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学科,它包含着学科知识和育人的双重教学目标。德育渗透是语文学科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如何在语文学科中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德育渗透,发挥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思想的成熟。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56
  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门类,它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等特点,是一门兼备学科知识和德育内容的学科。学生通过优秀作品的阅读,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德育的发展,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在当前的社会下,升学的压力和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德育渗透的现象,这并不能发挥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格思想等方面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德育渗透成为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1. 教学观念的强化
  教学观念是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和功能、教学过程和结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涉及教学根本的问题得出的认识和看法。它能够融合教学价值和质量、学生和教师等观念,对教学工作进行预测性的判断和实践,取到理性的结果。可见,教学观念在整个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到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还要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因此,语文教师要紧抓教学大纲要求,强化德育渗透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时刻思考渗透德育内容,并使其系统化,让教学观念达到“文道统一”,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同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观念涵盖的内容很多,教师需要把知识和德性在教学中进行融合与转化,在评价上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要不断广泛涉及社会知识和不断深化思想道德底蕴等。教师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以身传教,强化德育渗透的教学观念,把德育渗透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道德和高尚审美观的这一隐形目的。
  2. 教学内容的挖掘
  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输出的思想和观点,还包括在校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设计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吃透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然后进行组织和合理地表现。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参是重要的辅导书。但当前的教参在关注人格养成和联系实际上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参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适当深入关注和挖掘关于人格养成和现代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如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教参中缺少一些与社会生活的深入分析与引导。当今社会发生了很多学生因一些小事放弃生命等事件,教师可联系当前社会现象,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挖掘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当今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和珍惜自身的生命。
  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教师应在保证知识点的前提下,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选择贴切的内容进行德育引申和升华,内容既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水平,又能给予学生启发和推动学生思想提升。如粤教版必修一《“布衣总统”孙中山》,知识主要是掌握传纪文体的写作特点和体会孙中山优良品质。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文章对孙中山的日常生活的描绘分析孙中山简朴、平等和淡泊等特点来说明传纪文体的写作特点,即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塑造传主的人物个性特征。在拓展练习上,教师可通过类似人物如《淮阴侯世家》写韩信忍辱胯下、《留侯世家》写张良为圯上老人进履等进一步阐释传纪文体的写作特点,并联系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如李嘉诚、马云等人生经历,启发学生明白许多成功人士所具备的的优秀品质,传递生活细节对性格养成的重要性的信息,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展现上,教师选取德育渗透资源时必须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现代的、贴近生活的、丰富和生动的案例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如粤教版必修五《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知识点之一是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规则和信用),在德育渗透的资源选取上,古代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如曾参杀猪的故事、皇甫绩守信求责等,但在吸引学生上,远远比不上现代关于诚信的例子。现代关于诚信的例子有李嘉诚以“诚”赢天下、海尔集团坚守合同的故事等,尤其是反面例子更多,如地沟油、奶粉事件等,这些贴近生活的现代例子,能够更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起他们的兴趣,收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3.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选取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所运用的手段,主要有讲授归纳、交流讨论和参观实践等方式。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信息所采用的工具、媒介或设备,主要包括电子设备和网络多媒体等。目前,大多数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告知等方式进行知识传递,有条件的学校一般都运用多媒体进行交流展示,更好的学校还能够进行参观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
  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讲授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这样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能够尽可能地从知识性的要点中拓展渗透德育内容;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讨论交流归纳,但教学内容上的德育渗透,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总结。我国的语文教材一般以文学作品为主,几乎都是具有人文性的教育,有很强的德育渗透性。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品类别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教学方式更应多样化。在现代文上,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案例分享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引导和总结中渗透德育。   二、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
  1. 良好氛围的营造
  (上接第56页)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德育,更要营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积极向上的氛围。良好的氛围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性格。在课堂的作品解读上,教师与学生交流最多,但由于学生的思想各式各样,带有主观色彩,教师应本着文道统一的观点,在讲授中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挖掘和拓展与文章相关的德育问题,联系实际生活,适当引导深化,始终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使学生感染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在阅读和写作上,教师可通过介绍具有感染力的、积极向上的作品给学生阅读,或让学生寻找类似主题的作品,打印出来相互传看,然后布置作业交流阅读心得。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课堂上开设五分钟朗读,组织学生每天朗读一个感人故事,让学生在聆听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包容平等的态度能够保证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平等公平的态度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诚实守信的态度能够博得学生的喜爱;以身作则不偏不倚能够得到学生的感动……总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无形或有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则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得到熏陶。
  2. 思想方向的引导
  当前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急剧变迁的社会、多元文化的撞击,现代学生在德育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当下的德育内容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学生领会到的道德观念缺少践行的机会或受到现实的阻碍,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出现迷茫等状况。而语文学科应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内容的侧重,引导学生的思想走上正途,让德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在教学上,教师应依据知识点,多考虑选取贴近学生现代生活的、针对当前社会的案例进行拓展并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融合、产生共鸣,积极引导他们向着社会主义价值观靠近,实现“润物细无声”。在课外阅读上,教师更应推荐具有真善美的作品,通过阅读让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从真、求善、爱美,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审美观念。在第二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地与班干部沟通,组织引导班干部开展能发挥正能量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了解民族发展史、观看《感动中国》节目等,让学生在开阔视野、锻炼技能中接受道德的洗礼,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我们知道,知识求真,道德求善,在求真中能够推进善的发展,但求真不能等同于求善。语文兼具学科知识和德育内容的双重性,要求着教师肩负渗透德育的重任。语文教师只有真正把握德育渗透的意义,强化渗透德育的教学观念,把德育渗透贯彻到整个教学环境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积累经验,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不断反思与思考,才能在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中使学生潜移默化,推动学生德育的发展,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作者简介:周华飞,中学语文中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九中学 525000)
其他文献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是全球性卫生问题。在试图控制感染的过程中,全球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已经确立下来。沙特阿拉伯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地方性流行区,在1989年就建立了HBV免疫计划,此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也一样。如果一堂课导入得好,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得好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就能为新课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因此,课堂导入的作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形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42  课堂教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探究的热点。一堂语文课旨在通过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提问”是一切方式的载体。本文旨在微探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语言、方式、技巧等,以期为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地方文化,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中,深入发掘地方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进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本文从地方文化优秀价值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入手,探讨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的措施、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学;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46  一、引
近年来,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在中职学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建设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其建设的关键,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校企合作。通过
Abstract:The children in the two books are still under severe environment integrity, and have good personality, they are in front not yield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finally get good ending. Oliver is
期刊
摘要:学生的探索思维,是学生对数学的未知问题或者对数学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认识过程,是数学活动的一部分。探索思维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组成部分,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它是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创建与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思维;方法培养;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赋予历史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成为目前形势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促使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教学;教学设计;突破创新;考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53  
摘要: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探索、思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发展负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也应该做好教学设计,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我学习;鼓励;课堂设计;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一直偏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而较少涉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改条件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想品德学科的发展,探讨了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