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德美亚多重SSR-PCR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 :中国糖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优劣直接决定其产量,常规检测方法采用若干单引物进行若干次电泳检测,鉴定周期长,效率低,不能及时反映杂交种纯度,难以及时指导大田生产.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纯度检测的准确性,建立稳定高效的多重PCR检测技术,本研究以\'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德美亚3号\'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确定了适宜多重PCR检测的SDS法;同时针对\'德美亚\'不同系列,从国标玉米核心40对引物中筛选多态性并适合组建多重PCR的引物,试验最终为\'德美亚1号\'组建了两重PCR,\'德美亚2号\'和\'德美亚3号\'组建了3重PCR,并尝试了自交系4重和5重引物组合,采用适宜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都获得了很好的扩增效果,试验所采用的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适宜2~5重PCR反应,并能有效应用于玉米杂交种的种子纯度鉴定.为今后\'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鉴定提供了便利,也为其它玉米品种鉴定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龙爪菇的培育关键技术,围绕提高龙爪菇的品质和产量,开展出菇方式、割口方式、开口数量的优化试验.从产量、优质菇率等方面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卧式出菇单袋产量高,设施投入大,适合设施栽培;立式出菇单位面积产量高,优质菇率高,设施投入小,适合大棚栽培.比较短“|”形、长“|”形、“×”形、“Λ”形、“O”形5种割口方式发现,短“|”形割口菌筒产出的子实体成单朵、朵形大,易采摘,采收后易处理,单袋产量较高,优质菇率高,为最佳割口方式.比较开口数量为12个/袋、15个/袋、18个/袋、21个/
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美味牛肝菌全麦面包.以感官评分、比容、质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美味牛肝菌全麦面包的配方.结果表明,以全麦粉为基础,最佳配方为美味牛肝菌粉4%、水45%、鸡蛋20%、黄油10%、白砂糖14%、酵母2%、食盐1%、面包改良剂1%.按此配方生产的面包,质地松软、色泽饱满、且有美味牛肝菌独特的风味.
优质菌种是秀珍菇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菌种保藏是保障优质菌种的关键环节.为明确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以秀珍菇菌株Y710-14为材料,在冰箱4℃条件下,设计了PDA、PDSA、PDYA、PDSYA共4种半合成培养基和以木屑、棉籽壳、麦粒为主料的5种天然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保藏母种3个月、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观察原种菌丝的萌发时间、萌发率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采用天然培养基保藏母种12个月和18个月,测定原种菌丝生长速度、培养基的含水量和pH;所有配方保藏菌种12个月,测定栽
为了明确温度对热风干燥黄蘑菇品质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温度(50℃、60℃、70℃)处理,研究了其对黄蘑菇干燥特性、感官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70℃时,尽管黄蘑菇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所需时间最短、复水性能好,但黄蘑菇的色泽、营养成分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当干燥温度为60℃时,黄蘑菇不仅干燥速率慢、产品复水性能差且褐变明显,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当干燥温度为50℃时,黄蘑菇的干燥速率与复水性能要优于60℃,干制后的样品与新鲜黄蘑菇色差值最小且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因此,50℃热风干燥处理在保
姬松茸栽培过程中有一种菌床易感染的常见病害,其主要特征为,播种后一周左右在菌床上开始出现,感染部位呈现灰色霉层,强光下可见浅桔色粉末状孢子层,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较为严重.通过病原菌分离,从3个病害样品中分别获得真菌菌株HMB-1、HMB-2和HMB-3.3个菌株长势和菌落形态基本一致,采用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HMB-1、HMB-2和HMB-3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个菌株均为粉红聚端孢菌,即姬松茸菌床呈灰色霉层感染的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菌.
为探讨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佳培养条件,以黑木耳品种“黑山”为材料开展研究.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天数和摇床转速对黑木耳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 g·L-1、豆粕2 g·L-1、磷酸二氢钾0.3 g·L-1、硫酸镁0.2 g·L-1,摇瓶培养温度23℃~25℃,培养天数5 d~6 d,转速150 r·min-1~160 r·min-1.
白参菌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根据白参菌实际工厂化栽培经验,提出对液体菌种制作、装袋配方、养菌后熟、催蕾出菇、采收、包装冷藏等条件进行综合控制,实现白参菌工厂化栽培.
\'桂糖58号\'是以\'粤糖85-177\'为母本、\'CP81-1254\'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在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桂糖58号\'1新2宿平均甘蔗产量为108.9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9.5%;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94%,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0.55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为14.5 t/hm2,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加42.2%.\'桂糖58号\'具有高产、稳产、高糖、
混合体系多组分定量是现代分析科学研究难点,探讨建立利用液质联用(LC-MS)对作物器官所含各化合物进行定量的化学计量方法是化学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有利于作物品质育种亲本选配及栽培管理措施评价.本研究以甜叶菊叶片所含12种主要甜菊糖苷类化合物为例,通过考察归属各甜菊糖苷化合物的质荷比≥M/2的初级和次级裂解离子、分子离子、加和离子、双分子及三分子聚合物离子等各组分及其同位素化合物离子的定量检出信息稳定性及各检出峰面积与化合物浓度梯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利用LC-MS方法对混合体系——甜菊叶提取液中各甜菊糖苷组分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催化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能够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但是,关于甜菜HAT家族成员的信息及其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的情况尚未有明确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甜菜HAT基因家族进行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功能结构域、非生物胁迫下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共有7个HAT家族成员,分别归属于GNAT、TAFII250和CBP家族.7个HAT成员分别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编码长度为461~1904 aa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