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与多题归一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课本里的习题是专家们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选定的,这些题目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蕴含着数学思想的典型性、示范性,题目本身具有很强的迁移性。本文对2018年广州市中考题里的其中一道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课本中的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的分析。
  【关键词】课本习题;初中数学;一题多解
  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习题是命题专家们青睐的对象,通过对题目的条件、图形、提问方式等改编,可以衍变出丰富多样的题目。但在信息技术推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经常直接用课件和课堂学案代替课本内容,导致学生也忽略了课本的重要性。这样舍本逐末的教法和学法,对中考备考的系统复习是很不利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例题和习题,对习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改编、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这些题目的示范作用。下面结合2018年广州市中考第23题中的第二问和课本上与之相关的习题,探讨一题多解与多解归一、一题多变与多题归一的问题。
  一、链接中考,一题多解与多解归一
  题目:在四边形ABCD中,∠B=∠C=90°,AB>CD,AD=AB CD(见图1)。
  (1)利用尺规作∠A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连接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证明:AE⊥DE。
  第一问省略,第二问解题思路如下:
  方法一: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知识。
  证明:延长DE、AB交于点F(见图2)
  ∵DE平分∠ADC
  ∴∠CDF=∠ADF
  ∵∠B=∠C=90°
  ∴CD∥AB
  ∴∠CDF=∠F,∠ADF=∠F
  ∴AD=AF
  ∵AF=AB BF,AD=AB CD
  ∴CD=BF
  ∵在△CDE与△BFE中,CD=BF,∠EBF=∠C=90°,∠DEC=∠FEB
  △CDE≌△BFE(AAS)
  DE=FE,又△ADF为等腰三角形
  AE⊥DE
  运用方法一解题时,有些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系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导致出错。例如:延长AB,在AB上截取BF=DC,连接EF,默认点D、点E、点F三点共线,直接证△CDE≌△BFE;默认CE=BE;错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
  方法二:利用截长补短、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角为180°等知识。
  证明:在AD上截取点F,使DF=DC(见图3)(注:在AD上截取点F,使AF=AB亦可)
  ∵DE平分∠ADC,∠FDE=∠CDE,在△FED和△CDE中,DF=DC,∠FDE=∠CDE,DE=DE
  ∴△FED≌△CDE(SAS)
  ∴∠DFE=∠DCE=90°,∠AFE=180°-∠DFE=90°,∠DEF=∠DEC
  ∵AD=AB DC=AF DF,且DF=DC
  ∴AF=AB
  ∴Rt△AFE≌Rt△ABE(HL)
  ∴∠AEB=∠AEF
  ∴∠AED= ∠AEF ∠DEF=∠CEF ∠BEF
  ∴AE⊥DE
  这里截長补短有两种方式,选择在AD上截取DF=DC的方法可以直接得到△FED与△CDE全等的条件,不容易走入误区;选择在AD上截取AF=AB,不能直接证△AFE与Rt△ABE全等,要先由AD=AB DC这个条件,得到DF=DC,证明△FED与△CDE全等,得到EC=EF,再证△AFE与Rt△ABE全等,这样证明比较复杂,也容易出错。
  方法三: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
  证明:作EF⊥AD交AD于点F(见图4)
  ∵DE平分∠ADC
  ∴∠CDF=∠ADF
  ∵在△FED和△CDE中,DE=DE,∠DFE=∠DCE=90°,∠CDF=∠EDF
  ∴△FED≌△CDE(AAS)
  ∴DC=DF
  ∵AD=AB DC=AF DF
  ∴AF=AB
  ∵在Rt△FEA和Rt△EBA中, AE=AE,AF=AB
  ∴Rt△FEA≌Rt△EBA(HL)
  ∴∠FAE=∠BAE
  ∵∠B=∠C=90°
  ∴∠B ∠C=180°
  ∴AB//CD
  ∴∠CDA ∠DAB=180°
  ∴∠ADE ∠EAD= ∠CDA ∠DAB=90°
  ∴∠AED=180-(∠ADE ∠EAD)=90°
  ∴AE⊥DE
  运用方法三解题时,部分学生误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没有抓住“一分两垂得线等”的关键是确定谁是角平分线上的点,错误地认为可以直接得到DC=DF;有些学生把EF=EB=EC当做已知条件用,但却并没有证明。
  以上三种解法中发现,辅助线做法不同,过程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本题的核心考点仍然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关键的思路是构造全等三角形。
  下面来看一下课本上通过改变已知条件、图形、设问方式等延伸出来的与上题相似的题目。
  二、重视课本,一题多变与多题归一
  题目一(人教版8年级上册P52第7题):已知∠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求证:AE是∠DAB的平分线。
  证明:作EF⊥AD交AD于点F(见图5)   ∵DE平分∠ADC
  ∴∠CDF=∠ADF
  ∵在△FED和△CDE中,
  DE=DE,∠DFE=∠DCE=90°,∠CDF=∠EDF
  ∴△FED≌△CDE(AAS)
  ∴EC=EF
  ∵点E是BC的中点
  ∴EC=EB
  ∴EF=EB
  ∵∠B=∠AFE=90°,在Rt△FEA和Rt△EBA中, AE=AE,EF=EB
  ∴Rt△FEA≌Rt△EBA(HL)
  ∴∠FAE=∠BAE
  ∴AE是∠DAB的平分线
  本题的图形跟上题一样,都是直角梯形模型,本题将上题中的已知条件AD=AB CD变成了E是BC的中点,这样线段之间的相等关系更容易找到,实际上降低了題目的难度,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构造全等三角形。另外本题还可以改编成求证:AD=AB CD,方法和思路同上。
  题目二 (人教版9年级上册102第11题):如图6,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且AB∥CD,BO=6cm,CO=8cm.求BC的长。
  证明:连接OE,OF,OG(见图6)
  ∵AB,BC,CD分别与⊙O相切于E,F,G
  ∴OE⊥AB,OF⊥BC,OG⊥CD
  ∵OE=OF,OE⊥AB,OF⊥BC
  ∴BO是∠ABC的平分线
  ∴∠OBE=∠OBF
  同理可证∠OCG=∠OCF
  ∵AB∥CD
  ∴∠ABC ∠DCB=180°
  ∴∠OBF ∠OCF=90°
  ∴OB⊥OC
  ∵在Rt△BOC中,BO=6cm,CO=8cm
  ∴ cm
  本题将直角梯形和圆结合在一起,图形看上去相对复杂,但只是将上题中的直角条件以圆的切线的形式呈现,实质上,解题思路跟上题类似,关键还是证明OB⊥OC。
  三、研究课本习题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关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题目的示范作用。课本是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载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课本,重视课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或例题——它们是中考命题的参考,既有知识的坚守又有考点的创新,所提供的解题策略是求解同类问题的重要模型。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课本,充分发挥教材中题目的示范作用。
