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小學数学作为一个奠基的作用,更为重要。如今的数学课堂,大多都是按照书本知识循规蹈矩的讲,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较低,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虽不像初高中数学那么难,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段,大多是处于六到十二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不容易在长时间内集中,导致课堂一半后的时间里,教学效率更是低下,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急不容缓。教师的任务也非常的艰巨,应该探寻高效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虽然这个论断有些绝对,但是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在数学课堂上就是如此,这个态度也不只针对学生,教师对于课堂也应该有积极的态度,试想,如果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都没有良好的教学,学习态度,都敷衍了事,那又怎么会有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呢?所以积极、端正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提高数学课堂的一个方法,有时候一个人的习惯可以从侧面表现一个人的行为素质,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也要教会他们做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还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们下节课需要准备的物品,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将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好,这样可以减少课堂的时间浪费。在课堂学习时,不能打扰到其他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指生活上的,例如准备好笔,草稿本等,还包括数学思考学习的习惯。课堂上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包括:认真做笔记、对于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后及时向老师求助解决、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等等。类似这样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教师要灵活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缩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一个班级中,有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肯定就有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水平是良莠不齐的。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是一个水平,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就不一样,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对数学掌握程度差距过大的话,课堂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导致整个班级的数学水平下降。这样的现象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我们虽然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都学的一样好,但我们能减少他们之间的差距,差距过大不仅会导致班级数学总水平的下降,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虽然不强,但如果学习差距总是很大的话,会很大程度上挫伤他们的信心,对于数学也是害怕、远离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是刻不容缓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课堂课后的练习里仔细观察,发现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标注出来,在对应相应的知识点时,可以侧重那几位同学提问,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并及时去解决。也可以在班上对于这个问题和同学开展讨论,让老师知道学生们是怎么想的,共同讨论出解决方案,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也可以私下找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来说是很合适的,他们所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教师找出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长此以往这样下去,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友好。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对数学课堂有益,对于任何科目都是有益的,也会促进班级的管理,减小教师的管理压力,形成一个团结积极的班级体。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对于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做事的动力也会比较足。如何让学生对枯燥、困难的数学感兴趣呢?这就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了,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也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用对了方法。小学生的思维逻辑都不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贴近现实生活,围绕生活中的事情来串联知识点,让学生们感到有趣好奇,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知识融入问题中,促进数学学习,例如,我们可以提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小明今年两岁,他的姐姐年龄是他的两倍,那么,四十年后,小明的姐姐多少岁呢?”这是一个具有迷惑性的问题,肯定会有学生脱口而出,小明的姐姐八十四岁,其实认真看题目,答案一眼而出。这时学生们肯定会感到有趣,乘热打铁,老师们就可以提出与此相关的数学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可以把问题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把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这样的记忆远比死记硬背强得多。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相对来说,小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老师们就可以合理利用此因素通过合理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增加。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一些数学小游戏,比如,两两之间进行游戏,游戏是内容是,每个人报数连续报数,可以说一个数或者是两个数,谁先说到30者胜,如果仔细一想,这个游戏是有窍门的,如果想要抢到30,那么就必须要抢到27,抢到27,不管对方说28,或29,获胜者都是你,类似这样的游戏有很多,教师可以选择比较有思维性的题目,因为这类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学好数学,是提高学生自身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们应该根据各种途径,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开展与此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认真配合,以此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通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研究,我收获颇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把握语言,打牢基础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也更加趋向于社会对现阶段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我国教育历史悠久,历经岁月的长河,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就,并且在教育历程中,总结出了很多教育经验,并且,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中依然沿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在切实的教育中会发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学科,然而当代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语文的母语性,片面重视分数,减弱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对朗读的要求,忽视了语文的情与意的表达。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是一个学生启蒙和求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思维的重要阶段。而语文在小学的课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对学生未来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摘 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摘 要:本文从形成性评价产生的背景、定义、实施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在英语教学的全面落实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英语教学;有效应用  一、形成性评价产生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从量变达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根据学习程度变化及时做出判断与评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学评价。评价是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