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两年来,在中考作文考试命题中,话题作文已日见萎缩,标题作文已成主流。面对以后的作文教学和考试,再次加强对标题作文的研究已显得更有必要。有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选材与立意缺乏创新精神:材料雷同、人云亦云、缺乏创意。笔者研究了近两年的中考优秀作文并结合自己的日常作文教学实际,对标题作文的选材与立意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总结出由表及里、舍近求远、反弹琵琶、哀兵必胜、穿越时空、寻求热点这六点浅见,希望对我们的日常写作训练乃至中考中的标题作文选材、立意的创新能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能从泛泛之辈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
【关键词】中考标题作文选材立意创新
在2008年中考中,标题作文备受青睐,话题作文已风光不再,在2009年中考中话题作文更是降至谷底,标题作文已坐稳江山。2009年仅江苏省13个考区的作文题中标题作文就占了十道;随机抽样其他省市60道作文命题,标题作文就占了83%。可以这样说,经过两年的美丽翻腾,我们已经进入后话题命题时代,即标题命题时代。因此面对未来的写作训练乃至中考,再次加强对标题作文的研究已成为必要。但有不少考生因标题作文的限制性而感到选材和立意的困难,更谈不上创新了,其结果往往因立意平庸、陈词滥调而痛失“半壁江山”。然而,有些考生却因立意新颖,笔下生花而创作出考场佳作,洞悉这两年标题作文的考场佳作,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其题目、文体、结构、语言还是选材、立意无不渗透着创新精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意犹帅也”,主题更是文章的灵魂。为了提高我们对标题作文的选材和立意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近两年中考中的优秀作文和自己对标题作文选材和立意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浅见,写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后一句话就是讲对主题的挖掘深刻。我们在标题作文审题时,若能抛弃题目中关键词语的“本义”,而从其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和广义角度切入进行立意,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出新意来。以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标题作文题“送你一轮明月”为例。该题目只有巧妙地挖掘“明月”比喻义,拓展“明月”的含义,才能赢得立意和选材的自由与新颖。这轮“明月”,既可以是你胆怯时老师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是你缺乏信心时别人热情的鼓励;既可以是生病时同学的关心问候,也可以是失意时真心的祝福和宽慰;既可以是迷茫时的真心指路,也可以是沉醉麻木时的严厉批评……当然,在你人生最灰暗的时候,蜘蛛织网的执著,蚂蚁的坚持不懈,也无不给失意的你以人生启迪,这何尝不是人生收到的“明月”呢?有位考生采用博客发帖的形式写作,通过“朋友,送你一轮明月:贵在坚持,永不放弃!”“朋友,送你一轮明月: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朋友,送你一轮明月:放松心情,永远阳光明媚!”这三段留言围绕主题,新颖不俗,内容各有侧重,写作各有特色,相得益彰。人们为此文耳目一新:由于其选材精当、立意深刻而被评为一类文。
二、舍近求远,后来居上
许多标题作文题中,常提供若干选材构思范例,那些水平一般的考生像找到“救星”一样,立刻选取其中之一构思立意成文。而有一些学生却从列举之外选材立意成文,而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正如古人说过的:“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来者”,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从一个标题作文题着手,进行多方面选材立意,把最初大家都能想到的第一、第二选材、立意抛弃,从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方面选材、立意。这样通过比较鉴别,让后来者居上,定能选材新颖、立意高远。下面来看2009年甘肃兰州中考标题作文主要题干: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中列举五种选材立意方案,从挫败的经历、难忘的胜利、睿智的文章、善意的劝慰、特别的爱好方面任选其一稍加思索,便可创作成文,但这样的学生肯定很多,很容易使自己成为泛泛之辈。如果“舍近求远”,能独辟蹊径,肯定会出奇制胜。有位考生从邻家小弟的白血病去世认识到活着真好、收到一条老师发给自己的劝慰短信认识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现在正在做的事、看到一棵老树深埋泥土的根想到要想实现梦想必须经历人生旅途上的艰辛坎坷,从这三方面选材、立意得出我们确实是在一个个“那一刻”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应珍惜生命中一个个的“那一刻”这一有意义的主旨。结果该文以别具匠心的选材、高远鲜明的立意而获得满分。
三、反弹琵琶,围魏救赵
