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特质与意义
  “语文生活化教学”是将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学校、教室、课堂中解脱出来,让语文学习感受自然、关注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亲身的体验过程,增加生活积累,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真知,从而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质是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它更注重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供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才智,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路
  1.丰富与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的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或几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情感意识,完善并提高学生的人格和人文素养。如学习《我的母亲》《背影》等课程,可进行“说说我和父母的小故事”活动课,这种类型的活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大家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在真实的氛围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好的感悟和理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必然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获取适合语文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将这些丰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分享,不仅可以把课堂内的知识拓展到生活中去,而且可以把生活常识与积极的生活态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生活热情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巧妙的将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例如,将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引申到课本中相应知识的探究上。这不仅可以使知识更易于理解,更容易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学习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生活化教学就像连接生活与课堂的一座桥梁,除了课文本身的学习外,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作者的生平境遇进行介绍,通过感受作者遭遇事情发展过程的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感情,引起学生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3.构建生活化课堂情境
  “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充分与生活相联系,构建生活化课堂情境,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课堂知识,并将课堂上的知识灵活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观念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精心构建生活化课堂场景,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实践证明,教师构建的课堂情境越新颖,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探究欲望越浓烈,教学效果越好。
  此外,为提高语文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从课外生活中着手,让学生搜集各种广告宣传语,广告大家都不陌生,内容也丰富多彩,其表现手法、语言等都有可取之处,可让学生推荐广告并就其表现修辞手法进行讲解,然后教师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们自己呈现广告,内容形式不限,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将语言灵活的应用。
  4.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组织探索性活动。教师创设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第二,教师组织游戏性活动。把新知识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收获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第三,教师组织故事性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种故事情境,把语文知识寓于故事之中,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活化教学,能够使课堂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从一个新的视角感知语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青山中学。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即是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们开展的语文诱思探究教学实验,正是实现这一宗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而“诱思探究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强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诱思探究教学中辐射思维就是其一。  语文教学,一般都是按册、按单元、按篇目的先后顺序进行的,从纵向遵循学生学习知识、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对提高高中生整体语文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情况不尽如人意,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当,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作文成为高中语文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中作文教学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在合作中
“5·12”汶川大地震,地震重灾区位于岷江、嘉陵江、沱江中上游,这些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已建大小水电站1000多座。其中岷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年水量达868亿立方米,山高坡陡
写作在语文课当中占有很重的份量,它能突出地反映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及水平。语文老师应该及时改进写作教学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阶段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可塑性非常大,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初中学生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初中语文写作之于小学时期有了质的改变。我们有必要探析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新方法,有效的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小组构成,提升合作学习和谐性  小组合作学习成效高低与小组构建有很大关系。合作学习自然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小组成员团结和睦,合作学习效果才会体现出来。教师要注意小组构成的均衡性和互补性,男女生要搭配、优差生要均衡、个性要互补。小组成为牢固团体,其合作学习自然会呈现高效。初中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同学之间很容易出现一些矛盾冲突,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将不和谐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合作小组和谐度
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性的应用类学科,更是一门艺术类教学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创新性手法拓宽教学渠道,多形式、多
数学是一门知识理论丰富且抽象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