  第二,关注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本中典型例题和习题的研究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变题目中的条件、结论、图形等进行变式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引领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第三,关注方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和多题归一的数学思维。一道好题的解题方法和出题方式往往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万变不离其宗。求“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追“宗”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严谨性。通过对核心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由厚到薄”,使知识结构更系统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做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认清题目本质、理解题目内涵,才能真正地学会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池旭.一题多解寻求多种解题方法[J].中学数学,2016(3):70-72.
  [2]张宁.一道课本习题在中考中的坚守与创新[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7(7):15-18.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读物的匮乏、阅读环境的不理想以及阅读习惯没能养成,导致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佳。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热爱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学校;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
【摘要】连平县第二小学开展“晨读、午读、诵读、阅读”的读书活动让笔者有幸接触了新教育。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会引领我们登上智慧的台阶。”新课标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教学教育中,笔者是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第一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步,以身示范,与生同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摘要】新课堂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作为新时期下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神奇和奥秘,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小学数学课堂从真正意义上活起来,改变以往的沉闷呢?本文将通过提出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重要性,阐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的途径——营造和谐、民主的数学课堂、创设有趣
【摘要】开展亲子活动是做好家长工作的有效途径,能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本文以瑶台小学为例,通过分析历届亲子活动中的活动形式,探讨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亲子活动;家校合作;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结合的意义重大。亲子活动能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早已覆盖到人们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促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实际,且更加高效。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效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促进高质量且高效率课堂的建成。本文就互联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中学语文;互联网时代;语文教
一堂课已经开始,而学生的兴奋点却仍停留在课间活动上,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还处于抑制状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呢?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习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授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全称是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微课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近几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被广大教育者关注,在许多农村的学校也得到越来越广泛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逐年上升,加上农村教育留宿制的学习环境,多动症这类学生的现象会得更为明显地
【摘要】随着当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正被人类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体育教学领域当中。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造,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体育教学;应用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现代化多媒体作为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之一,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一场重要改革。多媒体高科技术
【摘要】化学是初中阶段的新增课程,是初三才加入初中学习阶段的科目。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实则是在为化学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基础阶段便不能忽视化学的学习,尤其是学生初次接触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教师应当加以引导。虽然化学是理科科目,但基础阶段的知识点很多为记忆性知识点,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化学记忆的重要性。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阶段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记忆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习;初中化学;学生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