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爱的主旋律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掌声》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饱蘸爱心的笔墨诠释了“爱”的含义。教师可以“爱”为主线,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爱全体学生;指导朗读,读出爱意,深切理解“掌声”;指导书写,自批自改,确立主体地位。
  [关键词]凸显主体 朗读感悟 品词析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74
  《掌声》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饱蘸爱心的笔墨,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全文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全文围绕一个“爱”字来写,通过文中故事教育学生,应如何正确地爱自己,爱别人。那么,如何抓住这一中心唱响爱的旋律呢?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上了这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爱是吹绿课堂的春风
  上课伊始,管老师以“掌声”导入课题,调节了课堂紧张的气氛。接着,管老师请学生欣赏歌曲《爱的奉献》,用音乐渲染了课堂气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扣住课文的魂——爱。
  反思:一个无声的“爱”字,立即把学生的心激活,它就像一股春风迅速地吹绿了整个课堂。
  二、爱是生活情感的流露
  师:爱是什么呢?爱是给爸爸妈妈端上一杯热茶,爱是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奶奶让座,爱是给盲人叔叔阿姨引路。哪些行为是爱呢?
  生:爱就是当别人走上讲台的时候给别人以掌声。
  师:是的,爱的方式很多,给别人掌声也是一种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掌声表达爱。(板书课题)
  反思:管老师在开头导入时,没有一味地以“掌声”谈“掌声”,而是由“爱”巧妙地导出掌声,不仅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学生心灵的扉门打开,课堂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温馨。
  三、爱是引路的明灯
  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爱全体学生
  管老师对部分容易读错的词语,用课件呈现出来,让学生读,读后让学生相互纠正,提高学生的辨错能力,课堂上充满人文关怀。如在让学生说出小英对待两次掌声的不同感受时,学生说出了“孤独”和“幸福”。管老師并没有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成不变地板书“自卑”和“自信”,而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接受能力,板书“孤独”和“幸福”。
  2.指导朗读,读出爱意,深切理解“掌声”
  读功厚实,是管老师这一堂课的亮点。尤其是对两次掌声,管老师在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方面指导得非常到位,学生读得很投入。通过指名读、齐读、默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小英自卑的心田终于感受到了充满自信的阳光的关照。同时,管老师还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课题叫“掌声”,那是谁给谁掌声呢?
  生:老师和同学们给小英掌声。
  师板书:掌声—老师和同学—爱小英
  师:老师和同学为什么爱小英呢?
  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用课文中原话的,有用自己的话概括理解的,还有提不同意见的……学生的思路就像大海之波澜,层层向课文的中心推进,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掌声”的含义。
  3.指导书写,自批自改,确立主体地位
  管老师通过课件呈现生词,让学生先自由练写,然后认真指导书写,并及时听写、反馈,让学生自己对照批改,自己对照订正。整个识字写字过程,管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管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
  四、爱是教师的“童化”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师生关系的融洽。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与学生和文本平等对话。所谓平等对话,就是教者在课堂上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把自己看做是学生的管理者或指导者,也不能把自己看做是文本的传授者或驾驭者,应是文本的融合者与再现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文本内容和课堂教学的需要,恰当地表现学生般的“乐相”或“苦相”,即教者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节的需要,机智灵活地模仿学生的言行,也就是教师自个儿“童化”。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彰显学生的个性。
  总之,“爱”是整篇课文的核心,也是管老师教学思路的核心。在爱的滋润与呵护下,学生就像那稚嫩的苗木,一定会越长越直,越长越高,越长越壮!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课程看成是一种既定的死的文本,应看做是有待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学习资源。教师也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一文通篇演奏着美的旋律。教学时,我本着“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情趣,有实践”的新理念,在空白处出新出彩,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得到美的体验。  一、利用课题的空白,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利用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他明确指出了作文应讲求“本色”“真实”。本着小学作文教学追求“本色”和“真实”的思想,近年来,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生态习作”的教学主张,并作了持续实验与研究。  所谓“生态习作”,即学生作文必须能够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写作的过程必须与其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高度、真实地契合,必须是“学生表达欲望的
[摘 要]基于语用课程观,阅读教学需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现象、言语形式、言语意蕴。教学环节的推进,应关注言语实践点,搭建起立体丰富的听、说、读、写、思的语言运用平台,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言语实践 语用视野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72  在语用理念日益清晰的当下,阅读教学要实现从内容理解向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这导致古诗教学一直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在促进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言语表达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古诗教学 个性解读 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72  古诗教学中有一个倾向,就是过分注重理解和体会,而忽略古诗教学的言语表达。言语
有人说:教学方案应当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仅在于教材内容本身,还更应该关注课堂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学生,关注教学环节中节外生枝的自主生成现象,为错综复杂的生成资源做“加减乘除”。  一、等一等,为看似错误的回答做“加法”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认真倾听,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摘 要]步入了高年级,学生却越来越怕发言。对此,教师要传递生命关爱,打消表达顾虑;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丰富实践,提高表达素养。只有将口语交际融入学习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 关爱 情境 实践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92  步入了高年级
真诚的欣赏能唤起学生自主作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鼓舞和激励中自主前行在习作路上,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和成功的体验,因此,我们在强调作文评价是欣赏而不是修正的同时,要有足够的智慧从各种维度来展现我们的真诚期待,如此才会让学生在每一次习作时都处在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  一、搭建舞台——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  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习作能够在老师和小伙伴面前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充分满足学生自
[摘 要]三年级学生对习作比较陌生,因而教师要从文本出发,尽可能让文本发挥例子作用。在教学中,要通过挖掘教材、品析语言、搭建平台等,实现阅读指向表达的目标,让学生能说、想说、会说,从而为下一步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 写作 生成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68  三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写话基础,但对习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向我们描写了一幅美丽而又充满情趣的儿童生活图画。细细读着,一缕流畅欢快的韵律会在心间悠悠地蕴染开来。如何将这样一篇有情、有趣的儿童诗教出韵味,教出色彩,教出特点呢?研读课文多次后,我将本课教学的“主线”确定为:声色合奏,创情境;多元识字,焕情趣;品味语言,悟意境;拓展迁移,品智趣。通过听听、看看、想想、
[摘 要]修辞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是让学生用心感悟它的好处,不强调它的技巧性表述。所以,在修辞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解读来感受喻体的表象,通过品读来体会意境,通过“比读”来理解修辞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修辞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解读 品读 比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3  许多教师在教学修辞手法时,往往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