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探微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龚勤(1983-),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課程思政”提出的背景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引起了全国各大高校的积极响应及重视。2017年12月,中央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大利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系统教育的有机统一。”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向广大教师提出在课堂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并做好育人工作,“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其所必须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开设大学英语课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众所周知,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今日,国际交往变得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我们在借鉴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介绍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接触一些英美文化,在谈及本民族文化时却显得力不从心,更不用说用英语去表达,语言上的障碍影响了国际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另外,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在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传授学生国际文化知识的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用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语境意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实现外语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它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与目标。大学英语课不像其他自然科学学科要讲理论、做实验、搞研究,而是可以在语言的教学中直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语言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 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应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技能的培养,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老师、辅导员的事,而面对新时代高校办学育人的新形势、新任务,教师要转变思想,增强思政教育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把教育培养与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平时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担当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外语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英语教师首先自己在思想意识上不能崇洋媚外,言论上不能误导学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维,要辩证地看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以提高学生本国文化认同度,增强文化自信。
  2. 完善教材体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思政元素。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思政”新形势下,教师要重新调整教学设计方案,课前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各个单元所包含的思政或德育元素,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备而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人文性和思辨性,基本能从各个单元找到思政切入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所涉及单元的思政主题,例如,第一册第七单元Text A When honesty disappears(当诚信消失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第二册第五单元Text A Spend or save-the student’s dilemma(花钱还是存钱,学生进退维谷)可以联系到中国传统消费观:注重储蓄,克勤节俭;第四册第三单元Being entrepreneurial(创业)可以联系到习总书记青年观: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第四册第四单元Text A Speaking Chinese in America(在美国说中文)可以联系到习总书记破题“文化文明力量”: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些跟思政主题相关的教学活动,讲课时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思政内涵融入教学中。其次,教师要挖掘及补充语言点教学的思政元素,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每个单元课文A书后的翻译练习是很好的思政素材,涉及中国文化、经济、时政等各方面的汉英翻译,教师要利用好翻译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能感受中国的灿烂文化,在中英文化对比中激发爱国情怀。
  3. 创新教学方法,使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1)用英语讲述与主题相关的中国故事。教师课前可以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或传统美德小故事(英文版),在课堂用英语讲或音频播放。例如,关于诚信主题,可以讲“曾子杀猪”或“季布一诺”的故事;关于创新创业主题,可以讲古代人民的智慧——四大发明,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比如:“paper-making(造纸术),printing(活字印刷术),gunpowder(火药),compass(指南针)”,并要求学生把英语关键词记住。紧接着,教师再提一两个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学生可能对一些故事耳熟能详,但当听到用英语来讲述这些故事,便能产生兴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也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以及汉英翻译能力。   (2)融入思政元素拓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可以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访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演讲等课堂活动。以上文所举《花钱还是存钱,学生进退维谷》单元为例,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花钱习惯,小组一位成员向其他成员提几个关于如何花零用钱以及财务困境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大学生如何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并由小组代表做汇报,接着教师可以对比中美不同的消费观,并引用《论语》《诫子书》中关于节俭的名句,引导大学生树立节俭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再如,上文所举《在美国说中文》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观看电影《喜福会》,电影中有个情景是美国人来中国家庭做客,反映美国人的餐桌礼仪,而课文中前半部分是对中国家庭聚餐的描写,教师可以叫两组学生分别就课文和《喜福会》中中美不同的餐桌礼仪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含蓄、谦逊的表达,以实现他们的文化自觉。
  (3)“线上 线下”教学实现教书育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如果结合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Heroes of our time(我们时代的英雄)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任务和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视频可以选取新冠疫情中的抗疫英雄相关报道,同学们看完后思考问题:(1)新时代什么样的人被称之为英雄?(2)英雄应具有哪些品质?并且在教学平台上的论坛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准备一个口头练习,通过平台语音讲一个英雄的真实故事,最后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个“My hero”的英语演讲,在课堂上进行,以提高学生思政输出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崇尚英雄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教师亦可通过中国大学MOOC(慕课)、录制微课等为学生的线上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除了上述途徑,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选修课等,促进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的学习。广大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去,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途径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31-33.
  [2]刘晓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5):126-128.
  [3]刘思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格局构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2):1-4.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语码转换现象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广泛存在,极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因此笔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纯理功能学说的理论框架下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总结出高职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三大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教师有效利用语码转换策略,完成经验传递、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形成整体,也有益于规范教师语言,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教师语码转换;纯理功能;高职英语  【作者简介】蒋
【摘要】在现代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小学英语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而有效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十分必要。在小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因而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有效应用,以促使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英语素质进行更好培养,实现其更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应用  【作者简介】张丹(1983.4.21-),女,汉族
【摘要】词汇教学对于英语学习意义重大,词汇掌握的程度对于学生英语全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当前大学英语公共课课时有限,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有限,如何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最大程度提高词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李妍(1987-),女,陕西人,硕士研究生,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
【摘要】本文以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的代表作《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的玻璃教堂为研究对象,就玻璃教堂所象征的的男女主角之间不可捉摸的爱情进行分析,剖析作者的创作思想及其对爱情与命运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奥斯卡与露辛达》玻璃教堂;意象;爱情  【作者简介】许敏,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 1988)是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最著名的小说。该小说曾获
【摘要】在传统的观念中,语文教学会对英语教学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而英语是一门外语教学,但是两者本质上都是语言教学的范畴。因此,要充分分析在英语与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问题,用语文教学的方法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实际的教学意义也非常重大。  【关键词】语文教学;英语教学;影响和作用  【作者简介】张凤美,江苏省扬州市江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知网及英文专著,对产出导向法国内外研究现状(2015-2018)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但其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内容不全面,未来研究还应致力于对英语初学者及其他语种教学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李晓云,李梦,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北理工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产出导向法”的
【摘要】 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概况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情况,分析指出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作者简介】周璐,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近三十年,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南通的高职教育也呈现出日益蓬勃的景象。2005年11月,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
【摘要】影视字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本文基于关联理论,探讨译者在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如何采用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为目的语观众创造出关联性最佳的译文,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关键词】关联理论;字幕翻译;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曹慧芳(1975.07- ),女,江西景德镇人,硕士,景德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练缤艳,景德镇学院。  一、引言  
【摘要】大学英语在线教学和学习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有效的整合, 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互联网 教育”的组成部分。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经历了全面在线教学的演练,本文通过师生的问卷调查,对线上“学情”和“教情”进行分析,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日后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和线上教学提供了教研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在线教学分析;教学反思  【作者简介】何晨(1986-),陕西西安人,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运用,对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初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开发和运用英语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的具体运用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支持系统;教学任务;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张亮(1983.11-),女,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