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物理习题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现目前习题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本文从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入手阐述了如何上好高中物理习题课。
  【关键词】习题课;物理;问题
  物理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它可以让学生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基础知识;沟通所学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常见错误,点拨纠错,让学生少走弯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何上好一堂习题课却并非易事,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当前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言堂”式是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习题课主题仍然是学生”,把课堂变成了教师讲题课或是学生做题课,一堂课下来,教师精疲力竭,学生头晕眼花。另外有的教师倒是注意到了主体的参与。但是教学中教师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学生不能深入思维,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有效参与较少,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习题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現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物理习题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3.“顺次讲解,缺少对易错点的针对性”。现在习题讲解时,教师按题目序号依次讲解,不分主次轻重,因为没有习题讲评的针对性,就没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讲后如过眼烟云,印象不深,同类型的题一错再错。
  4.就题论题,直接讲解,不讲求思维的发散性。教师只注重正确的解题方法或只分析答案的正确性质。忽略了引导学生得答案的思维过程,缺乏基础知识或思维方法的拓展,归纳与延伸,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5.只“纠错”而不“究错”。教师只讲解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从师生双方面挖掘产生错误的原因,对学情了解不够,薄弱环节不能深入讲解,缺乏针对性。
  6.教师对自身的反思不足。有效的习题课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强化。基础知识扣基本技能,达到牢固掌握概念,深刻理解规律的目的,同时通过习题课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分析学情,查漏补缺,得以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程。
  二、如何上好物理习题课
  1.教会学生如何听习题课。习题课的一个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但前提是我们要清楚问题在哪里,这就需要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清晰的提出本堂课要解决的问题;(2)明确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3)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心中有了这三个“问题”,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清楚该听什么,要记什么。
  2.讲方法,促实效。例如在复习力的平衡问题时,可以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有效促进了课堂的实效性。
  3.分类别,提效率。由于课堂时间与课堂容量有限,那么就要求老师在习题的设计上要突出科学性、典型性、层次性和延伸性。例如哪个题同出一策,就应捆绑在一起,由点成面。另外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归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作业量,当场核对答案,当场评讲,马上纠错,立竿见影。
  4.督促学生做好“回头望”的工作。督促学生相隔一到两天之后再回头温习自己做错的题目,培养学生不仅有纠错的习惯,更要有深入挖掘错误原因的能力。
  5.激发学生兴趣,将习题课上“活”。很多人认为习题课就是评讲习题、学生练习和纠错的过程,很平淡,其实不然,我们也可以将习题课中引入演示实验,将习题课上“活”,让习题可更接“地气”。例如:静摩擦方向的判断是一个易错点,笔者上课时就亲身给学生演示了人走路时静摩擦的方向,并演示了人走路时若踩到香蕉皮为何易摔倒的过程。另外笔者认为学生要喜欢这门课,首先是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的,包括老师上课的语言谈吐、上课的风格、与学生关系等等,以实现参透情感的培养。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维度的。
  三、总结
  总之,要想上好高中物理习题课,不仅要求教师充分备课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去思索,因地制宜,从多角度、多维度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生.上好习题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安庆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2月第2卷第1期
  [2]李志成.“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初探.物理教师,2011年第6期第32卷
  [3]项伟.物理习题课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教法研究,2009年0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一门学科,从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今后数学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状况,就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期能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倡导的一种学习的方式,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
【摘 要】增强地理教学技巧对提升教学质量非常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充分预习,将教学媒体作用发挥出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活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更加生动和素质化的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技巧;分析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学效率上做文章,掌握教学中的技巧方法,花费更少的时间、精力获得更大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善于指导学
【摘 要】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關键内容,也是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的重要方式。本文探究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以及生物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策略  前言  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强调的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内容,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初中生物这门学科的发展是离不开实验的,通过应
【摘 要】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培养任务。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学生反思能力为重点,探究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反思能力;培养路径  反思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其本质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的自我认识以及明确自己和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思想活动意识,
【摘 要】小学课堂练习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小学教学设计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将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进行探索,以期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
【摘 要】在初中思想政治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会帮助学生系统化知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把知识都联系起来,方便了学生去组织信息,加强记忆,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把零散的知识点组织起来,找到他们的内在联系,丰富学生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思维导图;用途;方法  思维导图突出了关键词,方便了记忆,节省了时间,并且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大脑形成了有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呈扩大趋势,当前必须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实现五大转变,即我国从“创汇”向内外币均衡转变,从追求贸易顺差向追求进出口基本均衡转变,从重数量轻质
【摘 要】传统文化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资源,传统文化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应坚持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整体普及与个体提高、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采取精选适宜的传统文化资源进入体育课程、重点考虑在学校培养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人和师资队伍、联合学校、社会、民间等多方力量等措施,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课程化创新。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