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培育人才的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隐患尚存,令人堪忧。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制约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影响中国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51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0046-02
  
  教师是一种职业,教育是一种事业。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培育人才的工程中曾经发挥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隐患尚存,令人堪忧。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1.世界观的扭曲,造成了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双重人格。
  常言说:“多才缺德的教师,比无才有德的教师”更可怕,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缺少科学世界观的引领,还缺乏师德内涵。表现为工作上淡化“育人”的重要性,漠视 “三维目标”的落实,唯教书而教书;思想上不求进步,既无理想信念,也无精神追求;师德建设上善做面子工程,往往是对照上级的文件要求,制定一个方案,写上一点会议记录,抄上一篇心得体会,整上几个像样的档案而已,不能体现学校特点和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虽然年年搞师德师风建设,但收效甚微;行为上垂范作用缺失,不再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课上空谈理想,课后做与教师形象不相称之事。不经意间,自己已成了双重人格的人,培养出的自然也只能是双重人格的人了。由此可见,教师缺乏科学世界观的引领,就不可能在坚定的信念中升华情感,收获成功。
  2.价值观的错位,影响了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认知水平。
  少数农村教师看不到社会发展的潮流,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发展之外,对主流的东西视而不见,以自我为中心。要利益不讲奉献,要享受不讲工作,要权利不讲义务,要尊重不讲爱心。他们缺乏对教育、对自身角色的深刻认识,面对积极因素或讥讽、打击,或蔑视、嘲笑,面对消极的东西却兴趣盎然、欣然接受,拉帮结派、阳奉阴违、唯恐天下不乱。时不时还发表自以为是的“高论”,在集体中善于向“刁民”看齐,因为别人做错事,所以自己也要做错事,把别人的错误当作自己犯错的理由,始终坚守自己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本色。
  3. 激情的缺失,淡化了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敬业精神。
  不少教师原竞争动力和工作激情消逝殆尽。继续教育形同虚设,“三新一德”逢场作戏,基本功训练断断续续,把学校工作片面理解为安全工作。没有事业观念,只把教书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4.观念滞后,弱化了个别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改意识。
  课程改革说时重要,干时次要,忙时不要,不主动感悟,坚持穿新鞋走老路。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工作效率无可比性,竞争意识无连续性,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如是这般,农村教育质量停滞不前也就不足为奇了。
  5.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力量薄弱,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教师队伍首先是总量超编,结构缺编,城区超编,农村缺编,重点校超编,普通校缺编。以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更为严重,再精明的校长也难做“无米之炊”。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出现了不言自明的“理想弱化、知识退化、方法老化、改革淡化”和“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中学”的现象。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学科教师过于缺乏,教非所学,上课也只能是应付、凑合,流于形式。四是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农村学校图书资料少,实验仪器使用率低,实验设施陈旧,严重制约着城乡教育公平发展。
  6.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性差,难以留住真正的“人才”。
  农村学校简陋,生活清苦,教育资源薄弱,交通不畅,信息不灵,使得部分在岗农村教师总是盼望有机会调入县城,有的更是弃教从政、厌教经商。
  7.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困难重重,难以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轰轰烈烈的文凭热过后,很难看到有教师进修。面对新课改的要求,而今的教师培训任重道远。培训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短缺,教师个人待遇低,不能满足教师成长培训之需要。培训组织不力:见子打子,规律性不强,短期培训一直处于游击状态。培训层次较低:每次培训都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受训人员过少:每次参加培训的人数有限,有不少村小教师从未参加过新课改培训。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1.优化策略
  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思想建设,注重情感熏陶和价值引导,积极践行“进德修业”的治学行为;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确保有足额师资,学科配置协调,年龄结构科学,职称职数比例合理;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职能作用,积极理顺管理机制,以才用人,公平公开,坚决杜绝用人腐败行为。
  2.学习策略
  “腹有诗书气自华”。既要确立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时刻铭记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既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不断练好内功,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
  3.激励策略
  事业激励:待遇可以吸引优秀教师,感情可以凝聚优秀教
  师,而事业可以激励优秀教师,因此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策略上,关键还是事业激励,留住所需人才。制度激励:它是教师奋发向上的催化剂,应当用政策、制度、措施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基层,献身教育。在住房、职称评聘、评先选模等方面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在改善生活待遇的同时,为他们创造过得去的工作条件,让优秀教师进的来、留得住、干得好。参与激励:让农村中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亲身感受民主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从而生成强大的工作向心力。
  4.深造策略
  在有计划进行课改通适性培训,搞好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的同时,根据学校特点和具体条件,坚持校本培训,还要多开展“校对校”定期交流。
  5.使用策略
  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要用好一般教师,还要用活优秀教师、用当特色教师、培养未来优秀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学校领导躬身倾听,用心交流,主动放手,学会放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性。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进步,更制约着教育本身的发展。但有 《教育发展纲要》的指领,有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就不会停滞不前。相信在未来的农村教育中,农村中小学教师会把教育当做成就教育理想的事
  业来做,誓做一个乐于创新、勤于奉献、不断追求卓越、永葆阳光心态的好教师。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说,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在数学课堂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因为赶时间,而把学生的想象
摘 要: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名著学习文本,教师在对名著导读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进行梯度性设计,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名著导图中梯度性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梯度性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3.011  名著的阅读价值高,尤其是对初中生而言,多阅读名著,可
历史核心素养是对历史学科育人目标和教学价值的高度凝练.在历史核心素养指引下开展教学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发掘历史学科的价值,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所
基于深度学习下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自行实践探究为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营造让学生乐于展示个
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教师需要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多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音乐教学不再是枯
近年来,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创客教育通过学科融合,借助项目式学习、设计思维等方式在教育领域蔚蓝然风.在推进创客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创客课程是主要的载体,从学校内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