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严峻,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政府各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毕业生人数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就业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一直长期存在。
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为“就业难”呢?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冷门专业就业难;②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③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④没关系的就业难;⑤女大学生就业难。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开展创业教育也自然成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的需要。
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21世纪的今天,我国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实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就是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新型人才的造就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创业教育。 与此同时,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的一个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大力提升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严峻,大学生则不能一味等待就业机会的来临,而学会积极地创业和开拓事业,这样即促进了自我发展,也减轻了整个社会就业负担。
三、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机遇与风险
现如今,国家政策都鼓励大学生创业,而学校也注重培养大学的创业技能,社会也开始逐步承认大学生创业,家庭也给予大学生所需的部分创业资金,大学生创业的环境随之逐渐改善。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递增,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即便是创业,市场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同时伴随的还有资金的压力。另外,也不容易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虽然一开始的创业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但是也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当然,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也存在一定的优势。比如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还是潮流的引领者;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年纪轻,精力旺盛。另外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轻易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俗语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四、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创业教育的地位,组建创业教育机构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首先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要将培养能够担当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的优秀创业人才纳入学校办学指导方针,要用积极的创业教育思想改造既往消极的就业教育思想,确立创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规模化、系统而持久的、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求组建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或者将创业教育正式纳入教学部门职责范围,对创业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有效组织和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和整合学校办学资源推进创业教育。
2.完善创业教育制度及教育课程
有序、高效的创业教育则需要制度的保障。完善的创业教育制度能规范创业教育的受教者、施教者以及教育管理与服务等各方面。从制度上为创业教育提供对象、人力、财力、物力保障。
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也是服务于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基本涵盖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创业教育的课程不仅要传授创业专业知识,更要传授经营管理和创业相关综合知识,要能够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增强创业能力。课程要系统整合成功创业者素质的各方面。通过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用模块化方式实施。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主修和辅修,提高学生的选择性。课程的开设要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资源共享。要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努力形成创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3.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指导以及创业交流与合作
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样也离不开师资队伍的保障。一般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各类学生导师,成功创业人士或者创业活动讲师组成。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相关领域理论水平;有丰富的创业或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有饱满的从事创业教育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使得创业教育切实有效地开展。
创业教育活动是巩固创业教育课程知识、深化创业教育课程成果、模拟创业教育实践、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①组织创业教育讲座或报告,邀请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和创业杰出校友作兼职创业指导教师;②为准备创业者和已经创业者提供交流、沟通和学习的平台;③组织和参与创业计划竞赛,为大学生创业模拟提供一些有效途径。
4.开展创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创业素质提高
创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发掘大学生创业潜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素质的重要举措。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出系列职业特别是创业素质训练项目,贯穿全程开展职业和创业素质训练
五、结语
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虽然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只要转变观念,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就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毕业生人数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就业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一直长期存在。
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为“就业难”呢?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冷门专业就业难;②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③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④没关系的就业难;⑤女大学生就业难。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开展创业教育也自然成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的需要。
近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创业教育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
21世纪的今天,我国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实力。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就是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新型人才的造就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创业教育。 与此同时,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的一个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大力提升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之严峻,大学生则不能一味等待就业机会的来临,而学会积极地创业和开拓事业,这样即促进了自我发展,也减轻了整个社会就业负担。
三、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机遇与风险
现如今,国家政策都鼓励大学生创业,而学校也注重培养大学的创业技能,社会也开始逐步承认大学生创业,家庭也给予大学生所需的部分创业资金,大学生创业的环境随之逐渐改善。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递增,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即便是创业,市场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同时伴随的还有资金的压力。另外,也不容易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虽然一开始的创业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但是也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当然,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也存在一定的优势。比如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还是潮流的引领者;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年纪轻,精力旺盛。另外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轻易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俗语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四、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创业教育的地位,组建创业教育机构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首先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要将培养能够担当社会责任、引领社会进步的优秀创业人才纳入学校办学指导方针,要用积极的创业教育思想改造既往消极的就业教育思想,确立创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规模化、系统而持久的、高水平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求组建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或者将创业教育正式纳入教学部门职责范围,对创业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有效组织和管理,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和整合学校办学资源推进创业教育。
2.完善创业教育制度及教育课程
有序、高效的创业教育则需要制度的保障。完善的创业教育制度能规范创业教育的受教者、施教者以及教育管理与服务等各方面。从制度上为创业教育提供对象、人力、财力、物力保障。
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也是服务于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基本涵盖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创业教育的课程不仅要传授创业专业知识,更要传授经营管理和创业相关综合知识,要能够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增强创业能力。课程要系统整合成功创业者素质的各方面。通过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用模块化方式实施。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主修和辅修,提高学生的选择性。课程的开设要充分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资源共享。要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努力形成创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3.建立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指导以及创业交流与合作
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样也离不开师资队伍的保障。一般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各类学生导师,成功创业人士或者创业活动讲师组成。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相关领域理论水平;有丰富的创业或创业教育实践经验:有饱满的从事创业教育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使得创业教育切实有效地开展。
创业教育活动是巩固创业教育课程知识、深化创业教育课程成果、模拟创业教育实践、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①组织创业教育讲座或报告,邀请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和创业杰出校友作兼职创业指导教师;②为准备创业者和已经创业者提供交流、沟通和学习的平台;③组织和参与创业计划竞赛,为大学生创业模拟提供一些有效途径。
4.开展创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创业素质提高
创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发掘大学生创业潜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素质的重要举措。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就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推出系列职业特别是创业素质训练项目,贯穿全程开展职业和创业素质训练
五、结语
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虽然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只要转变观念,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就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