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新方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新一轮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改革,强调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实验时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新方法,防实验事故于未然。
  【关键词】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 安全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性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对于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新课程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安全性原则是任何实验实施的重要前提,一但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实验的失败,而且会使实验设备遭受损失,人员受到伤害,还会给实验教学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影响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容易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方法、防实验事故于未然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加强实验技能训练
  
  化学实验技能是通过多次练习而获得的、有意识的自动化动作。可以说,每一种化学实验技能的熟练形成都必须利用已经掌握的熟练系统中的动作方式。譬如:称量操作(使用托盘天平),要达到熟练,必须将调零、称量、换物上盘、加减砝码及复原等步骤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又如:握持试管并振荡的操作,也应达到自觉、自动地“三指握”、“二指拳”、“握取部位近(试管)上沿”、“腕动臂不摇”的熟练程度。可以说,各种实验规范除去其中关于安全措施的规定以外,关于化学实验的知识、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操作态势和意外事故的处置机智等,无不与实验技能紧密相关。
  1、演示实验技能
  化学教师做演示实验,首要的是其示范性。这里谈的示范,是在实验目的明确、确保安全、保证成功和生动直观等要求的前提下实施的。示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结合实施;示范与启发讲解相结合。之所以如此,是由学生学习的特殊规律所决定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科学实践的实际操作的成绩,主要由操作技能、观察技能和推理技能交互作用形成的,而这三种技能又受学生的心理准备与后续教学的作用,从而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网络。基于此,化学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以其机智和技巧,带动学生定向观察、积极思考,并为他们的操作技能提供规范的模仿态势。这是示范性的基本涵义。其次,演示实验要有导向性。这是从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启迪思维、加深他们对实验的全面认识来规定的。上面谈到的实践结构中的精神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应具体体现在演示实验的始终。换句话说,化学教师要更自觉地、积极地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中的要求,并对实验装置、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启发他们对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和总结。
  2、指导学生实验技能
  指导学生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教育手段,理应遵循一个科学的衡量尺度,过分热心和过于放任不管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何科学准确地掌握这个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实践中学习,并不断地悟出其中的真谛,灵活运用,具体协调学生实验的本质(探求学生能知道些什么事实)、数目(探求学生能知道多少事实)、组织(探求学生如何组织这些事实)、时间(学生的某种行为要用多少教学时间)、速度、次数(要进行几次)、错误(学生学习有什么差错)等实验教学因素。
  
  二、改进部分化学实验
  
  改进部分具有安全隐患的实验,使其操作简单、快捷,现象更加明显,更富趣味性,防止实验事故发生。
  1、 实验改进的基本思路
  改进实验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改进实验装置,如自制材料装置、增减仪器、修改装置等。
  (2)便捷取材途径,即以某些廉价易得的材料来代替昂贵难得的材料。
  (3)增加或替换药品,如制取甲烷时掺入Fe2O3可使成功率大大提高,用无水乙酸钾和氢氧化钾分别代替无水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可使反应速度加快、产率提高。
  (4)优化实验条件,减少安全隐患。
  2、改进实验应遵遁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做到实验原理准确无误,实验方案设计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要求。该原则是首要的,是改进实验成功的主要标准。
  (2)直观性原则,即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高,实验结论的得出要呈直接性,它是改进实验成功的标志。
  (3)简易性原则:取材容易,装置简单,实验时间短是改进实验具有生命力的保证。
  (4)安全性原则,即要求实验过程确保师生的身心安全,不允许有事故发生,并贯穿“安全第一”的思想。
  另外,在实验设计中,应注意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要突出实验的创造性,并注重现象的鲜明性。
  
  三、运用实验事故的典型实例进行教学
  
  “失败是成功之母。”比起成功的实验,失败的案例给人以更多的思考。运用实验事故的典型实例进行教学. 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再现案例情景,帮助学生分析失败、事故的原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作能力,促进学生将化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验事故的预防。
  
  四、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实验的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应检查考核各校实验室的配备情况,定期举办化学教师、实验员的实验技能培训与竞赛,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高等师范院校可以设置实验技术教育专业,开设实验技术课程,培养专门的实验技术人才。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各种先进实验装备、设施应越来越多地在化学实验中得到应用。例如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学实验室均普遍配置了精密电子天平(可称至0.0001克)、数字式测温计和气压计、数字式PH计,不少重点中学还添置了红外光谱仪、可见光谱仪、质谱仪、气相色谱分析仪、溶解氧测定仪等多种现代化仪器。
  
  五、重视实验安全,开发绿色实验
  
  安全性是教学实验的必备条件,过去对化学实验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考虑为爆炸、燃烧、强腐蚀、恶臭、剧毒等,这些问题今后仍然要重视防范。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实验产生的有害环境的废气、废液、废渣等也被视为不安全因素,它们同样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而且这种危害还具有弥散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从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实验教学要重视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绿色环境教育,重视反应物质的回收利用和消害处理。树立实验后处理的观念,即实验目标内容完成后需进行必要的善后处理才是完整地完成实验任务,要做到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缸,特别是有毒药品(如氰化物、重铬酸钾、钡盐、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等)不得直接倒入水槽,将火柴梗、废纸屑投入废纸篓中等。
  这些防治处理过程就是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一种生动的“教与学”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环保观念、预防实验事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浙江省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是一所以艺术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浙江省服装专业、幼儿教育专业副理事长学校,是浙江省音乐考级考点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省人民政府
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购物等对折扣的已有理解,对折扣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析,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发现一些促销手段与折扣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
初中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过渡性学习阶段,既不同于小学注重兴趣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不同于高中升学压力繁重.但是过渡阶段的学习是在为繁忙的高中打基础,因此学习内容相对比较
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语感、发音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标的深入落实下,许多教师能够针对学生语言、发音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然而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教
针对当前的英语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英语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最终为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到了虚拟现实技术.而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若能得到科学的应用,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会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听障学生在感知方面比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人生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