从标题作文题的正面选材、立意是常用的方法,若从标题作文题或文题中心词的反面切入,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常常能别开生面,鬼斧神工。此即所谓“逆向思维”,即在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它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以200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标题作文题“呵护”为例。大多数学生只着意于申述呵护是什么,为什么呵护、怎样去呵护,来从正面选材立意。而有位考生却能突破定向思维,通过每天中小学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前接孩子的盛况写起,从反面来审视呵护之弊,提出呵护对青春是“一朵令人窒息的雨云”的见解,最后呼吁同龄人“坚定地走出呵护之伞的阴影”点题。这份作文因小作者逆向立意,“反弹琵琶”而令人耳目一新,结果分数又创新高。
四、哀兵必胜,以情动人
历代文论家都强调文章的选材要真实。刘勰提出写文章要“事信而不诞”,即事实确实可信而不荒诞。刘熙载明确地把“失实”列为写作文章的七戒之一。只有饱含真情实感的事例才能以情动人。冰心说:“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袒露在读者面前,才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以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标题作文“被自己感动”为例。有位学生写了面对父母的离异“我”也有过痛苦,文中很多次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泪水,让读者也不仅欷歔,但是他也很快的发现一味痛苦是徒劳的,唯有快速走出阴影才行,于是打起精神让自己坚强地去面对,无论是中间的描写还是结尾的感受,都紧紧地扣住题旨,本文虽然选材于常见离婚题材却没有编造离奇的故事的痕迹,而是一位很受伤的孩子用他的泪和痛写成的,读了这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催人泪下的典型事例,定会使人荡气回肠、为之动容,像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不给高分都难。
五、穿越时空,抚今追昔
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就像鸟儿离不开双翼一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所以,在写作时,当你无话可写时,就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穿越时空摆脱现实的束缚。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洞观08、09的许多优秀作文,追寻历史,选择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选材立意就是不错的选择。以200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标题作文题“你我走过的日子”为例。有位考生选的“你”是诗人李白及李白的诗。在走过的日子里,诗人(或诗)给予了“我”“勇气”“感激”“自信”和“澄澈透明的心灵”。这不仅仅是与诗人对话,更是在自己身处逆境时对诗人的诗、诗人的人生的一种触动,一种共鸣,一种理解。该考生就是凭借穿越时空、抚今追昔的选材,富有创新的立意,有力的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像这样充满诗意、满含情愫,考场作文能不得高分吗?
六、寻求热点,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作文选材一定要追踪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找到最佳立意,这样才会让人倍感新奇、刮目相看。以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标题作文题“不走寻常路”为例。我们在审题时把目光投向生活可以联想到许多写作素材: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是不同寻常的道路;奥运会开幕式所走过的是不同寻常的道路;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的韩惠民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坚守大山深处只为乡村教育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道路……有位考生以“我爱不走寻常路的祖国”为主题,从中国的四大发明写到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从港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写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中国的神七飞天写到奥运鸟巢的圣火点燃……正因该文通过自身的语言功底,用几近堆砌的华章丽句,表达了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强烈情感而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以上标题作文选材、立意在由表及里、舍近求远、反弹琵琶、哀兵必胜、穿越时空、寻求热点这六个方面的创新剖析,我们应将唐代韩愈的《与李翊书》中:“惟陈言之务去”作为自己写作的座右铭,将文章的“材”这一“要点”和“意”这一“元帅”进行内在特别的创新,再结合文章必要的标题、语言等外在形式创新,你的标题作文必然会化腐朽为神奇,巧夺天工进而胜券在握。大家不妨取本文创新浅见的点滴一试,训练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我想你在标题作文写作方面必能将中考作文这“半壁江山”搞定。
【参考文献】
[1] 刘企华 主编. 中考作文怎样得高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1出版.
