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课堂导入和教学过程这两个环节入手,结合笔者的教学案例,挖掘出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激发兴趣;导语设计;直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8
  地理学科是中学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学好它,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非常多,而课堂导入设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场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讲是否成功和顺利,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增强参与感的教学效果。
  导语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精炼性、趣味性、鼓动性、启发性、灵活性。教师只有在熟悉教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机智、灵活地运用一些“开场白”的技法,才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导语,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活跃气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情景渲染法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幻灯、图片、录像带、影碟等手段做导语,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幻灯片、录像片等的应用,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吸引力。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在讲到“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时,笔者利用一段视频播放了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入场式场景,当学生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各国国旗和不同肤色的各国运动员时,眼前一亮,对这节课要讲的内容马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设置疑问法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在导语中设置悬念,造成疑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例如教《日本》时,教师先设 “疑”: “同学们,一个经常发生火山、地震的地方,它的矿产资源十分贫乏,而这样的国家却是经济强国,你相信吗?”然后揭题:世界上就有这样的国家,那就是日本。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然,教学要有法而又无定法。地理学科的导语设计也还有其他的方法。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具体情况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导语,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人入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使学生乐学、好学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1.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助地图,强化记忆
  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让学生认识到那里,湿季降水丰沛,干季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到“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时,通过一组视频的播放,展示了长江流域夏季有些年份反常的水旱灾害和冬季影响我国北方的寒潮,再结合谈话式教学法,简洁明了,直观性强,效果更好。
  2. 巧妙插叙,激发情趣。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能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东南亚”时,笔者引用了电影《泰囧》中的部分片段,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东南亚气候、地形、物产等的记忆。
  3. 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下转第70页)(上接第68页)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
  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地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但在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效果就大不相同。
  例如: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们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学习,而且能起到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希望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以便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一中分校 071000)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探索、思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也应该做好教学设计,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我学习;鼓励;课堂设计;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一直偏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而较少涉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改条件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想品德学科的发展,探讨了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要:语文是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学科,它包含着学科知识和育人的双重教学目标。德育渗透是语文学科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如何在语文学科中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德育渗透,发挥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思想的成熟。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初中语文一定要秉承新课改精神,重视合作学习,建立健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赏读入境,朗读整合教学,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对初中语文新课程高效优
摘要: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语言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理解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言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此,本文从听、说、读、写、教五方面入手,着力寻找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物理学习;语言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58  语言能力
9月7日,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会长左雄中,副会长罗代萍,秘书长纪忠雄等协会领导到省花木盆景协会盆景分会考察分会近期工作情况。左雄中一行在盆景分会会长刘昌广、秘书长赵恩
摘要: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观念、课堂内外来说明如何在社会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  关键词:社会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政治化及综合化,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
摘要: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强身健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要培养学生运用已具备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创造性地开展体育锻炼和娱乐身心活动的能力。学生良好的体质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奠定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培养
摘要:对待任何学生,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远胜于责罚和批评。表扬了他自己能无限地扩大他本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表扬了他身边的人对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表扬了他所在的集体也会慢慢在他心里种下责任和荣誉。换一种心态教育学生,那么学生收获的是一种人生。所以,教师应多赞赏、表扬学生,从而达到拉近师生距离的目的。  关键词:表扬;学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人文学科。中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文质兼美、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人文性教育学科,比其他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高尔基曾说:“文学即人学”。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了语文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本文主要就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作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