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二)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1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初步理解谈起,紧接着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高中物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2.预设与生成必定在弹性设计中契合;3.使调整贯穿过程,使预设融入生成;4.在质疑追思中生发平衡。
  【关键词】物理 弹性设计 调整 质疑 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8-02
  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了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过程,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过程。假如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初步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明确指出:“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按照笔者的理解,这里所说的“预先设定”是指教师的教案,而“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就是指要把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变成过程开放、动态生成的“生成性课堂”。
  二、高中物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物理教学的生成是指物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以学生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及思考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按照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物理教学活动而获得成功的过程。物理教学中的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物理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有了生命的气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物理课堂的一个起点。有了充分的精细的预设,才会有丰富的精彩的生成。没有预设的物理教案的准备,我们的物理课堂追求必然是空中楼阁。物理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随时生成相平衡的多元发展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应该是以课程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的高效的新课堂。
  三、预设与生成必定在弹性设计中契合
  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价值观指导下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个综合,就是将每节课具体要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过程的事先策划结合起来,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根据科学教学的学科特点,完全可以向学生渗透与工业、农业、医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如在热学中向学生讲解低温的获得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在电学中向学生讲解工厂供电设备情况,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日常家用电路的改进设计等。
  比如在学习抛体运动与平抛运动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举出生活中物体做平抛运动的例子。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抛运动?为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出平抛运动的概念,列举生活实例。思考抛出的纸团的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通过对纸团运动的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教师再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然后进一步揭示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通过演示实验,例如喷出的水柱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我们如何研究这个曲线运动的规律呢?根据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对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能否作出猜测?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将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直线运动,分别研究这两个分运动的规律,最后再合成。并进一步探讨出在竖直方向,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且初速为零,与以前学习的自由落体运动条件吻合。由此猜测竖直方向分运动可能为自由落体运动。
  在教学方案中,要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局限于认知,它还涉及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他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目标有“弹性区间”,这既是为了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的全程关联式策划。至于终点,何时嘎然而止,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水到渠成,不是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与全班齐步行进。过程的设计也要有“弹性区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活动来体现。过程设计还要策划教学行进中的教师活动,相应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四、使调整贯穿过程,使预设融入生成
  物理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在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有的预设未曾顾及到学生认知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有的预设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力不从心;有的预设滞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物理课堂的教学缺乏张力。无论遇到上述的哪种情况,都需要对预设进行调整,使物理课堂发生根本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参与意识更强,使以推理为重点的物理思维训练、以类比为重点的物理思维训练、以实验为重点的物理探究能力训练、以形象或抽象为重点的物理内涵感悟都得到动态的生长。使抽象内容得到直观理解,具体形象内容得到抽象概括,使预设贴近实际,贴近课堂,贴近学生。
  五、在质疑追思中生发平衡
  物理教学生成源于质疑,深加工的质疑追思永远是学生生发语言、陶冶情趣的焦点。在课堂教学行进中,质疑追思,是了解学情、发现学生落差的有效手段,是激疑引思、实施教学调控的重要前提。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质疑的众多物理信息要整体把握,细心梳删,选择与物理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问题,着意引发,这对强化预设,促进生成很有必要。例如,某位教师在讲授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中“速度”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他先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鹿的场景,以此引入课题。然后又通过“打点计时器”这个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速度的概念。之后这位教师又提出“刘翔和博尔特谁跑得更快?”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其中就有几位学生问到了“神舟飞船是用多大的速度飞向宇宙的?”“为什么鹿跑不过猎豹?”这类问题。这位教师则站在制高点,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运用课堂教学的知识,尝试性的作出计算和解答。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和眼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运用了知识,在解答疑问的同时树立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其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加。最后整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都将课程内容掌握的十分扎实。
  但是,在开放的物理课堂中,一旦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便有问不完的物理问题,此刻,物理教师一定要头脑清腥,高屋建瓴,驾驭课堂。假如发现学生信马由缰,要及时终止,拔正航向;假如发现学生智慧闪光,要着意诱发,促进生成。对物理教学生成作质疑追思处理前,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测追问的角度和效度;第三要讲究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的处理有理、有节、有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贻贝仿生的表/界面改性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期本课题组开发了单宁酸(TA)-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涂层(TA-APTES涂层),该涂层具有类似聚多巴胺(PDA)的优异粘附性,同时具有PDA所不具备的丰富的微纳结构,有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此外,TA和APTES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应用。在上述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TA-APTES涂层的二次反应活性、稳定性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扩展性应用。
  涂层的二次反应活性对涂层的扩展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首
【摘要】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依据教学设施现状,从优化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拓展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完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针对当下作文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笔者认为与其到茫茫文海中苦苦摸索,不如拿起手边的教科书,里面有大千世界繁花蔓草自由生长,值得我们细细体验不断积累,并通过指导学生从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仿写,从而达到作文的有效训练乃至创新。  【关键词】课内阅读 体验 积累 创新 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应的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高中作为人生中重要阶段,在人生历程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文化水平,更需要情感丰富的人才,而高中本土作品阅读能够满足并为其创造条件。在当前教育模式下,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情感,尤其是在阅读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4-02  一、指导目标  1.通过学生互相推荐童话故事,从活动中认识更多的童话课外书;  2.调动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并进一步形成童话的阅读习惯;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童话阅读能力。  二、指导重点 调动学生阅读童话兴趣,并形成童话阅读习惯。  三、指导难点 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童话阅读能力
期刊
有机硒/硫化物是许多化工产品以及天然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将含硒/硫元素引入到药物小分子当中,能够改变小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强药物小分子与靶标蛋白的相互作用以提高药效。因此,有关含硫/硒化合物的合成制备是当前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
  芳基硼酸具有廉价、无毒,稳定易存储、易获取等优点,有关芳基硼酸参与的反应长期备受青睐,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以芳基硼酸为底物的suzuki偶联反应。在芳基硼酸参与的脱硼官能团化中,该类反应位点固定单一、选择性高。近年来,以电流作为促进
【摘要】“依据新课标,源于教材”是中考数学命题的一个重要风向标;2014年中考,多地命题专家对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基本性质》的一道习题和一道例题直接引用或进行变式、拓展、提升、综合,又层层推进地设置新的问题情景;这样不仅了达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的作用,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对我们广大教师今后的教学无疑起了一个导向作用。  【关键词】2014年中考试题 圆 课本习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6-02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教案是利用旧教材,尝试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探究,从而自己悟出规律,让旧教材绽放出课改新花。现以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教案为例。  一、以旧引新,促进理解  1.
期刊
2014年6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发布,其中一项内容就是自然人社会信用,而诚信纳税又是自然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纲要实施6年多来,我国人口规模大、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等原因加大了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建立的难度,使其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上税收问题,特别是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政府亟需制定一套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
  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以昆明市为例,研究自然人诚信纳税管理机制问题。通过查找梳理文献资料,比
【摘要】党中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学德育大纲》是党和国家对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开展中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据。笔者从统一思想谋实效、强抓队伍求实效、彰显方法见实效、遵守原则保实效、明确目标重实效、分层落实出实效、多元途径增实效、系列活动渗实效等八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泸水一中德育实施的实效性。  【关键词】泸水一中 德育 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