[2] 韩立福 主编. 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出版.
[3]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 主编. 中考作文备考题典,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12出版.
[4] 赫学颖 主编. 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2008/7出版.
[5] 赫学颖 主编.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2009/7出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
【关键词】中考标题作文选材立意创新
在2008年中考中,标题作文备受青睐,话题作文已风光不再,在2009年中考中话题作文更是降至谷底,标题作文已坐稳江山。2009年仅江苏省13个考区的作文题中标题作文就占了十道;随机抽样其他省市60道作文命题,标题作文就占了83%。可以这样说,经过两年的美丽翻腾,我们已经进入后话题命题时代,即标题命题时代。因此面对未来的写作训练乃至中考,再次加强对标题作文的研究已成为必要。但有不少考生因标题作文的限制性而感到选材和立意的困难,更谈不上创新了,其结果往往因立意平庸、陈词滥调而痛失“半壁江山”。然而,有些考生却因立意新颖,笔下生花而创作出考场佳作,洞悉这两年标题作文的考场佳作,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其题目、文体、结构、语言还是选材、立意无不渗透着创新精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意犹帅也”,主题更是文章的灵魂。为了提高我们对标题作文的选材和立意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近两年中考中的优秀作文和自己对标题作文选材和立意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浅见,写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后一句话就是讲对主题的挖掘深刻。我们在标题作文审题时,若能抛弃题目中关键词语的“本义”,而从其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和广义角度切入进行立意,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出新意来。以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标题作文题“送你一轮明月”为例。该题目只有巧妙地挖掘“明月”比喻义,拓展“明月”的含义,才能赢得立意和选材的自由与新颖。这轮“明月”,既可以是你胆怯时老师会心的微笑,也可以是你缺乏信心时别人热情的鼓励;既可以是生病时同学的关心问候,也可以是失意时真心的祝福和宽慰;既可以是迷茫时的真心指路,也可以是沉醉麻木时的严厉批评……当然,在你人生最灰暗的时候,蜘蛛织网的执著,蚂蚁的坚持不懈,也无不给失意的你以人生启迪,这何尝不是人生收到的“明月”呢?有位考生采用博客发帖的形式写作,通过“朋友,送你一轮明月:贵在坚持,永不放弃!”“朋友,送你一轮明月: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朋友,送你一轮明月:放松心情,永远阳光明媚!”这三段留言围绕主题,新颖不俗,内容各有侧重,写作各有特色,相得益彰。人们为此文耳目一新:由于其选材精当、立意深刻而被评为一类文。
二、舍近求远,后来居上
许多标题作文题中,常提供若干选材构思范例,那些水平一般的考生像找到“救星”一样,立刻选取其中之一构思立意成文。而有一些学生却从列举之外选材立意成文,而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正如古人说过的:“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来者”,用今天的话来讲也就是从一个标题作文题着手,进行多方面选材立意,把最初大家都能想到的第一、第二选材、立意抛弃,从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方面选材、立意。这样通过比较鉴别,让后来者居上,定能选材新颖、立意高远。下面来看2009年甘肃兰州中考标题作文主要题干: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中列举五种选材立意方案,从挫败的经历、难忘的胜利、睿智的文章、善意的劝慰、特别的爱好方面任选其一稍加思索,便可创作成文,但这样的学生肯定很多,很容易使自己成为泛泛之辈。如果“舍近求远”,能独辟蹊径,肯定会出奇制胜。有位考生从邻家小弟的白血病去世认识到活着真好、收到一条老师发给自己的劝慰短信认识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现在正在做的事、看到一棵老树深埋泥土的根想到要想实现梦想必须经历人生旅途上的艰辛坎坷,从这三方面选材、立意得出我们确实是在一个个“那一刻”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应珍惜生命中一个个的“那一刻”这一有意义的主旨。结果该文以别具匠心的选材、高远鲜明的立意而获得满分。
三、反弹琵琶,围魏救赵
从标题作文题的正面选材、立意是常用的方法,若从标题作文题或文题中心词的反面切入,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常常能别开生面,鬼斧神工。此即所谓“逆向思维”,即在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它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以2009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标题作文题“呵护”为例。大多数学生只着意于申述呵护是什么,为什么呵护、怎样去呵护,来从正面选材立意。而有位考生却能突破定向思维,通过每天中小学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前接孩子的盛况写起,从反面来审视呵护之弊,提出呵护对青春是“一朵令人窒息的雨云”的见解,最后呼吁同龄人“坚定地走出呵护之伞的阴影”点题。这份作文因小作者逆向立意,“反弹琵琶”而令人耳目一新,结果分数又创新高。
