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的:
通过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感受志愿者活动的魅力,学习“我志愿,我快乐,我学习,我成长”的志愿精神,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中去,享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志愿者
播放录像: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10万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在北京550个城市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和应急救助等服务,100万社会志愿者在北京社区乡镇开展志愿服务。
看完录像后请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然后主持人总结。
主持甲: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用微笑营造了全民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组成了一道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的璀璨文化、时代风貌、博大胸襟和民族素质。给与会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以至于外国友人说,只要看到志愿者,就如回到了家般安心踏实。
主持乙:志愿者让我想起了一根根飘扬的“绿飘带”。当雪灾、“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成千上万的“绿飘带”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年龄不一,肤色不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他们汇聚在这里的唯一目的。
主持甲:哪儿有困难,哪儿需要帮助,哪儿就有志愿者。他们不辞辛苦,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他们的行为温暖了全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的人。
二、了解志愿者
图文介绍: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志愿者被认为是在职业之外,不受私人利益或者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提供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从事志愿服务已成为这些国家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天津和平区新兴街就是早期开展社区服务的典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队伍。2009年12月共青团中央公布数据表明,中国已有规范注册的志愿者3047万人;累计已有4.03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8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甲:志愿者是不是只为大型运动会服务?
乙:不是的。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志愿者这一光荣行业,也大力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其实志愿者志愿服务不只限于大型运动会,它的范围与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环境保护、大型运动会、救灾、心理援助……它还包括帮助行人指路、在博物馆当向导、帮旅客将行李放入安检通道、用自己的身躯组成人墙,防止车站乘客因拥挤而发生践踏撞伤等等。
三、学习志愿者
(一)倾听志愿者的感言
“作为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我能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我会用我的青春、智慧和耐心,极力做到尽善尽美;用我的热情、真诚和爱心谱写爱的新篇章!”
66岁的周阿姨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南京市志愿者协会。“我要报名!”周阿姨虽然头发斑白,但精神很好,嗓门洪亮、中气十足。周阿姨骄傲地说:“我觉得我形象不错,嗓门也大,所以我要报名参加文明拉拉队,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团队中不乏外国朋友。他们中很多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母语阐述了成为志愿者的原因。
“我喜欢做志愿者,因为想把快乐带给你我!”
“我喜欢做志愿者,因为我想融入志愿者文化。”
“我喜欢做志愿者,因为我觉得做志愿者是最快乐的事情。”
不同的语言,传递了共同的精神,一种高尚的热情与责任。
(二)学习志愿者的行动
视频一:东山小学“七色花”志愿者在行动。
2009年2月学校开展了“七色花志愿者在行动”的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安全督导、护导。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换来了校园的干净整洁,早操和大课间同学们更加精神抖擞了,课间活动也更加文明有序了,教室里的课桌凳和卫生器具也摆放整齐了。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变得越来越美丽、温馨、和谐。
视频二:志愿传承,河海大学志愿者走进我校电视台。
2009年3月19日,河海大学理学院的四位青年志愿者来到我校,通过校园电视台的“红领巾之声”栏目为我校的同学讲述了雷锋叔叔的故事。希望志愿者能像雷锋那样热心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志愿者文化传承下去,真正做到“我志愿,我快乐;我志愿,我幸福;我志愿,我成长!”
视频三:东山小学志愿者走进社区,接受法制教育。
2009年5月22日下午,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我校30位志愿者走进东山街道司法所接受法制教育。了解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如何拨打110,校内发生“擂肥”事件应该怎样处理和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守法的好学生。每一位志愿者除了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严格要--求自己外,还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其他同学,进行普法宣传。
四、践行志愿行动
(一)我的行动
1.“晨曦假日小队”队长介绍小队的建立和开展的活动。
2.现场采访。采访参加志愿活动的部分同学,请他们谈谈难忘的事和感受。
(二)你说我说
1.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志愿者?
2.你认为小学生做志愿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你认为我们班级开展哪些志愿活动较好?
