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花椒育苗技术要点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花椒已经是农村的其中一大经济来源,特别是在干旱的地区种植非常多。文章主要介绍了播种育苗技术。
  【关键词】花椒;培育;育苗;种子处理
  0.前言
  中国南北部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花椒,繁殖很容易,栽种方面简便,生长快,结果又早,最后是结果的年限长,栽培条件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是农村致富的很好选择。现将其播种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小苗培育
  1.1选择苗圃地与整理
  培育花椒容器苗应选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病虫害少或无根腐病、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作苗圃。苗圃的整地与常规育苗整地相同。
  1.2种子处理
  花椒种子外种壳表面含有一层腊质,当年难以发芽。因此,育苗用的种子,无论当年秋季还是第2年春季播种,都需要将腊质去除种子才能吸水发芽。处理种子时采用3%~5%食用碳酸钠溶液浸泡花椒种子3~4h,过滤后的种子拌粒径2~3mm的细沙搓洗,直接将腊质全部去除。
  1.3播种
  播种时间应选择在9月底至10月上中旬。播种前先将苗床用木板镇压平整,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撒于苗床上,然后覆盖粒径为1~2mm的细河沙,以厚度为种子粒径的2~3倍为宜,浇透水,再覆盖草,草的厚度以不见土壤为宜。
  1.4拱棚建立
  用宽1.5~2.0cm、长2.0m的竹板插入土壤形成“拱形”将厚度为0.02mm的农膜盖在“拱”上形成棚,地膜与土壤接触处用土压实,形成封闭的环境。
  1.5幼苗的出土及管理
  播种后20~25d幼苗即可出土,幼苗出土10%~15%时将覆盖的草揭掉,并视苗床的干湿适时浇水,保证苗圃湿润,幼苗长出4~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植。
  2.容器育苗
  2.1营养土配制
  花椒要求土质湿润肥沃、pH值呈酸性至中性土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因此,配制营养土时要充分考虑苗木对肥力的需要。配制营养土的方法:在1m3土中加入普钙15kg、饼肥10kg、复合肥3kg,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装袋。
  2.2容器袋選择
  选择容器袋时要考虑苗木的转运和搬运上山造林时的牢固性,该文采用桐城市生产的8.0cm×12.0cm×0.8mm容器袋,两侧各打4个直径为0.5cm的孔。
  2.3营养土装袋及摆放
  用厚度为3mm的薄铁皮制成楔形圆筒或竹筒等工具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袋中,并稍压实,营养土略高于袋沿。每床摆25袋,床与床之间留宽80cm的步道。袋与袋之间应摆放紧密,不留空隙。
  2.4苗木移植
  花椒容器苗采取幼苗移栽的方法,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能均匀整齐地生长,空袋率少,出苗率高,苗木生长健壮,便于生产管理。幼苗移植时应对小苗进行分级,将长势基本一致的幼苗栽在一起,以保证今后苗木长势整齐。因花椒种子萌发时期不一样,第1批幼苗移植完毕后,要对苗床进行管理,10~15d移植第2批幼苗,直到苗床的种子发芽完成后即可完成移植。
  幼苗移植应选择阴天或阴雨天气进行,用竹签在装好土的容器袋中心插一个深3~5cm的小孔。将花椒幼苗放入容器土壤中,深度比原土痕略深,并压紧,使幼苗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不留缝隙。移植后浇透定根水,再用竹块搭成小拱棚,将地膜覆盖在小拱上,并用泥土将接地的地膜两侧压实,以后注意浇水,直到苗木出圃。在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将小拱棚两头敞开,以利于通风降温。
  3.容器苗管理
  3.1补植
  幼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5%左右,但为了节约容器,提高出苗率,幼苗移植后5~7d应进行检查,发现移植幼苗死亡的要及时进行补植。补植用的小苗应比移植时的苗木稍大(即多2~4片真叶),补植后要对补植的容器浇透水,以充分保证整批苗木整齐,出苗率高,方便管理。
  3.2浇水
  容器苗的水分管理根据苗木的生长时期和气候变化来调节,幼苗移植成活后,苗木较小,水分消耗较少,但抗旱能力弱,浇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幼苗移植成活20d后,苗木开始进入速生期,气温也逐渐升高,这时浇水量要大、要浇透,但是次数可相对减少。在晴天棚内温度高,苗木蒸腾量大时要多浇。相反,阴天棚内温度低,苗木蒸腾量小,可以少浇或不浇。
  3.3除草
  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对苗木危害极大,必须及时消灭杂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步道可用草甘磷30kg/hm2对水900kg/hm2喷雾,注意要在无风的晴天中午用药,最好采用超低喷雾,注意不要喷洒在苗木上。
  3.4施肥
  容器苗生长期所需要的营养,除了依靠营养基质外,在整个苗期还要不断追肥。因容器袋营养空间较小,不能供给苗木长时间生长的需要,为确保苗木正常生长,追施肥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苗木成活后20d施第1次追肥,第40d再追施1次;追肥浓度为0.2%~0.3%,氮、磷、钾的比例为3∶2∶1,第1次用喷雾器喷雾,第2次用洒水壶浇灌即可,到第60天后苗木高达到20cm以上即可出圃上山造林。
