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齐努力 习惯巧养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正处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期,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乐于学习数学。但是在平时不难发现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习惯上存在不少问题,以“三方互动卡”的研究为载体,探索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通过“三方互动卡”整合学生、教师、家长的多方力量,共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低段;三方互动卡;学习习惯
  “三方互动卡”的运用在培养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一、虚实互补,相得益彰
  “三方互动卡”的运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通过纸质的和电子的相结合,现场交流和网络平台相结合来运用实施的。每种运用方式都有其优势与不足,要根据不同的习惯培养内容和实际而定,以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实现三赢的平台。
  1.书面交流,实而不华
  做为最常用的运用策略,教师将学生在校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情况主要以文字的形式通过书面的形式和家长、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书面交流,让家长、教师和学生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看到同一张卡,打破局限,简单有效。
  2.现场展示,有的放矢
  经过一个阶段后在家长会、班级博客、QQ群上展示有价值的“三方互动卡”,供大家学习交流。在一下的家长会上,向全体家长展示小吴妈妈关于数学书写习惯的几点建议,更让她当面和家长分享在家培养书写习惯的经验。其目的是想达到以下几点:(1)让家长明白任何一种习惯在数学学习上都重要。(2)调动家长参与“三方互动卡”的反馈和在家进行习惯教育的积极性。(3)让更多家长掌握教育方法,有的放矢。(4)带动全班形成良好氛围,一起致力于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共同进步。让家长在“三方互动卡”中现身说法,为全班家长创设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大大提高指导家长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3.网络延续,即时互动
  “三方互动卡”除了纸质的现场的交流外,还延伸到利用网络的载体。它为“三方互动卡”带来了新的互动方式与发展空间。网络载体使“三方互动卡”的内容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同时家校双方、家家之间可以产生即时互动,更加便捷、有效。例如,有次在班级博客上发布了有关在家要注意的一些数学学习习惯的内容后,马上热闹起来,在之后留言回复,还延续到班级群中讨论,气氛活跃,思想碰撞,互动性强。
  二、固定周期,巩固强化
  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强化的。“三方互动卡”也是如此。这样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有正确的习惯意识,明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也督促教师和家长认真留意孩子的表现,真实评价和反馈,这样才有效。
  1.遵循定期,固定发“卡”
  所谓“定期”,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特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将某些日子或某一天固定为“发卡日”。无特殊情况,笔者将周五作为固定的“发卡日”,这样有利于家长利用周末空余的时间好好阅读,读懂教师的用意和用心,并和学生充分交流等,一起分析,共同进步。
  2.依据重点,周期发“卡”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其年龄特点,每个学期初先计划好这个学期重点培养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内容。一般一个学期有5个重点训练的习惯,同时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每一个习惯会出2~3期,推出不同的板块。而根据教育重点,一般2周一期,真实地根据孩子这段时间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情况而设计“三方互动卡”。(如下表)
  表3就是一上制定的“三方互动卡”的每周的重点内容,这样老师才会在某段时间特别关注学生的某个习惯,使每次的互动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
  三、因时制卡,及时指导
  1.结合教材,因材制卡
  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材的整体更是螺旋上升、环环相扣,而数学学习习惯更是隐藏在每一次的数学学习中,隐藏在数学教材的学习中。数字的书写、数数的方法、加减法的计算顺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都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外在表现。
  【案例1】结合“解决问题”教学而设计的“三方互动卡”
  你会解决问题吗?
  小朋友们,这个星期我们第一次学会了用加、减法去解决问题。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其实书本已经教了我们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解决问题三部曲:
  (1)图里有什么(读题):要自己学会看图,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这幅图所表示的意思:举例:左边有( )右边有( ),合起来一共有( )
  (2)怎样解答(做题):想一想求的是总数还是部分数,再列算式。
  (3)解答正确吗?(检查):把答案带进去看看对不对。
  小朋友,试着这样有序地去思考哦,这可是很重要的!
