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管理中,要实现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必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关键,对于现代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对高职学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做出了分析,目的是教师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构建
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教学成果。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是主但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也给教师和学生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利于对学生品行的塑造,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
1.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的尺度差异
即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等认同程度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比如:一些学生喜欢夸张的追求时尚的着装服饰和打扮,而在教师心中却认为是不文明、不健康的,因而引发冲突和对立。又比如,老师在学生管理中,出现罚钱,体罚或过于严苛的行为时冲突和矛盾就会迅速体现,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2.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与学生强烈的民主自由愿望形成对立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应必须要听从于教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难以容忍来自学生的反对意见,教师的权威与尊严遭到来自学生的挑战,那么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3.师生间社会因素和价值观出现矛盾
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提高,追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的社会现象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正面教育表现出怀疑和不屑。因此,社会的诸多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4.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素质,社会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偏见;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当今信息社会,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得学校教育的权威影响力在减小,不少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影响了学业和健康;男生“骄横”、女生“娇气”现象比较严重,受不得半点委屈。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放弃。;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事物和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容易模仿、跟随。他们就会以混日子、随大溜的方式对待大学生活,出现旷课、夜不归宿、抽烟、赌博、酗酒、过分热衷于恋爱之中等一系列违规行为,甚至处处和学校唱反调。
二、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以学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教师“唯我独尊”维系了一种“顺从教师”的教育文化,教师没有动力去反思这种在今天看来极为不当的文化现象,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反思的能力和动力.学生自觉将自己塑造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教自律,让学生感悟到自教自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其学业和人生都有巨大的帮助,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教自律意识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和情感的交换与分享。
2.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师尊重学生
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感觉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因此,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它能使学生产生尊重教师和好学上进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缩短师生间空间、情感上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行为准则,从而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
①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当众体罚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②尊重学生的个性。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技能,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学生练好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③尊重学生的情感。现在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沟通
与学生谈心必须动真情、讲真话。教师应用真情,感染学生。空洞的说教只能促使学生反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小事去理解、关心学生,促使学生感情涌动,就会从内心勃发出强劲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教师期待,这样,教师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乐于行动。通过沟通,增进师生互相理解,取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4.高职院校教师应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使得师德师表成为一种身份标志,教师应不断进行思想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老师不但能以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而且还能以科学、规范的教育行为熏陶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化.教师素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3]彭汉庆.对高职学生思想现状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作者简介:
徐宾,女,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工作,在学院担任临床课教学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现在学院临场教学部工作。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构建
师生关系是由师生的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教学成果。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是主但是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也给教师和学生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增进师生间的情感,利于对学生品行的塑造,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
1.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的尺度差异
即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好坏等认同程度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比如:一些学生喜欢夸张的追求时尚的着装服饰和打扮,而在教师心中却认为是不文明、不健康的,因而引发冲突和对立。又比如,老师在学生管理中,出现罚钱,体罚或过于严苛的行为时冲突和矛盾就会迅速体现,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
2.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与学生强烈的民主自由愿望形成对立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应必须要听从于教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的教师观中教师难以容忍来自学生的反对意见,教师的权威与尊严遭到来自学生的挑战,那么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3.师生间社会因素和价值观出现矛盾
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社会经验也日益增多,思维的独立性和判断性显著提高,追求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的社会现象影响,他们对教师的正面教育表现出怀疑和不屑。因此,社会的诸多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沟通和良好关系的建立。
4.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素质,社会对专业技术技能的偏见;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当今信息社会,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得学校教育的权威影响力在减小,不少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影响了学业和健康;男生“骄横”、女生“娇气”现象比较严重,受不得半点委屈。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放弃。;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事物和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容易模仿、跟随。他们就会以混日子、随大溜的方式对待大学生活,出现旷课、夜不归宿、抽烟、赌博、酗酒、过分热衷于恋爱之中等一系列违规行为,甚至处处和学校唱反调。
二、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以学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教师“唯我独尊”维系了一种“顺从教师”的教育文化,教师没有动力去反思这种在今天看来极为不当的文化现象,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反思的能力和动力.学生自觉将自己塑造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受到了严重制约。
教师要指导学生自教自律,让学生感悟到自教自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其学业和人生都有巨大的帮助,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教自律意识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和情感的交换与分享。
2.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师尊重学生
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感觉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因此,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它能使学生产生尊重教师和好学上进的心态,这种心态可以缩短师生间空间、情感上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有助于形成行为准则,从而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
①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当众体罚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②尊重学生的个性。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技能,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学生练好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③尊重学生的情感。现在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沟通
与学生谈心必须动真情、讲真话。教师应用真情,感染学生。空洞的说教只能促使学生反感。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小事去理解、关心学生,促使学生感情涌动,就会从内心勃发出强劲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教师期待,这样,教师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乐于行动。通过沟通,增进师生互相理解,取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4.高职院校教师应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使得师德师表成为一种身份标志,教师应不断进行思想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老师不但能以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而且还能以科学、规范的教育行为熏陶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化.教师素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3]彭汉庆.对高职学生思想现状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作者简介:
徐宾,女,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工作,在学院担任临床课教学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现在学院临场教学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