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作文创新思维训练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要求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对学生作文写作方面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应该从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开展作文教学、加强对学生作文创新思维训练。主要策略包括加强辩证思维能力训练、落实发散性思维训练,辩证思维包括矛盾观点、联系与发展观点,发展性思维则是根据具体事实和经验进行思维发散,包括读写结合、课堂小组探讨、命题作文写作等。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学生认识能力和生活经验,结合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与写作要求,运用多样化策略落实思维训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作文;思维训练;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
  写作是一种根据文化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方式,写作能力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能力,它与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相关,写出一篇好文章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储备、较强的创新思维,所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很少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只是按照既定的作文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写作,无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写作情感、无法激起学生写作想象力,因此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学。
  一、 加强辩证思维能力训练
  辩证思维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括用矛盾的观点去观察、认识和理解世界,应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辩证思维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写作。
  (一)运用矛盾观点进行辩证思维训练
  《道德经》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中讲“世界万事万物是对立统一的,具有对立性和同一性特征”;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可以窥见矛盾的观点,不论是大与小、高与矮、胖与瘦、富裕和贫穷、发达与落后等都是对立统一的,都遵循矛盾的观点。在初中作文中有很多材料作文,教师可以根据材料内容运用矛盾观点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写作。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秋天该是怎样的颜色呢?黄豆说秋天是黄色的,我就是秋天染黄的;枫林说秋天是红色的,我就是秋天吹红的;棉花说秋天是白色的,你看我笑开的颜色就是白色的;松树和冬青说秋天和其他季节一样都是绿色的,因为我一年四季的颜色没有什么变化;此时秋天不屑地说,我应该是五彩斑斓的,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该多枯燥的,也就不是收获的季节了!作文要求是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作文。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解析:前面各种植物根据自己在秋天的颜色表达见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颜色之间是对立关系,而秋天说自己是五彩斑斓的,那么就表现出同一性,所以这则材料的中心思想是世界或者集体是由不同的国家、民族和个人组成的,彼此之间应该尊重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和个性,在多元化的世界和多样化中共同发展,因此在写作中应该从这一方面进行写作,在讲解之后教师还可以列举其他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为更好写作打好基础。
  (二)运用联系观点进行辩证思维训练
  联系的观點是事物内部与外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力,世界是在普遍联系中,这要求写作中应该全方面看待问题,找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关于这一点在古人的诗词中就有所体现,比如北宋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表述,既体现了庐山的风景绮丽,又表达出世界万物的千姿百态,应该从多角度、冷静客观的深入观察与分析,避免被局部问题迷惑。
  在初中作文题目中,最为常见的是关于“开卷有益”的相关命题,很多学生在写作中被限定在了“益”上,主要说明读书的重要作用,而无法运用辩证的思维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市场上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行分辨,而对于互联网阅读也应该运用联系的观点区别看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开卷有益”。
  (三)运用发展观点进行辩证思维训练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发展中的,人类社会和科技都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是一种从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比如荀子的《劝学篇》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论述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引入发展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语文《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利用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运用发展思维写一篇作文。
  二、 落实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某个中心点作为思维的起点,沿着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又被称作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与作文写作结合,主要包括读写结合、课堂小组探讨、命题作文写作等方面。
  例如,在读写结合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仿写、补写、续写、扩写、写读后感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更好落实创新思维训练。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八年级教材中的《蝉》《梦回繁华》等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积极发挥想象力,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再进行课堂展示,最后让学生根据探讨结果进行写作,对于写作主题,教师可以出示命题作文,比如《昆虫的世界》《北宋汴梁的平民生活》等,让学生具体展开写作。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初中作文创新思维训练,教师应该结合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相关理念,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目标,运用矛盾观点、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等进行辩证思维能力训练,并落实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而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基础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黎文艳.打开思维之门:谈作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87.
  [2]庞冬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探讨[J].新课程,2019(4).
  [3]吴卓.初中作文创新思维培养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2016(19):94-95.
  作者简介:
  孙叙梅,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俩字的内涵,无论是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理解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都离不开根本要素“语言”。因此,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可以说是语言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  作为根本学科的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动态性和终身性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诚然,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基础,也是支点和载体,其实,它就是语感能
摘要:“轻负高质,打造有效课堂”一直是学校所倡导,是我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作为美术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本人认为:课堂的“轻负高质”基于课前的精心准备,决定于课堂的有效策略,辅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延伸于课后的有效反思。  关键词:轻负高质;有效课堂教学;美术教学  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的内涵日益丰富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课堂气氛活跃
摘要:单元复习教学能够及时巩固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强化初中生的英语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英语是国际上的重要交流语言之一,教师需要认识到英语水平提升对高中学生的重要意义,科学的使用新型教学法,促进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正处于中考的压力之下,对学生展开单元复习教学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脉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本文立足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角度,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因此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必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
摘 要: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有效拓展,本文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对于思政课实际教学实践相关内容展开进一步探究,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关于模块化教学的一些应用措施,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高职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运用探析  模块化教学是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正在探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实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民用四表”民生计量的现状,概述当前民用电表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然后从与社会大众对计量的新需求难以适应、与国际通行做法有效衔接不相适应两个方面分析计量单位的量子化变革对民生计量的影响,并探讨量子化变革视角下“民用四表”民生计量存在的法律困境,包括难以适应量子变革下的新需要,缺少测量结果的规范,未确立有效的计量监督机制,量传方式较为单一,对内国外管理制度和方式上的规定不一致,最后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之中的重点学科,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有一部分老师开始以有效理论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来调整后期的教育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欲望,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掌握数学这门学科学习的技巧和要求。本文以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有效理答的要求,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有效理答;低年级数学;
摘要:社会迅速发展,社会需要的是有合作意识的全能性人才。培养合作意识,应该从学生时代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合作学习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合作教学的质量也备受关注。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看法的交流与见解的沟通,实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活跃英
摘要: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 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指导下,“1 X证书制度”被提出并展开试点实施。文章以“1 X证书制度”试点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制度下对中职院校学生培养的要求,并从通过对中职院校提高师资力量、平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对“1 X证书制度”试点中职院校的工作开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1 X证书制度”;中职教育;
摘 要:本文以“阳明文化进校园”为例,倡导地方文化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阐述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策略,用“三动教学策略”实施地方文化课教学,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方文化课;三动教学;综合实践;核心素养  笔者发现,地方课程在许多学校的实施过程中并不合理,多数教师所开展的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校本教材。为此,以“阳明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