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当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为此,《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初中数学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数学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在目前的农村中学中,这类学生所占比例更大。如何转化这些数学学困生是摆在我们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由于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数学的学困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的智力绝大部分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他们之所以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小学基础差,进入初中后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思想分散,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作业不做等,成绩跟不上,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消极心理,进而丧失了数学学习动力的结果。如果不加强对这部分学困生的教育,势必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以致影响整个教育总体成绩。大量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如果教师、学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厌倦校园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积极探寻初中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辅导策略,从而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在数学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自身因素。如智商低,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能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其二是客观因素。父母外出打工,监控不到位,爷爷和奶奶无能为力。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任其所以,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没有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缺乏上进心。有的学生受到环境的不良影响或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和家长缺乏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在经历多次失败或挫折后,逐步丧失信心而成为学困生。再者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绝对统一而造成的。学困生是教育体系的产物,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有先有后,每个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兴趣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当然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别,可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学困生自然会产生,学困生问题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数学学困生是学困生中的最大的一个群体,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数学教育研究中的非常棘手的课题。为此,一线教师、学者对数学学困生有非常多的探索,但由于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不同,解决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根据数学学困生的现状,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采取一系列转化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难的困境。
  我们教师应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学困现象,分析产生学困现象的因素,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用爱心和耐心来做好思想鼓动工作。
  一、与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关心和爱护学困生,这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爱护学困生是打开他们的心扉的金钥匙。学困生需要温暖,更需要信任和关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无药可治的病人,任何一个学困生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火把: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二、用爱心与学困生情感交流
  有个故事可以启发我们: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进入心灵的频道是人际沟通的金钥匙。
  平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疏导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只要他们哪怕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使其树立自信心与上进心。
  三、提高课堂艺术,激发兴趣
  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习能动性培养起来,建立起主动性,效率自然得以提高,学困生由于心理上害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尽量将以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就会慢慢的养成。时间长了,学困生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消除了畏惧心理,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四、帮助学困生制定计划和目标
  学困生有了学习兴趣,老师应帮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由于他们基础较差,课后还应及时的督促,鼓励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学困生主要是没有奋斗目标,才对学习产生厌倦,在对每位学困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和长期性学习目标,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一点点成功,老师应给予肯定,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增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想较快进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多利用家访和电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他们的情况,向家长提出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在家学习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和家长能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六、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学困生提高
  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促进,既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养成学困生的良好的心态。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坚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的转化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气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相信: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只要教师施以爱心,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的帮助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转化一定有收获,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视学生的情况变化而改变策略,及时调整,一切以学生的变化提高为着眼点。
  只有老师带着一颗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转变观念,锐意进行改革,认真总结经验,绝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针对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循序渐进,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蜚蠊)研末保留灌肠对湿热瘀阻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课题将满足纳入标准的68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二组,每组34例。治疗组予美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省128节高中数学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多种教学行为进行了综合分析,来探寻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通过研究,发现课堂教学中对话特征较为显著,但是出现了高频率和浅层次的特征,以学生引领和发展的教学行为特征尚不明显。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术分析;专业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教学行为问题一直以来通过经验的形式在教学研究中存在。过去的研究往往将其与
摘要:本文从分析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着手,提出小学体育游戏设计应以玩耍、基础动作为主,贯彻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使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合理地运用,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达到教育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教学  随着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课堂结构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体育课中的教学,不再单纯地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教材服
古人云:学则带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就是学生现有认知和所学知识的矛盾。这种疑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优化问题设计,抓住“疑点”设问,抓住“力点”设问,抓住“盲点”设问,逮住“模糊点”设问,抓“障碍处”设问。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
摘要:《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细节69例》这本书用实际案例结合观察分析的直观形式,生动地向读者们展示了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一日生活细节,以及教师组织幼儿各类活动、环节的种种细节。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学习、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案例分析;观察;思考  美工区一直都是小朋友们很喜欢的区域,能在美工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也是我们教师最想看到的。因此在美工区我们提供了多样丰富的操作材料,包括书
发展赶上了三次工业革命  1847年,31岁的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电报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西门子公司。西门子的电报网也伴随着铁路网的扩张,开始在欧亚大陆上慢慢生长。  但第一场重大危机很快就来了。由于技术不过关,电报的传输频频遇到干扰、甚至是中断,暴怒的普鲁士政府决定抛弃西门子。  失去了最大的客户,维尔纳·冯·西门子决定转而进军电气领域。这一决定帮助西门子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