  3.5病虫害防治
  花椒病虫害虽多,但因是冬季小拱棚容器育苗,苗木有棚与外界隔开,加上气温和空气湿度都较低,不利于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故其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为地老虎,每天清晨检查苗圃,如果发现及时除掉。病害主要是花椒锈病,如发现叶背后有黄色斑点时,即可用50%锈枯灵喷施1~2次,每隔7d喷1次即可防治。
  4.苗木出圃
  花椒移植容器苗经过约60d的精心培育,苗高在20cm以上,地径在0.3cm以上的苗木即可出圃。苗木出圃前10d就要开始炼苗,每天早晚将小拱棚上的地膜揭开,使苗木逐渐适应环境。虽然移植培育的容器苗木都比较均匀,但是也有约10%的苗木较差。因此,苗木出圃时要将苗木进行分级处理,将不合格的苗木移到另外的苗床摆放好进行施肥、浇水等日常管理,15d后方可出圃上山造林。
  【参考文献】
  [1]李境玉.花椒的育苗技术[J].现代种业,2011(1):51-53.
  [2]王丽艳,荆瑞勇.花椒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S1):67-69.
  [3]李青山,谢安勇,蒋绍波.花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08(1):15-16.
  [4]孙丙寅,王青宁,康克功.不同处理对花椒建园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73-75.
  [5]崔铖铖.花椒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下半月,2011(10):36.
  [6]袁超,郭红祥,张慧珍.花椒挥发油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5):32-33,36.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门抽象、理论性强的学科,假设学生不利用自身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来思考、研究物理问题,只依靠物理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笔者从物理教师放手适当,利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进行,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初中英语教学基础内容的教学,切实为提高初中英语教
广州市小学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从2002年开始实施。教材中的“Project”和“Did you know?”板块被安排在单元教材第三课“Let’s go further”拓展学习课中,属于探究性学习环节。设计的任务和活动紧扣单元的学习话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既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口头表达和阅读写作技能方面,具有很好的
【摘要】为了使广大的玉米种植户免遭病虫害的影响,及时防治病虫害,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玉米常见的主要病害如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穗粒腐病、玉米青枯病的症状识别、影响发病的因素以及防治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穗粒腐病;青枯病;症状识别;防治方法  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对人体的健康颇为有利。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
现阶段,层次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课堂教学过程中隐藏的问题,也能够发现每位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存在的
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本文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建立平等的师生
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水平呢?    一、培养良好的写字姿势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低年级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良好的坐姿、握笔姿势是书写规范、端正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在南靖土楼旅游资源大开发的背景下,考察南靖土楼旅游开发现状、南靖地区的节庆旅游资源,讨论将节庆旅游融入南靖土楼旅游的价值。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develo
当下的英语课堂,亦如语文课堂一样,多遭受诟病.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尤其是脱离了语言环境的学科教育,在课堂的开展上,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求更高.现下的英语考试中,听说读写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初中物理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