四、哀兵必胜,以情动人
历代文论家都强调文章的选材要真实。刘勰提出写文章要“事信而不诞”,即事实确实可信而不荒诞。刘熙载明确地把“失实”列为写作文章的七戒之一。只有饱含真情实感的事例才能以情动人。冰心说:“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袒露在读者面前,才有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以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标题作文“被自己感动”为例。有位学生写了面对父母的离异“我”也有过痛苦,文中很多次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泪水,让读者也不仅欷歔,但是他也很快的发现一味痛苦是徒劳的,唯有快速走出阴影才行,于是打起精神让自己坚强地去面对,无论是中间的描写还是结尾的感受,都紧紧地扣住题旨,本文虽然选材于常见离婚题材却没有编造离奇的故事的痕迹,而是一位很受伤的孩子用他的泪和痛写成的,读了这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催人泪下的典型事例,定会使人荡气回肠、为之动容,像这样的文章阅卷老师不给高分都难。
五、穿越时空,抚今追昔
写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就像鸟儿离不开双翼一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所以,在写作时,当你无话可写时,就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穿越时空摆脱现实的束缚。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洞观08、09的许多优秀作文,追寻历史,选择典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选材立意就是不错的选择。以200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标题作文题“你我走过的日子”为例。有位考生选的“你”是诗人李白及李白的诗。在走过的日子里,诗人(或诗)给予了“我”“勇气”“感激”“自信”和“澄澈透明的心灵”。这不仅仅是与诗人对话,更是在自己身处逆境时对诗人的诗、诗人的人生的一种触动,一种共鸣,一种理解。该考生就是凭借穿越时空、抚今追昔的选材,富有创新的立意,有力的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像这样充满诗意、满含情愫,考场作文能不得高分吗?
六、寻求热点,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作文选材一定要追踪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找到最佳立意,这样才会让人倍感新奇、刮目相看。以2009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标题作文题“不走寻常路”为例。我们在审题时把目光投向生活可以联想到许多写作素材:改革开放30年所走过的是不同寻常的道路;奥运会开幕式所走过的是不同寻常的道路;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的韩惠民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坚守大山深处只为乡村教育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道路……有位考生以“我爱不走寻常路的祖国”为主题,从中国的四大发明写到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从港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写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中国的神七飞天写到奥运鸟巢的圣火点燃……正因该文通过自身的语言功底,用几近堆砌的华章丽句,表达了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强烈情感而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以上标题作文选材、立意在由表及里、舍近求远、反弹琵琶、哀兵必胜、穿越时空、寻求热点这六个方面的创新剖析,我们应将唐代韩愈的《与李翊书》中:“惟陈言之务去”作为自己写作的座右铭,将文章的“材”这一“要点”和“意”这一“元帅”进行内在特别的创新,再结合文章必要的标题、语言等外在形式创新,你的标题作文必然会化腐朽为神奇,巧夺天工进而胜券在握。大家不妨取本文创新浅见的点滴一试,训练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我想你在标题作文写作方面必能将中考作文这“半壁江山”搞定。
【参考文献】
[1] 刘企华 主编. 中考作文怎样得高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1出版.
[2] 韩立福 主编. 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出版.
[3]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 主编. 中考作文备考题典,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12出版.
[4] 赫学颖 主编. 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2008/7出版.
[5] 赫学颖 主编.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2009/7出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