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探究的一个课题。实践证明,如果我们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正确;引导;培养;兴趣;能力;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8-0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如果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
  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
  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也可精编构思巧妙、概念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灵活性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
  2.思維质量的训练
  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3.逆向思维的训练
  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培养、提高、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教学处于能动和高效状态,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2]刘德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J].林区教学,2007,(10).
  [3]张爱军.初中数学引导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上海中学数学,2007,(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精准把握教学整改工作的精神要求”“教学整改工作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教学整改的措施建议”等方面对西藏中职学校的教学整改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西藏;中职学校;教学诊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58-02  现在全国已经掀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为教学诊改)的热潮,我所在的工作单位——西藏昌都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但可以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鉴于此,作者通过历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本文为基础的理论出发,在同行相关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乐学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生动活泼、自由和谐,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灵动的魅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0-02  一、創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心
【摘要】几何画板能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来辅助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和学习各种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让课程在动态变化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实践和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几何画板,为小学生设计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的接受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给小学生更多的在课上应用这些知识的机会,不断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几何画板;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要】英语属于外国语言,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环境,无法在耳濡目染下掌握英语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多与学生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英语;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2-02  初中英语
【摘要】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在初中生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从形象记忆走向理论分析,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课程教授,这种教学方式也体现了集中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探索语文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暖气罩是用来装饰散热器的一种设施,其装饰的方式方法对采暖效果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散热器的热工特性,给出了散热器的热工特性方程,论述了加设暖气罩后对散热效果以及供热计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旨在让未来会计从业者能专业、妥善的处理逐渐复杂化的企业经济活动,以及随之更新的会计准则所引起的会计事项与交易。在新时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仍暴露出一些纰漏,亟待改革。本文针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及对此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议;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0-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非凡,将伴随着学生度过整个学习生涯。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加上小学学生年纪较小,身心发育不成熟等原因,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困难。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状况。为了改变小学课堂的这种情况,我国教师根据总结在实际教学当中的经验,摸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分层教学。本文根据实际应用分层教学于小学数学当中的经验,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了广泛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认知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思想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笔者以汉语言教育实践为基础,结合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试图探讨在心理学理念下的对汉语言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认知心理学;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