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旨在让未来会计从业者能专业、妥善的处理逐渐复杂化的企业经济活动,以及随之更新的会计准则所引起的会计事项与交易。在新时期,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仍暴露出一些纰漏,亟待改革。本文针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及对此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建议;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0-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5-02
  会计工作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为个人的投资信贷决策提供了信息,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所以,会计从业者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会计操作能力和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这让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单方向的向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不注重和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其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都会大大限制。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课堂是枯燥无聊,并且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今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要,亟需改革。
  二、会计课程的改革
  会计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必须要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开展教学。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更多的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其更好的吸收会计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适当的嵌入学生的参与互动过程,这就表明教学重心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跟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不应死板,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而是要打破学生死记硬背来获取知识的传统模式。我们认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嵌入大量的案例教学
  现今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使得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特别是企业和社会单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及管理型人才。所以,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通过有代表性、实践性的案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授课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哈佛大学在1870年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学,接着这种方法受到了强烈的欢迎,后来案例法成为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哈佛商学院由此发扬光大。该学院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完成将近一千个大小案例分析讨论。在这种强有力的训练下,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在全球都享有较高声誉。案例教学方式也在世界各国高校的不同学科中得到推广和应用。1930年以后,会计教学中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卓有成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将案例教学引入了会计专业教育,体现出了较大的优越性。
  在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简单的接受冗杂的理论知识、会计准则等,而是通过对案例的了解、分析、和小组研讨,来解释专业课程的每一章节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复杂的社会经济事件的探索,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置入到实际的会计实践中去。这可以调动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兴趣,同时通过自己参与过程中的体验与心得,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不是机械性的接受。
  同样地,案例法更突出的一个优点,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限制。传统教学方式以单一学科为中心,更加注重的是该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联。这意味着,会计学与其他学科,如审计学、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学科不能接轨,这是与“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所相悖的。在案例教学中,为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会被打破,从而实现多学科综合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讲解会计学的企业合并这一章时,列舉企业跨界并购案例。学生不仅仅要检查会计信息在账簿上的记录是否正确,比如并购支付的方式不同,会计记账会涉及到的方面也不尽相同。如果是现金并购,那么涉及到的账簿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如果是股份支付,则涉及到总账以及其他与发行股票有关的记录。学生还要对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财务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使用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收益等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的评估。同时也要对被并购方的外部经营环境(SWOT分析)、内部经营状况(7M)进行综合分析,来评判该项并购活动是否有利于并购方的长远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的背景材料,学生要对该项合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清晰的了解等。案例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将在其他学科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有机的结合并应用起来,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了学科交流促成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2.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是获得和发展能力的基础,然而任何一种能力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得到发展,会计专业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也不例外。实践出真知,在现代会计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会计专业知识从课本活起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方式里,课本是主要的授课工具,学生、教师的创新思维都被书本大大限制了。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课堂效率不高。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应以实践应用为主,知识灌输为辅,这可以由安排实践课程来实现,比如:手工做账实验。手工做账是一个会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这在许多会计教学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手工做账,可以学会如何给原始凭证分类、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对账结账、然后编制会计报表,进行一系列的模拟训练。此外,学生还可以学会如何叠凭证、装订等基础技能,为以后实地工作打下了基础。手工做账体现了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最后生成易于使用、准确可靠的信息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手工做账已经逐渐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体现多媒体工具与会计实务相结合的特点。会计软件的运用,使得会计实践更为逼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可开设的实践课程有:管理会计模拟实训。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其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模拟实验通过提供会计专业技能实验训练平台,使学生获得管理会计专业技能,最终为解决管理会计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和评价等问题奠定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演示和提问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既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演示和提问的传统教学方式,又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探究以及项目导向学习的现代教学方式。通过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各种会计模型的创建,以及各种计算机知识,还可以获得管理会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专业技能。
  三、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会计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并提升其相关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级会计人才。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注意的有:创新与整合会计这门学科的性质本身就是富有变化性的、创新性的,所以教学体系、方法及手段都应与时俱进。过时的方法或者模式应当适当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适当的拓展,来顺应时代的改变。创新是可以适当的开设会计理论、比较会计学等教学内容。可以将成熟的会计理论与方式方法分别从会计发展历史安排角度安排、从组织实施会计工作角度安排,可以经过整合后开设会计发展史、会计制度设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具有初步的分析情况、寻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会计思维。理论与实务并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多是将重心从理论逐渐转移到实践中去。在拓展、创新、整合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课堂教学理论内容的同时,强化会计实践教学是突出会计专业特色的需要,也是会计工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还是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归根结底,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最终都要面临真实、复杂的经济事项。扎实的理论知识,强大的实践能力,是会计人才的法宝。
  四、结语
  会计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或改革或多或少对企业、个人有影响。高等会计人才在这个经济化时代需求量很大,这直接要求现代化会计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在高质量的同时,也要求高效率。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起着关键作用。合理改革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使其顺应“高素质技能会计人才“的时代要求,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邓学浩.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9).
  [2]陆建新,何新易.重视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会计专业就业率[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3).
  [3]欧亿容.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适用性及其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56-01  高中思想品德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如何认识世界观,形成健康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坚设着,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
期刊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例如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等现象,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进程,虽然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是常见的、普遍发生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将问题归结为粗心、不认真等,其实在学生计算错
【摘要】本文从“精准把握教学整改工作的精神要求”“教学整改工作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教学整改的措施建议”等方面对西藏中职学校的教学整改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西藏;中职学校;教学诊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58-02  现在全国已经掀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为教学诊改)的热潮,我所在的工作单位——西藏昌都
【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但可以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鉴于此,作者通过历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本文为基础的理论出发,在同行相关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乐学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生动活泼、自由和谐,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灵动的魅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0-02  一、創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心
【摘要】几何画板能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来辅助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和学习各种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让课程在动态变化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实践和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几何画板,为小学生设计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的接受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给小学生更多的在课上应用这些知识的机会,不断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几何画板;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要】英语属于外国语言,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环境,无法在耳濡目染下掌握英语知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多与学生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英语;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62-02  初中英语
【摘要】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在初中生的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从形象记忆走向理论分析,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是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课程教授,这种教学方式也体现了集中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探索语文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暖气罩是用来装饰散热器的一种设施,其装饰的方式方法对采暖效果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散热器的热工特性,给出了散热器的热工特性方程,论述了加设暖气罩后对散热效果以及供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