结合同学的发言,总结出可以开展的活动,课后制定可行计划,付诸实施。
(三)老师的希望
做志愿者不是愿意付出就能当好的。首先要学会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服务的标志、友谊的象征,是给他人的最好的礼物,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另外,作为志愿者,还要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活动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希望同学们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奉献爱心,付出行动,给他人以帮助,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四)宣读志愿者倡议书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志愿者精神融入生活的一言一行,根植在心间,代代相传。
编辑:张红梅
通过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感受志愿者活动的魅力,学习“我志愿,我快乐,我学习,我成长”的志愿精神,号召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中去,享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志愿者
播放录像: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10万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城市志愿者在北京550个城市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和应急救助等服务,100万社会志愿者在北京社区乡镇开展志愿服务。
看完录像后请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然后主持人总结。
主持甲: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用微笑营造了全民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组成了一道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的璀璨文化、时代风貌、博大胸襟和民族素质。给与会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以至于外国友人说,只要看到志愿者,就如回到了家般安心踏实。
主持乙:志愿者让我想起了一根根飘扬的“绿飘带”。当雪灾、“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成千上万的“绿飘带”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年龄不一,肤色不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他们汇聚在这里的唯一目的。
主持甲:哪儿有困难,哪儿需要帮助,哪儿就有志愿者。他们不辞辛苦,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他们的行为温暖了全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的人。
二、了解志愿者
图文介绍: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西方,志愿者被认为是在职业之外,不受私人利益或者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提供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从事志愿服务已成为这些国家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天津和平区新兴街就是早期开展社区服务的典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队伍。2009年12月共青团中央公布数据表明,中国已有规范注册的志愿者3047万人;累计已有4.03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8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甲:志愿者是不是只为大型运动会服务?
乙:不是的。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志愿者这一光荣行业,也大力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其实志愿者志愿服务不只限于大型运动会,它的范围与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环境保护、大型运动会、救灾、心理援助……它还包括帮助行人指路、在博物馆当向导、帮旅客将行李放入安检通道、用自己的身躯组成人墙,防止车站乘客因拥挤而发生践踏撞伤等等。
三、学习志愿者
(一)倾听志愿者的感言
“作为志愿者中的普通一员,我能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我会用我的青春、智慧和耐心,极力做到尽善尽美;用我的热情、真诚和爱心谱写爱的新篇章!”
66岁的周阿姨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南京市志愿者协会。“我要报名!”周阿姨虽然头发斑白,但精神很好,嗓门洪亮、中气十足。周阿姨骄傲地说:“我觉得我形象不错,嗓门也大,所以我要报名参加文明拉拉队,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团队中不乏外国朋友。他们中很多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分别用自己的母语阐述了成为志愿者的原因。
“我喜欢做志愿者,因为想把快乐带给你我!”
“我喜欢做志愿者,因为我想融入志愿者文化。”
“我喜欢做志愿者,因为我觉得做志愿者是最快乐的事情。”
不同的语言,传递了共同的精神,一种高尚的热情与责任。
(二)学习志愿者的行动
视频一:东山小学“七色花”志愿者在行动。
2009年2月学校开展了“七色花志愿者在行动”的活动。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建设和保护,安全督导、护导。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换来了校园的干净整洁,早操和大课间同学们更加精神抖擞了,课间活动也更加文明有序了,教室里的课桌凳和卫生器具也摆放整齐了。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变得越来越美丽、温馨、和谐。
视频二:志愿传承,河海大学志愿者走进我校电视台。
2009年3月19日,河海大学理学院的四位青年志愿者来到我校,通过校园电视台的“红领巾之声”栏目为我校的同学讲述了雷锋叔叔的故事。希望志愿者能像雷锋那样热心地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志愿者文化传承下去,真正做到“我志愿,我快乐;我志愿,我幸福;我志愿,我成长!”
视频三:东山小学志愿者走进社区,接受法制教育。
2009年5月22日下午,在大队辅导员的带领下,我校30位志愿者走进东山街道司法所接受法制教育。了解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如何拨打110,校内发生“擂肥”事件应该怎样处理和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守法的好学生。每一位志愿者除了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严格要--求自己外,还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教给其他同学,进行普法宣传。
四、践行志愿行动
(一)我的行动
1.“晨曦假日小队”队长介绍小队的建立和开展的活动。
2.现场采访。采访参加志愿活动的部分同学,请他们谈谈难忘的事和感受。
(二)你说我说
1.你认为怎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志愿者?
2.你认为小学生做志愿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3.你认为我们班级开展哪些志愿活动较好?
结合同学的发言,总结出可以开展的活动,课后制定可行计划,付诸实施。
(三)老师的希望
做志愿者不是愿意付出就能当好的。首先要学会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服务的标志、友谊的象征,是给他人的最好的礼物,是志愿者最好的名片。另外,作为志愿者,还要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活动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希望同学们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奉献爱心,付出行动,给他人以帮助,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四)宣读志愿者倡议书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志愿者精神融入生活的一言一行,根植在心间,代代相传。
编辑: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