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 破解难点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高中阶段的数学解题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解題方法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解题策略与解题能力的变化,构建集内驱力、思维力于一体的数学解题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问题中收集信息,以最短的时间规划解题思路.本文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运算能力;运算策略
  运算指的是利用相关数学信息与数学方法进行解答的过程.大部分教师将运算定义为一个求解的数学流程,认为运算活动只包含学生数学技能的综合表达,对于运算活动的重视远远不够.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内驱力”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计算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一、应用法则讲计算,开展计算练习
  计算法则是围绕不同的数学问题演化而来的计算原则.在计算法则的推动下,学生能够以专业、客观的视角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进而从数学问题的基本元素入手,对繁杂的数学计算进行化简.在高中数学解题指导活动中,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其又快又准地完成计算任务,教师就必须做好数学法则的应用工作.基础计算法则是调动学生的计算内驱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沃土.在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强调基础法则在计算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夯实基础,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
  在苏教版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四组公式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切不可只呈现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位置有哪些情况?(2)对应的角如何表示?(3)所求的三角函数值有何关系?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对角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三角函数值的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或者三角函数线.在学生推导出四组公式后,教师可以追问:这四组公式能否由其中的三组推导出另外一组?从而在推导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对一些记忆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再追问:这四组公式是对任意角α都成立的,我们该如何记忆它们呢?因为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值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可以用特殊角来记忆:假设α为锐角,正负号取决于对应角的象限以及三角函数值在该象限的正负号.就这样,教师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再以苏教版教材中“两角和差的正余弦”的新授课为例,当“sin”“cos”等概念同时出现在解题活动中时,学生的解题思路无法向所学知识靠拢,解题效率就会随之下降.以下列数学问题为例:求sin 25°cos 35° cos 55°sin
其他文献
【摘要】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在的、具体性的自然及其整体的认识或再创造.小学数学中的发现学习(简称“发现数学”)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创设适合学生主动发现的问题情境,提供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的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实验、归纳内化等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学习方式.本文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摘要】《角的度量》一课教学,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回顾度量长度和面积的方法为开篇,通过分层设计量角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需求中,经历创造量角器模型的过程、认识度量角的本质,从而自主建构运用量角器度量角度的认知结构,形成技能.  【关键词】度量本质;度量经验;建构模型;量角器使用  我们知道,度量的本质是将事物的某些属性标准化,再通过测量赋予事物该属性一个量值,从而对同一维度上事物的该属
【摘要】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预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此种情境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还要学会“用数学”,让学生懂得在实践中体会与思考.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体验学习;再创造;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让学
【摘要】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专家学者提醒一线教师:数学教学需要凸显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1-2].为此,许多学者、老师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本质进行了研究.在这一方面,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创造的“无痕教育”在课堂上润物无声地将数学本质呈现给学生,值得学界研究、探讨[3-4].本文以徐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为例,探究其中体现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
【摘要】数学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激发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困难,进而获得成功体验的数学教学情境.数学问题情境可分为现实生活情境与数学内部情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本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通过数学内部引入容易更快地理解所要讲授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快地思考数学问题,在数学学习的活动
【摘要】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符合数学课程的特征,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教師可以提问推动探究性学习,以提问深化数学知识理解,以提问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知识,以提问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思维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徐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
【摘要】高中数学课本中的“曲线与方程”一课,老师们如果仅仅是通过课本上的概念,让同学们去进行抽象的想象,从而学习这一课的内容,那么最终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本文  以几何画板在“曲线与方程”教学中的实践为例,  通过分析几何画板在曲线方程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在教学中所带来的好处,分析几何画板从概念到形象、从基础到深度、从解题到技巧的實践,旨在让几何画板的教学方式,真正高效地融入高中教学的日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主管部门及学生家长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教师的我们深知其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有我们自己的烦恼.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着知识的深化,越来越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完成课后作业时也有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遇到的知识疑问和作业难题,让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提问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以启发性提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课堂提问的意义及作用进行简单的叙述,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数学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启发性提问;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引 言  在数学教育中,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摘要】在整个数学知识结构中,数学概念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把数学知识结构比喻成一张网,那么数学概念就是这张网上的结点,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就是把各个结点串联起来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概念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奠基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四个阶段  对小学生而言,接受、理解数学概念并把新的数学概念纳入已有的概念系统中,要经历一个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