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背景下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多模态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多模态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内容由传统通用英语教学向学术英语教学转变的趋势,并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的设计上如何应用多模态教学去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学术英语;多模态教学;大学英语听说课
  【作者简介】彭敏(198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当今大学生对于自身学术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选取能够提高学生学术英语听说水平的材料,采用多模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为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做好准备。
  一、多模态教学
  关于“模态”的概念,学术界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多模态教学中,有的学者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把模态分为图像、目光、手势、移动、姿势、音质、颜色、书写、口语、墙壁展示、课室布局等(Kress et al.,2001)。也有學者从感官模态(sensory modalities)的角度定义,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收外部信息的各种感官途径。本文中,多模态教学是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指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的信息在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的转换。
  二、学术英语听说教学
  英语教学可以分为通用英语教学(EGP)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而专门用途英语又可以细分为行业英语(GOP)和学术英语(EAP)。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术英语”的教学起步较晚。从2012年开始,以蔡基刚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首先从上海开始,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从通用英语转向学术英语,一时间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很多高校的热烈响应。蔡教授认为,学术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大学生用英语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学术活动提供语言和能力支撑的”。而在国内研究学术英语教学的文献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学术英语写作的,而以“学术英语”和“听说”为关键词,一共搜到5篇文章,而且没有一篇是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这证明国内关于学术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还很不够。
  三、模态听说课教学设计
  设计“是所有模态和模态组合的运用,是在某个交际语境中实现话语的手段”。多模态听说课教学设计应符合“有效原则、适配原则、经济原则”,所以作为课堂设计者的教师,并不是使用模态越多越好,而应是选择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最佳的教学模态的匹配。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单音频材料和视频材料的搭配使用。选择有声音的视频材料有可能比单纯的音频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但也有可能视频中太多的图像和动画等分散了听者听力理解的注意力。在单音频材料的选择上,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应该去多取精,找出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的材料进行精听练习。而在视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根据提高学生学术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目标,精选语言和非语言方面都可以模仿的材料。除此之外,视频中字幕的出现与否也是材料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胡永近、张德禄(2013)的研究表明,音频、视频配英语字幕多模态组合对学生听力内容理解的促进作用最大,音频、视频配汉语字幕作用次之,音频、视频无字幕作用最小。所以,课前教师可以给出与每单元主题相关的无字幕视频材料,并针对材料布置听力和口语的讨论问题。因为无英语字幕的材料比有英语字幕的材料更难理解,所以教师可以把无字幕的材料在课前给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反复听,而课堂上则播放有英语字幕的相同视频供学生修正自己的答案。
  在听力教学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听力输入和做题输出当中的多模态转换。模态不是越多越好,模态的选择应该为教学活动和教学目的服务。对于关于细节的听力理解题,学生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所以单一的声音模态能够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做题上;而对于关于主旨大意题,则是使用声音、图像等多模态的视频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各种模态在输入和输出中的转换,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在听力输入一则材料的时候,学生使用的声音这一模态,而教师让学生写出答案和口头进行回答,则是使用了书写和口语这样不同的模态,在从听到写和说的转换中,学生既加深了对英语用法的记忆,又加深了对于内容的理解。
  在口语教学的设计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应该转向为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水平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口语活动的设计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学术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学术讨论、学术演讲和在学术场景中的人际互动等。例如,TED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演讲资源,教师可以精选与教学目的有关的视频资源,让学生课下先观看并组成小组讨论,讨论的题目可以是和内容有关,也可以是和演讲者调动声音、音调、手势、PPT等不同模态共同完成演讲的技巧有关,然后上课总结各小组的讨论,并安排学生在某一阶段以后集中展示自己的小演讲内容。这样,让学生通过多模态的材料去思考、模仿,并调动自身话语中的多个模态去完成一个演讲的输出过程,能够让学生对口语交流中的注意事项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深入,大学英语教师要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去为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多模态的教学设计来为实现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教学目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
  [2]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 2010(5).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运用,对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初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开发和运用英语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具体运用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支持系统;教学任务;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张亮(1983.11-),女,汉族,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龚勤(1983-),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課程思政”提出
【摘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英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和巩固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英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形成,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学英语作业布置效果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策略  【作者简介】饶润萍,银川西夏德胜小学。  作业布置作
【Abstract】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n Computer Assisted Teaching (CAT) through using online 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 (BAS) and tries to find which part is the most satisfactory
哥老会发展一般以血缘为纽带,而萍浏醴地区长期的人员交流就促进了這种血缘关系网,在一些大的宗族,甚至祖宗祠堂就是哥老会的香堂所在。  除管理层和主要技术人员系外聘外,安源路矿的工人大多来自当地,其中萍乡、浏阳、醴陵籍贯的就占到6成以上。  1924年广东陆军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序列为黄埔一期第六队,因此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萍浏醴籍的最多。    谈到萍浏醴,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這里的革命传统。从清末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素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对教育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强化素质教育,在学生的道德、思维等方面下功夫,以求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是高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了解把握高中英语教材中,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培养  【作者简介】陈云(1990.01-),女,湖北孝感人,广东
【摘要】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文化建设方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让中国对外交流越来越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让更多中国文化的产品向国外输出,有越来越多的中文歌曲涌入外国市场,这时就体现出中文歌曲英译的必要性,本文以流行歌曲《青花瓷》为例,对中文歌曲的英译进行探究,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为国外的中文学习者提供借鉴。  【
【摘要】在当代教育当中,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特长,高中学校一直都开设有专业特长班,其中学生称其为艺体生。开设特色的教学体系有助于高中生自身潜力的开发、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也为高中生选择适合的大学拓宽了道路。就当下的教育现状来说,艺体生往往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的双重压力。在全国,一所好的高校对于艺体生的要求从来就不仅仅只是特长出色,还要文化课基础扎实。然
【摘要】思维是智力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优化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基本方式。阅读能力是英语学科的核心能力,联结和影响着英语的听、说、写。首先,由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等基础知识构成的英语思维的知识框架,需要通过英语阅读了解其用法与含义;其次,写作需要高中生积累一定的英语素材与写作技巧,而阅读又是积累写作素材、提供写作模板的基本方式。因此,阅读也就成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基础。本文将从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商贸服务业的升级调整,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升级后新商科背景下学生的信息化网络技术能力,已成为中职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传授国际化知识的学科,如何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提升英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拟从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新商科职业需求下,如何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技术及丰富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在英语教学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