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小学品德课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优质课评比会议,于2008年5月13日至15日在亚圣故里——邹城市举行。全省各市、区(县)教研员及优秀骨干教师、部分学校的领导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旨是:探究品德课教学如何突出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会议观摩了50节优质课,进行了互动式课堂教学研究。
会上展示的优质课从内容到形式、从过程到方法,体现了“源于儿童的生活、高于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如,《我和妈妈购物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把平时购买的各种食品包装袋带到课堂上,通过查找、探究包装袋上的信息学习买东西的学问。这样的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精心设计和组织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系列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得以提升。
会上所展示的课,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让儿童在自主选择和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他们喜欢的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如《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做了两个游戏:蒙上眼睛找彩笔、蒙上眼睛看动画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到眼睛的重要。又如《遇到火灾怎么办》一课,教师播放了商场突起大火录像,围绕这一具体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开展了四个探究活动:(1)人会处在什么位置?他们应该怎么做?(2)火场外的人应该怎么做?模拟拨打“119”报警电话。(3)身陷火场的人应该怎么办?实践操作打绳结。(4)安全逃生小游戏。学生置身于这种生动的活动情景之中,积极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在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会上展示的优质课,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得出结论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凉爽有学问》(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14课)一课,教师设计了“快快乐乐找夏天”“凉凉爽爽过夏天”“智慧创造凉爽夏天”三个探究活动,还在每个活动中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夏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办法度过炎热的夏天呢?”“用什么办法创造凉爽夏天呢?画出或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带着疑问和困惑自主地去探究,获得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会上展示的优质课,坚持开放性原则,实现了活动内容开放、活动时间开放、课堂空间开放、活动评价开放,为儿童的发展搭建起了广阔的舞台。如,《我做小导游》(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一课,学生走进听课的教师中,为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当起了小导游。这样的教学,就把课堂延伸开来,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里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韩绪金作了大会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小学品德课教学教研的新成果、新发展,并提出了品德课教学要“大板块、主体化、高效率”的努力目标,使与会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执笔:彭延敦)
会上展示的优质课从内容到形式、从过程到方法,体现了“源于儿童的生活、高于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如,《我和妈妈购物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把平时购买的各种食品包装袋带到课堂上,通过查找、探究包装袋上的信息学习买东西的学问。这样的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精心设计和组织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系列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能力得以提升。
会上所展示的课,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让儿童在自主选择和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他们喜欢的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与体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如《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做了两个游戏:蒙上眼睛找彩笔、蒙上眼睛看动画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到眼睛的重要。又如《遇到火灾怎么办》一课,教师播放了商场突起大火录像,围绕这一具体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开展了四个探究活动:(1)人会处在什么位置?他们应该怎么做?(2)火场外的人应该怎么做?模拟拨打“119”报警电话。(3)身陷火场的人应该怎么办?实践操作打绳结。(4)安全逃生小游戏。学生置身于这种生动的活动情景之中,积极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在活动中发展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会上展示的优质课,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得出结论的过程,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凉爽有学问》(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14课)一课,教师设计了“快快乐乐找夏天”“凉凉爽爽过夏天”“智慧创造凉爽夏天”三个探究活动,还在每个活动中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夏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办法度过炎热的夏天呢?”“用什么办法创造凉爽夏天呢?画出或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带着疑问和困惑自主地去探究,获得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会上展示的优质课,坚持开放性原则,实现了活动内容开放、活动时间开放、课堂空间开放、活动评价开放,为儿童的发展搭建起了广阔的舞台。如,《我做小导游》(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一课,学生走进听课的教师中,为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当起了小导游。这样的教学,就把课堂延伸开来,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里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山东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韩绪金作了大会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小学品德课教学教研的新成果、新发展,并提出了品德课教学要“大板块、主体化、高效率”的努力目标,使与会者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执笔:彭延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