  案例1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会觉得有点困难,家长也可能只是追求题目对错而已。而把这个内容放进“好习惯我来学”的栏目中,结合教材,适时点拨,让家长了解怎样去指导学生,更提高了学生读题、说题的能力,“一箭双雕”。
  2.结合实际,按需指导
  就是指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三方互动卡”。例如,在发现学生最近的数学学习进步很大或者下降时,可以个别交流,也可以全班反馈;或在某次单元练习后,学生在成绩或题目中反映出数学学习习惯的问题之后。不定期的“三方互动卡”更灵活性,在时间上更弹性,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卡,及时指导,提高效益。
  【案例2】发现孩子退步较大后的“三方互动卡”
  教师评语:
  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都在进步,从书写、作业上都能体现,一页课堂作业本坐下来只有7、8个孩子全对。在平时还发现部分孩子少抄、漏抄数学作业(几乎每天都有),作业近两个星期每次都没有交齐,次次都有5、6个孩子没带甚至更多。有些孩子抄了作业第二天带来却是没做的…希望家长能给予关注和重视:好习惯往往比成绩更重要。
  案例2是在一下的某次单元练习后,发现孩子们的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孩子们最近的学习状态和习惯都在退步,所以我及时地下发了一张“三方互动卡”。家长在获取我传达的信息后,纷纷表示同意和关注,有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和成绩的提升。
  一张“三方互动卡”,架起家校育人、培养数学学习习惯的桥梁和纽带。就让我们做一个细心的数学教师,用智慧和真诚精心设计,為学生和家长服务,实现真正的三方互动,将三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玲.家校合力共育学生良好习惯[J].江苏:教育方略,2009.
  [2]沈怡.基于网络沟通工具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誗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在讲解后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是非常高效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除了学生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课之外,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更大的提高。  一、学生倾听,加深语文学习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且心智不太成熟,所以,上课学习时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特别是
摘 要: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老师给小学生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学会说话写话,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探讨了依托课本开发资源,促进小学生说话写话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兴趣;阅读  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而对于作文来说写话又是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写话训练。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老师教学的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孝敬父母。近年来,乳山市大孤山初中积极推进“正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建设正德环境  合格的硬件是建设正德教育的基础。大孤山初中在校门两侧立柱上方书写着办学目标“扬正德文化、育品正学子”,大门右侧镶嵌着校标及各种荣誉牌匾;实验楼与综合楼靠近中心路的墙上张贴着校训:“字端品
听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实学校工作中,部分学校虽然经常开展听评课活动,但是却只重听不重评,听评课活动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形式上,没有深入地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剖析。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听评课活动对教师教学研究的作用,必须重视评课。下面就评课这一话题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评课是业务上的平等
摘 要:现在小学生的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越来越注重全面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任务不容小视,并且所有课程都是从第一课时开展的,所以教师应该知道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优化政策,还有怎样才能上好第一课时呢?第一课时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基础的第一步;阅读是一个人基本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并
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十分严峻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抓好两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  (一)采取新颖的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  1.歌曲导入  例如:在教授“Amy likes Barbie doll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先引入歌曲We like toys.将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方法:字理识字教学法。  内容分析:本文是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讲述的是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的故事。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  教学设备:彩色粉笔,简笔画。  教学设想:本课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析汉字字理部分,主要运用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科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其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教师以学科教学内容为主,教学目的仅仅围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中缺乏德育的渗透,这严重影响学生德育的发展,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
摘 要:微课具有简短、直观生动、自由灵活的特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小学英语复习课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例,分析基于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微课设计及应用,对提升小学英语复习课效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复习课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活动,它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应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形象地阐述某个知识点。它的用时短、重点突出、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精细讲解或练习、方式灵活,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摘 要:追根溯源是一种刨根究底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探索知识的精神。每一次质疑问难,每一回激趣讨论,每一种研学深挖,如果能追寻本质的问题进行探索,寻求到学习内容的深刻含义和内在联系,那么学生必定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还能拥有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学;根问题;分数  在长期的小数数学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对于“数”这个大家族中的“分数”心中没底,知识处于混沌之中,久而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