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地且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的最佳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而且还应更加注重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以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办法,抛砖引玉。
  一、注重语文文本的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语文教学的千年古训,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且迅速地把握文本中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增强自学能力,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想把好“阅读”这一关,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拿到语文教科书之后,首先,阅读教科书的目录和说明。宏观上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和进行流程,在自己的脑海中,简单建立一个语文学习的框架。其次,阅读每一个单元的文本。对于单元文本的阅读,需要分为浏览(整体浏览,观察,本文包含哪些内容、栏目、图片等)、详读(详细阅读,概括文本中的主要内容、知识点等)、精读(精细阅读,理解文本中的字句,注释、图片等)。最后,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可以摘抄文本中精美语句、名言佳句等,可以列出阅读提纲,总结概括主要内容,也可以撰写读后感,将自己的阅读想法写下来,或是对于文本中人物的评价,或是对于文章记录方式的分析等等。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不仅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掌握教学重点,提高自学能力,而且还能大量节约课堂上的教学时间,让教师有时间自主拓展一些其他的课堂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
  二、注重课堂笔记的质量,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良好的记笔记的方法和笔记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语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阅读、思考和写作相互结合的过程,既要读、想,又要写,只有口、脑、手并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的教学效率。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能力,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以及课下的学习质量。很多学生误以为学生记笔记就是要把教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抄写”在自己的课本上,课下再依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这样的认识,大错特错。
  要想把好“笔记”这一关,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记笔记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减轻课堂学习负担的有效办法。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简单列出课文的提纲;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一方面,注重记教师的板书。一般教师的板书都是经过精心思考和设计的,对于文章的内容、结构、重点能够一目了然,建议并指导学生选择记笔记的方式,加深记忆。另一方面,注重进行课本笔记。文本教学中,在段落划分、字词解释等內容的讲解时,建议并指导学生选择在课本上做记号的方式,课后,再进行两种笔记的统一梳理。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教师的点拨,完善了笔记,加深了理解,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预习习惯,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三、注重科目之间的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和领域
  学生的知识是依靠各个感官来获得的,课堂上,若教师一味地沿用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势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即便是拥有丰富情节和色彩的语文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耳闻目睹、口诵心惟、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巧妙地做好“贯通”这一步,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结合其他学科,从多个层次和角度来分析文本。如,语文教学与美术视图结合的教学,在语文文本教学中,很多人物形象的行为、心理、表情以及风景的描写等等,很难简单依靠教师一两句抽象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时,美术图画,便能超越文字局限,直观地进行文意的表达,这比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万句抽象的讲解都要管用。
  四、注重联系生活和语文,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将语文引向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并用语文的眼光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扮生活,学以致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想要理解并读懂,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让学生通过文本文字,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
  要想做好“联系生活”这一步,笔者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出发,设置生活化的情景,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并认识生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还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编辑 郑 淼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不断地发展壮大,电教手段也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尤其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从巧妙应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有效融合电教手段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两个方面简要谈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电教手段  一、巧妙应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摘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树立大语文观,关注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提高,实施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师生共同和文本之间的对话等。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分组合作;导学案  语文是人们用于交流的工具,是传承和记载历史及社会文明的载体,因此说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  一
《找骆驼》一课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内容浅显,易于理解。由于是组内教研,我准备得相当充分。认真阅读了参考书、上网查阅了资料、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预习,自己的教案也是改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敲定的时候觉得比较满意。  课堂上,从导入到检查预习,一切都在我的引导下顺利进行,孩子们积极配合,踊跃答疑。当我们按照阅读提示解决前两个问题(即:(1)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请用“——
摘 要:生字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十分重视生字部分的教学,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开展一些活动,或充分运用情景教学,结合图片、影片等多种现代化教学形式,来及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学生实际;兴趣;情景教学  生字的学习是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语
英语听力是听懂以英语为媒介所进行的口头交际活动的能力。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条件。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英语教学尤其强调交流,听力就显得越发重要。但听力教学却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尤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如何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下面我就听力
摘 要: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应该从数字的符号、内涵、外延、规则几个维度进行数学化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前概念有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外延的认识错误,规则未能建立三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提
爱心、关爱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幼儿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像生命中的一
摘 要:不同的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显然是不同的,有的具体,有的抽象,但是,概括地说是有一个能让人具体感知的“样子”,那就是有梦想、有爱心和有能力,即有自己的人生梦想、精神追求,是学生心目中温柔的天使,而且具有尽职尽责的能力。  关键词:梦想;爱心;能力  对于“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好老师热情、耐心、公正、不偏心、虚心、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学识渊博、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而且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解题者对题目进行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魅力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