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经验 培养数学思维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载体。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同时有机会深入实践,从周围熟悉的事物本身学习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数学知识,让数学融入生活,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关键词:小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兴趣]
  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现如今,数学知识更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有效工具。科技的日益更新,随之带来的电子时代,无论是神州十号的成功对接还是苹果手机辉煌入世,这背后无不隐藏着伟大而严谨的数学知识。正如著名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数学是科学之王。”没错,万物皆数,数学无处不在。201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学科作如下评价:“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刚刚接受义务教育的低年段孩子来说,数学教学不像语文学科那样,有着优美的辞藻,想象自由的画面。面对生疏呆板的数字符号,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而能让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让他们爱上数学——学会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特别感兴趣的故事出发,设置情境进行教学;当然也可以深入实践,走出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缩影,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的无限魅力。
  那么数学教学如何与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无外乎两点,即将生活情景带入数学课堂和在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创设生活情景,合理组织编排教材
  在数学教育中,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对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生活情境带入课堂中,将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有所用。随着教材内容的日益更新,我们惊喜的看到,好多以前陈旧的、与学生生活实际过于遥远的例题已经被新事物代替,更多的呈现的是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小问题,可是作为执教者,面对目前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知识面的宽广,要求我们给予的不仅仅是书本上浅显简单的数学问题,更多的是知识的延伸。这时,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教学实例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从而为教学服务。有幸聆听华应龙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深受启发,华老师选取同学们均熟悉的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作为课程切入点,以生活为载体,加上数学的创造力,探索六年级关于路程与速度的距离问题。听完这节课,我思虑良久,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基于老师的独具匠心,以阅兵仪式这个大家熟知的实例为题干,激发学生兴趣,鼓励每位学生能积极参与活动。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没错,事实告诉我们,孩子们很欢喜,享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心中无比骄傲!高年级段需要生活实例为载体,低年级段更需要培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将实际钟表移植到教室中,带给学生生活化的直观知识,将小课堂与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如,在教学“用乘法解决生活问题”时,可以利用实践作业的形式,逛超市买东西,将“总价=单价×数量”以作业单的形式记录下来,移入課堂中来,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感知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乐无穷。
  二、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寻数学的影子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就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学生实践活动多,有的老师认为势必会耽搁上课时间,其实不然。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入社会,依然可以学习课本知识,而且效果会更好。学以致用,将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使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们玩得开心,学的很扎实,何乐为而不为呢!
  总之,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亦或是将学生置于生活化的大课堂里,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数学学习中体现生活的本源,让学生真正的喜欢数学,爱上学习,快乐地置身于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鲁杰.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2]张启志.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课外阅读,2012(12).
  [3]陈信泰,王学义.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J].当代教育科学,1988(2).
  [4]郑向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魅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3).
其他文献
目的:阐明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中、后的阴道冲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除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糖化血红蛋舀(HbAlc)是用于糖尿病评价治疗方案有效性的金标准。并因HbAlC还是反应长期血糖变化的稳定指标而成为目前诊断糖尿病研究的热点。这个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全标准
[摘 要:在新课标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的重要难点和要点,数学课程中的独立思考下对于小学生如何认识自己和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教育的目标便是通过发展人的逻辑思维来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发展,其中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需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不断的研究和找出一条可行的教育方法。本文
摘 要: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具有专业性和职业化等特征。中职语文教育,为了能够强化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教师必须要结合职业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深化中职语文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在实际操作层面,提出通过改变课程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拓展职业化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等对策,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为各产业和行业输送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落实中职语文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一、与生活相结合,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舞台  生活是我们人生的舞台,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舞台,既然如此,作
[摘 要: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润。作为执教者,在三尺讲台之上不单单要传授书中的理论知识,更要学会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正所谓教书育人,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在当前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课程中,感恩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教育,因此,本文将就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内容如何挖掘感恩教育方面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感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感恩教育是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