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的发展源于质疑,质疑能力的提高可促进科学的发展,同时可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质疑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在融入社会后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才,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学环节中的各种途径,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本文将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学物理;质疑能力;教学
一、培养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巴班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是单调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对课本、教师只有被动的服从、接受,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观点、主张,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这就要抓住学生主体本身特征进行研究,其中独立性是主体的一个最大特征。即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及能力,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因此我就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质疑”上。其实质疑就是提出问题,现在关键是谁提出问题,以往的课堂由教师提何,学生回答。学习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去解答老师“设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由学生“质疑”就是从主体出发的最好体现,在平时教学中,无论教学概念、规律运用还是其他方面的教学都应多让学生协同质疑,多问一问。同时应遵循:在质疑的过程中,凡是学生会回答的都应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独立回答有困难时,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点拨下试着:说;或者设计一些提问:,降低回答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俗话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一。”从某一种方面来说,学生发表见解、质疑问难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而学生发表意见、质疑问难本身也是很好的参与,是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与主动精神一”的思想。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现在,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上课听课容易,下去完成作业、答卷困难。上课时,无论是物理概念知识、定理、定律都觉得比较容易理解学习,且一听就懂、就会,但当下课后,回忆学过的知识重点和要点,大脑中就变得模模糊糊,而当习题、试卷中应用到这些知识时,更常常见到知识错位,张冠李戴,搞错条件、记错公式、写错单位,更有同学云里雾里,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发出“物理难学,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感慨。分析这些现象的实质,主要是学生没有把物理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没有概念化、条理化、系统化,没有搞清楚各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来说,很多知识学起来往往很抽象,很难理解。通过质疑,对概念知识、定理、定律进行深入的推敲理解后,把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弄清情况进行独立分析、仔细检查我们自己的思维和他人的思维,使我们的理解力得以提高,从而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要总结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的实验结果,告诉学生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但这样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必然会在理解和应用定律上出现困难。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自我设计一种能观察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思路,通过提问方式质疑学生设计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明确指出:在讨论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必须保持电阻不变。而在讨论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必须保持电压不变,课堂演示实验正是沿着这个思路设计的。通过实验演示和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学生会自我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结论,课堂中针对这些不太成熟的结论,分析说明得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后引出前人的结论,总结出欧姆定律。让学生真正理解此知识点,牢固掌握。
三、培养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
未来社会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精神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然而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创新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学习离不开质疑能力的培养。学者龚春燕著《创新学习论》一书对创新学习定义如下:创新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己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质疑地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其实质就是质疑能力的一种表现。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这也许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质疑能力是创造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瓦特因质疑“壶盖为什么会动”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因质疑“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因质疑“野草叶子为什么能划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由此可见质疑是发明创造的起点。
总之,随着探究性学习推行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中学教师,在新形势下也应不断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迅速树立创新探究性学习观,在物理教学中把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完成探究性学习渗透的任务。
关键词:中学物理;质疑能力;教学
一、培养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巴班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在课堂上仅仅是单调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学生对课本、教师只有被动的服从、接受,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观点、主张,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这就要抓住学生主体本身特征进行研究,其中独立性是主体的一个最大特征。即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及能力,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因此我就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质疑”上。其实质疑就是提出问题,现在关键是谁提出问题,以往的课堂由教师提何,学生回答。学习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去解答老师“设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由学生“质疑”就是从主体出发的最好体现,在平时教学中,无论教学概念、规律运用还是其他方面的教学都应多让学生协同质疑,多问一问。同时应遵循:在质疑的过程中,凡是学生会回答的都应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独立回答有困难时,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点拨下试着:说;或者设计一些提问:,降低回答的难度后再请学生说,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俗话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一。”从某一种方面来说,学生发表见解、质疑问难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而学生发表意见、质疑问难本身也是很好的参与,是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这正是符合素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与主动精神一”的思想。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培养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现在,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上课听课容易,下去完成作业、答卷困难。上课时,无论是物理概念知识、定理、定律都觉得比较容易理解学习,且一听就懂、就会,但当下课后,回忆学过的知识重点和要点,大脑中就变得模模糊糊,而当习题、试卷中应用到这些知识时,更常常见到知识错位,张冠李戴,搞错条件、记错公式、写错单位,更有同学云里雾里,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发出“物理难学,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感慨。分析这些现象的实质,主要是学生没有把物理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没有概念化、条理化、系统化,没有搞清楚各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来说,很多知识学起来往往很抽象,很难理解。通过质疑,对概念知识、定理、定律进行深入的推敲理解后,把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弄清情况进行独立分析、仔细检查我们自己的思维和他人的思维,使我们的理解力得以提高,从而更清晰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要总结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前人的实验结果,告诉学生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但这样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必然会在理解和应用定律上出现困难。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自我设计一种能观察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思路,通过提问方式质疑学生设计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明确指出:在讨论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必须保持电阻不变。而在讨论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必须保持电压不变,课堂演示实验正是沿着这个思路设计的。通过实验演示和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学生会自我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结论,课堂中针对这些不太成熟的结论,分析说明得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后引出前人的结论,总结出欧姆定律。让学生真正理解此知识点,牢固掌握。
三、培养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
未来社会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精神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然而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创新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学习离不开质疑能力的培养。学者龚春燕著《创新学习论》一书对创新学习定义如下:创新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己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质疑地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其实质就是质疑能力的一种表现。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这也许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质疑能力是创造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瓦特因质疑“壶盖为什么会动”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因质疑“苹果为什么会落下来”而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因质疑“野草叶子为什么能划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由此可见质疑是发明创造的起点。
总之,随着探究性学习推行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中学教师,在新形势下也应不断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迅速树立创新探究性学习观,在物理教学中把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完成探究性学习渗透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