射科信息系统(RIS)源表人工统计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可实现医院医疗照射人次定期自动统计和上报,该软件值得推广。“,”Objective:To develop and test a software which can get and count the medical exposure frequency automatically.Methods: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frequency of radiodiagnostic medical procedur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by reference to the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ha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in Beijing. The core elements for collecting the number of medical procedures and radiodiagnostic categories were determined. The collection process was then designed and the collection program software was written in a way for deployment on the front-end computer system of a general hospital for trial.Results:The field table to collect the number of medical procedur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ata structure were generated, and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s of the above fields were realize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DR and CT diagnostic examination frequency in a hospital in 2021. It took 15 s on average,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nual statistical result using RIS source table.Conclusions:The software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acquisition and reporting of the number of radiodiagnostic medical procedures in hospital on a regular basi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其他文献
如今,图数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与科学研究当中,有巨大的使用和研究价值.但与此同时,针对图数据的收集与发布中也存在巨大的隐私风险.如何在保护图隐私的同时,发布与收集可用图数据,是目前个人、企业、政府等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首先从隐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的隐私泄露场景,以及敌手模型三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图数据在使用中存在的隐私风险,然后重点从攻击和防御两个角度展开介绍.针对攻击而言,本文分析了当前可行的图数据隐私攻击与攻击量化算法及其算法原理.针对防御而言,本文总结了简单匿名、图修改、聚类,以及差分隐私
目的:基于MRI应用独立成分分析和双回归结合的方法,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大尺度运动及认知相关网络功能变化,及其与运动、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6例ALS患者(ALS组),另招募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40名(对照组),均完成运动及多维度认知功能评价[包括简明精神状态评价(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语义流畅性(SVF)、音韵流畅性(PVF)、向前数字广度(DS_F)、向后数字广度(DS_B)、额叶功能评
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早期心肌应变的改变特点。方法:60只健康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T2DM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T2DM组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制作T2DM模型,最终造模成功23只。对照组注射等剂量柠檬酸钠缓冲液。造模成功后第4、8、12、16、20和24周作为监测时间点采集实验数据。每个时间点时各组均入组9只小鼠,然后各组随机选取6只用于体重和血糖监测及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会话推荐(简称图神经会话推荐)是近年来推荐系统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和热点,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引入了会话图拓扑结构信息来提高物品和会话特征表示的准确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会话推荐的性能.然而,现有图神经会话推荐方法仍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从而影响其性能:1)它们所构建的会话图中物品间的相关性权重均是在模型训练之前就预先指定并保持固定不变,导致不能准确捕捉物品间的相关性;2)它们只从单个会话的物品序列中产生物品和会话的局部特征,而缺乏从整个会话数据集出发,全局考虑不同物品之间以及不同会话之间的
无人机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被认为是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中能高效灵活处理时延敏感的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潜力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无人机的空地协同移动边缘计算的服务布置问题,具体而言,如何在满足任务时延需求和其他资源约束的情况下,通过联合优化无人机和地面基站的服务布置、无人机航迹、任务卸载和计算资源分配,以最小化所有用户的总能耗.由于问题的非凸和各种变量的复杂耦合,该问题属于一个非凸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较难求解.本文针对多无人机和多地面基站协同提供计算服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优化的服务布置算法.该算法通
核电厂冷源系统是核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滨海核电厂发生多起冷源取水口海生物堵塞事件,对核电厂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造成不利影响。根据我国滨海核电厂冷源安全研究成果,结合核安全监管要求与工程实践经验,对冷源取水口海生物堵塞事件的原因与对策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与经济性。“,”The cold source system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as important part of a nuclear power projec
卷积神经网络(CNN)中大量乘加操作带来了巨大的参数量和计算量,使其在硬件加速中面临严重的访存和功耗问题.提出在4×4处理元阵列上实现同时支持1×1、3×3、5×5卷积核的28×28和32×32图像的并行重构计算方案,减少Inception网络的片上资源占用量.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出一种重叠窗口的数据组织方案,将外存加载的像素数减少了30%.实验结果表明,在123 MHz的工作频率下,经过预处理的硬件访存开销降至45%,卷积计算的数据复用率达到66.7%,运行功耗为6.395 W,每瓦功率为0.176
目标尺度差异性和类间相似性是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面临的两个重要挑战.多尺度特征融合作为一种解决目标尺度差异性大和类间相似度高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大多数融合方法使用固定权重融合不同尺度特征,使所有的输入图像共享融合方式,忽略输入图像中目标尺度对特征融合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特征融合网络.该网络由特征门控模块和动态融合模块构成,能够实现多尺度特征的动态融合.其中,特征门控模块旨在对融合前的特征进行选择性抑制或增强,降低背景信息对后续融合的干扰.动态融合模块旨在建立输入目标尺度和特征融
为有效提高基于局部检测的细粒度图像分类方法的工作效率,提出一个自适应通道分配模块,能主动分组表达相同语义信息的特征通道.此过程的学习由设计的判别性和多样性损失函数监督完成,利用多尺度深度可分离卷积,从已提取的全局图像特征中检测有助于分类的多样化局部信息.通过训练的网络具有强大的特征分配能力,在全局对象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细节的定位.图像的融合表示综合考虑各个部分对分类的贡献,有效分类细粒度车型,在公开的Stan-ford Cars和CompCars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表现良好.
随着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可用服务的数量和多样性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服务之间快速增长的合作、竞争关系催生了“服务生态系统”这一新现象.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使得服务的变化频率越来越高,因此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研究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发现其演化过程中蕴含的潜在演化模式以帮助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做出决策.为此,服务生态系统演化分析成为了软件服务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许多的研究工作依托当前流行的开源服务生态系统ProgrammableWeb展开.然而,现有服务生态系统演化分析视角比较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