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感阅读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应的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高中作为人生中重要阶段,在人生历程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文化水平,更需要情感丰富的人才,而高中本土作品阅读能够满足并为其创造条件。在当前教育模式下,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情感,尤其是在阅读本土作品时,能够有效提升自身优越感,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完善自身人格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针对同感阅读——高中语文本土作品阅读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的平台,使其在交流过程中拓展自身思维,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为教学效率提供保障。
  【关键词】同感阅读 高中语文 本土作品阅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94-02
  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人文主义情怀与科学主义的融合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同时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促使教学方式的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本土作品阅读使得学生不再是简单学习书本上知识,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条件,换一种方式来说,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本土阅读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以心灵上情感共鸣为前提条件,以情感交流为主要方式,是当前学校教育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又一次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绪以及信念,帮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纠正以往教学者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学生标准这一错误的看法。从本质内容上来说,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了其会影响整体效用的发挥。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本土作品阅读其初衷和目的是培养情、智全面发展的人才,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发生,为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有效结合起来创造条件,为教学者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分析同感阅读——高中语文本土作品阅读的涵义
  同感阅读法的另一种代称是共鸣阅读法,这里所泛指的不是以往教学者通过讲解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较为深刻的理解作品,但是在过一段时间内,就全然忘记。这里指的同感阅读法是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直接与作品本身进行沟通,使得学生思想在与作品本身内涵沟通的过程中擦出火花,而教学者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学生成为了阅读主体。高中语文本土作品阅读也是如此,其初衷和目的都不是让学生以客体的心理去分析作品,并不是纯粹的寻求某个答案,而是站在一个鉴赏者的角度以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心态去阅读作品,在结合文章时代背景和文章意蕴的基础上形成感情共鸣。它的切入点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去领悟作品,且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学习中,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教学者在组织学生阅读获鲁迅文学奖的《没有语言的生活》这部中篇小说时,其讲述的是“不正常人”的故事,父亲是个瞎子,儿子是个聋子,媳妇是个哑巴,也正是这个家庭之间构成了一个不正常的故事,残酷的现实没有压倒他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者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本土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外知识,也能够增强其对本土文化的优越感,同时也透露出作品人物在如此艰巨情况下,还能保持乐观、积极,无形之中也能够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给予其积极向上的力量。而教学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作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举出与此相关的例子,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到情境里面,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尽管教学者在平时也会运用同感阅读法,但是只是简单的向学生进行讲解或者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文章,某种意义上来说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效用却不太明显。
  二、高中语文阅读本土作品占据的优势
  1.为适应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从高中语文教材的几次修改中也不难看出,都十分重视作品的整体意义及人文内涵的深刻性。文学作品与网络小说、言情小说等有本质差别,文学作品注重表现三个方面:抓其神、悟其情、明其理,显然这也是同感阅读的核心,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注重独立阅读、注重审美体验、能够领略作品内涵。高中语文阅读本土作品能够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脱离教材束缚的感觉,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学作品中,无形之中也就突显了整体感受和理解的必要性。
  2.高中语文本土作品阅读能够克服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的恐惧心理,帮助其获得阅读成功的体验
  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处于养成阶段,生活经验相对欠缺,因此本土作品能够根本性解决这一问题,在阅读作品能够帮助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更好的服务于阅读。用开放思维思考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得到相应提升,在情感共鸣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例如:在阅读《刘三姐》这部作品时,倘若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能够切身感受到刘三姐对于彩调剧的热爱,并见证其艰辛历程。教学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为自己心中的理想院校奋斗,给予学生前进的力量。
  三、提升高中学生语文本土作品阅读效率的策略
  1.角色同感
  在阅读优秀本土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及时融入到作品情境中,文学作品内涵的效用就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例如:在阅读《幸福时光》这部作品时,学生在了解这部文学作品时就能够发现作品中讲述的就是身边实际,但是作者却用另外一种视角讲述出来,而教学者也应当有效利用这一点,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全面思考问题。再者,这部《幸福时光》被著名导演陈凯歌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在学生以及诸多读者面前,教学者可以适当运用放电影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巨大魅力,从而服务于学生各方面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文学形象,有时候文学形象并非是表面上所呈现出来的,而是具有多向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学生深层次了解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留心观察生活实际,最终与作品形象同呼吸、共命运。
  2.利用多种方式辅助学生阅读本土作品,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本土作品,既是再现情境的表现,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现有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利用多种方式辅助学生阅读作品,如:本土作品应该就具有本土特色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学者对学生实际情况有较为全面的理解,事先可以搜集与作品相关的信息,图片,最大可能将作品中体现情境展现出来,以此提升学生阅读本土作品的积极性。再者,教学者不定期组织学生展开本土作品交流活动,交流彼此心得和阅读感受,在增进学生感情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不足,并予以改正,间接促进了学生发展。
  同感阅读——高中语文本土作品阅读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是一项伟大尝试,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实现了文化继承,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创造条件,为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云耀.学案制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09)
  [2]崔益林.学案导学,究竟能够走多远[J].基础教育研究. 2012(14)
  [3]王家伦,张长霖.语文学案: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怪胎[J].中学语文教学.2012(06)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至今,已经过四年多的《科学》学科学习,进行了很多的科学探究活动,尤其经过七年级上册《科学》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知道实验中通常要采用对照的方法进行探究取证,初步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清楚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等。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中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正好能把前面所学的实验探究方法进行运用与深化,在此次探究
期刊
【摘要】地理教学效果不好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一个瓶颈,是老师们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改善地理教学的现状。作者就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善。  【关键词】兴趣 教学手段 角色的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8-01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会变成一种
期刊
【摘要】游戏活动是幼儿通过扮演区角,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游戏活动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游戏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游戏家,我们应样幼儿慢慢的理解他们的世界  【关键词】游戏活动 材料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6-02  《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先进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作为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在生活实践中获取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拟从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有效开展
期刊
【摘要】在当前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诱发学生参与教学、促进教学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深受教师的青睐,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课堂提问为问而问,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无视学生思考而问的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了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策略:(一)依托文本,设计高效问题;(二)关注学情,把握问题梯度;(三)注重方式,提高问题的效度;(四)优化理答,发挥评价的功能,以期构建高
期刊
【摘要】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使学生有效的接受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与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研究密不可分,充分发挥教学与教学研究的互馈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然。  【关键词】教育研究 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5-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一些乐趣,
期刊
【摘要】“激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鼓舞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乐于进取。但是,无原则的激励评价,并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帽子”不可以随意“戴”,廉价的表扬是无效的,激励性评价最好不要带功利性,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奖励学生最好的办法还应是真诚的评价语。教师只有对课改的理念不断深入学习、理解和再认识,才能在评价中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口。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期刊
近年来,基于贻贝仿生的表/界面改性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期本课题组开发了单宁酸(TA)-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涂层(TA-APTES涂层),该涂层具有类似聚多巴胺(PDA)的优异粘附性,同时具有PDA所不具备的丰富的微纳结构,有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功能材料。此外,TA和APTES价格低廉,有利于工业应用。在上述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TA-APTES涂层的二次反应活性、稳定性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扩展性应用。
  涂层的二次反应活性对涂层的扩展性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首
【摘要】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依据教学设施现状,从优化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拓展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完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针对当下作文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笔者认为与其到茫茫文海中苦苦摸索,不如拿起手边的教科书,里面有大千世界繁花蔓草自由生长,值得我们细细体验不断积累,并通过指导学生从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仿写,从而达到作文的有效训练乃至创新。  【关键词】课内阅读 体验 积累 创新 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