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

来源 :中国食用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qk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及最佳培养条件,以黑木耳品种“黑山”为材料开展研究.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天数和摇床转速对黑木耳液体菌种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 g·L-1、豆粕2 g·L-1、磷酸二氢钾0.3 g·L-1、硫酸镁0.2 g·L-1,摇瓶培养温度23℃~25℃,培养天数5 d~6 d,转速150 r·min-1~160 r·min-1.
其他文献
以取自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的红缘拟层孔菌为试材,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其菌丝生长速度,并以菌丝生长速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筛选出红缘拟层孔菌菌丝体的最适生长条件,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十字划线法来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在培养皿培养条件下对红缘拟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红缘拟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麦芽糖为碳源,酵母粉为氮源,培养基pH为4,培养温度为30℃.在最适的
大球盖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草腐性食用菌,因商品价格较高,栽培技术相对简单,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我国大球盖菇主产区以秋冬季播种、秋冬春季采收为主,夏季产品稀缺.通过对华北地区适宜春播区的分析及春季栽培大球盖菇关键技术总结,发现京津以北、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7月的日均最高气温≤30℃,菌丝能安全度夏,适宜大球盖菇生长发育,可以推广大球盖菇春季栽培,满足夏季市场供应、提高菇农收益,春播时间以栽培场所最低气温稳定在0℃以上为标准.分析方法和结论为春栽地区的科研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以3种大宗野生牛肝菌(黑牛肝菌、黄牛肝菌、红乳牛肝菌)和3种大宗人工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猴头菇、灵芝)为原料,对其基础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结果表明,所选6种食用菌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特点,所选野生牛肝菌与栽培食用菌在基础营养成分上并无明显差距,品种间各具特点.
桑黄和冠突散囊菌均是一种能在木质基质上生长的有益真菌,当前桑黄以直接食用子实体为主,而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中的优势菌种.通过对比桑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红茶的功能性成分,探究2种益生真菌的深加工及保健功效.结果表明桑黄发酵茶中多糖含量最高,为0.410 mg·mL-1,且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强,达到60.31%;冠突散囊菌发酵茶中黄酮含量最高,达到60.65μg·mL-1,多糖含量较桑叶红茶提升83.17%,达0.279 mg·mL-1.
为探究不同继代次数对天津七里海地区采集的野生珍稀苇蘑菌株活性的影响,以苇蘑为供试菌种,在其最佳培养基上25℃进行继代培养.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观察并记录菌落老化程度、菌丝微观形态、菌核数量等;对比不同继代次数苇蘑的菌落特征、菌丝微观形态、菌袋萌发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继代次数.结果表明,苇蘑菌种继代培养至第8代时菌种活性明显下降,且老化、退化程度加剧.试验为苇蘑菌种的保藏和批量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针对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龙爪菇的培育关键技术,围绕提高龙爪菇的品质和产量,开展出菇方式、割口方式、开口数量的优化试验.从产量、优质菇率等方面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卧式出菇单袋产量高,设施投入大,适合设施栽培;立式出菇单位面积产量高,优质菇率高,设施投入小,适合大棚栽培.比较短“|”形、长“|”形、“×”形、“Λ”形、“O”形5种割口方式发现,短“|”形割口菌筒产出的子实体成单朵、朵形大,易采摘,采收后易处理,单袋产量较高,优质菇率高,为最佳割口方式.比较开口数量为12个/袋、15个/袋、18个/袋、21个/
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美味牛肝菌全麦面包.以感官评分、比容、质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美味牛肝菌全麦面包的配方.结果表明,以全麦粉为基础,最佳配方为美味牛肝菌粉4%、水45%、鸡蛋20%、黄油10%、白砂糖14%、酵母2%、食盐1%、面包改良剂1%.按此配方生产的面包,质地松软、色泽饱满、且有美味牛肝菌独特的风味.
优质菌种是秀珍菇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菌种保藏是保障优质菌种的关键环节.为明确培养基对秀珍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影响,以秀珍菇菌株Y710-14为材料,在冰箱4℃条件下,设计了PDA、PDSA、PDYA、PDSYA共4种半合成培养基和以木屑、棉籽壳、麦粒为主料的5种天然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采用半合成培养基保藏母种3个月、9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观察原种菌丝的萌发时间、萌发率并测定菌丝生长速度;采用天然培养基保藏母种12个月和18个月,测定原种菌丝生长速度、培养基的含水量和pH;所有配方保藏菌种12个月,测定栽
为了明确温度对热风干燥黄蘑菇品质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温度(50℃、60℃、70℃)处理,研究了其对黄蘑菇干燥特性、感官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70℃时,尽管黄蘑菇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所需时间最短、复水性能好,但黄蘑菇的色泽、营养成分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当干燥温度为60℃时,黄蘑菇不仅干燥速率慢、产品复水性能差且褐变明显,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当干燥温度为50℃时,黄蘑菇的干燥速率与复水性能要优于60℃,干制后的样品与新鲜黄蘑菇色差值最小且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因此,50℃热风干燥处理在保
姬松茸栽培过程中有一种菌床易感染的常见病害,其主要特征为,播种后一周左右在菌床上开始出现,感染部位呈现灰色霉层,强光下可见浅桔色粉末状孢子层,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较为严重.通过病原菌分离,从3个病害样品中分别获得真菌菌株HMB-1、HMB-2和HMB-3.3个菌株长势和菌落形态基本一致,采用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HMB-1、HMB-2和HMB-3进行鉴定,结果显示3个菌株均为粉红聚端孢菌,即姬松茸菌床呈灰色霉层感染的病原菌为粉红聚端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