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英语阅读能力则是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政策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新形势,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为其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石。本着从基础教育抓起的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理念,不仅重视传授英语阅读知识、技巧,还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们对于语言的敏感度,使其运用能力、阅读技巧等都获得显著提升,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本文从兴趣入手,让学生爱上阅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让学生的阅读更轻松、有趣;融入时事热点,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开阔;运用互利网 教育,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更科学等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为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崭新的渠道。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陈兰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棋杆中学。
  信息化成为当下时代发展的一大标志,可以说信息传播、共享等便利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借助一根网线将信息传递到四面八方,甚至是世界的各个角落。想要阅读和吸收信息,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则需要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应用途径,在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必须先向学生们讲述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再采取科学的策略,使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丛生,为提高其阅读能力奠定基础。笔者任教的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对阅读不感兴趣,或是虽然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未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导致学生们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式阅读。笔者从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出发,认为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从兴趣入手,让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法宝。初中英语教师想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们的英语阅读从阅读变为“悦读”和爱读。学生们在阅读中只有饱含兴趣,才能化阅读中的枯燥为有趣,才能享受其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全面、科学、充分发展的视角出发,来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从而使教师的教真正地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出发,来加强对他们阅读兴趣的激发,让英语课程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例如,笔者在教授Wise men in history一课时,便从本校学生的特点出发,针对他们阅读兴趣不足,笔者便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初,先利用PPT呈现出中外历史上的一些知名人物,从而让学生们进入到所创设的相关情境中。在这些古今中外的名人中,包括的人物有:姜子牙、诸葛亮、曹冲、马云、爱因斯坦、乔布斯等。为了能尽快抓住学生们的眼球,让他们入情入境,积极进行阅读思考和探究,笔者利用PPT动画的特效,先展示图片,让学生们猜一猜这是谁?“游戏 PPT”呈现的方式,一下子点燃了学生们积极参与的火苗。笔者先出示的是姜太公钓鱼的图片。当图片刚展示到一半的时候,就有学生小明抢答了出来。对此,笔者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但是并没有给他加分。因为小明虽然第一个回答了出来,但是他并未遵守我最早制订的游戏规则,即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才作答,被倒扣一分。这样的游戏设计,让学生们的参与兴趣高涨。随着游戏进程的展开,学生们在这堂课中思维和视野始终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教学效果良好。通过这堂课,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提问的方式:Can you name some wise men in history?还了解了一个谚语:There are always fish willing to be caught by angler Jiang Taigong.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在游戏环节,除了设置作答规则,还设置了一些额外加分设计。如学生们可自动加入对知名人物的英语叙述。当学生们看到诸葛亮摇蒲扇的图片时,便忘记了规则,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我及时制止,并按照游戏规则来进行了新一轮的积分统计。此后,学生们的抢答便开始规范起来,通过抢答再抢答,学生们的答案便浮出水面: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学生们在用中文回答之后,还需要翻译成英文。在听到这一游戏设计时,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大的参与欲望。“挑战难度加大了,老师这游戏设计得有意思。”笔者甚至在课堂上听到了学生们这样的评论。在兴趣的引领下,有的学生回答出了空城计,用英文表示为:Empty Fort Strategy。有的学生还在抓耳挠腮,苦苦思索着答案。于是,笔者便让学生们在课下通过各种方式去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在此过程中, 再适时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来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以提高其阅读思维。
  二、融入時事热点,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开阔
  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除了要依据教材之外,还可以另辟蹊径。融入时事热点,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由于其将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生活建立了关联,因此学生理解和阅读起来更符合其认知规律,更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也使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具有了适宜的土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前专门用出五分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分享。学生们可将自己在平时阅读中积累的时事热点材料价进行分享,来让英语课堂更具趣味性。在这一环节,教师可这样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尝试、探索和实践。即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去选择阅读的材料、阅读的形式等,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阅读个性被尊重。在学生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材料时,教师不应放任不管,而是要积极进行引导、点拨和纠正,从而使学生始终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感染,让课堂被向上向善的氛围所包围,使他们在双语材料的阅读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让学生的阅读更轻松、有趣
  新课程标准倡导更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便是其中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走出自己学习的小世界,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互助、探究等,让阅读充满趣味性和合作性。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对他们进行分组。常见的分组方式为: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按照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组、学生们自由结组等。只要是能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任何分组方式教师都可以加以运用。如笔者在教授《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一课时,便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这次分组中,按照学生们的兴趣进行划分。之后,为各个小组设置了具体的閱读任务,并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们设置阅读的关卡来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实现本次的教学目标:在传递英语知识的同时,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在教学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这一课时,将小组合作这一教学和学习方法贯彻到英语教学的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等环节中。如在课前预习中,学生们可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进行Lead-in环节的学习。学生们在Look at the carto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这一环节,可以两两结组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在此环节,可自行设计一些表情和动作,看看哪个组表演得惟妙惟肖。为了使学生们的阅读更具积极性,更能达到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目标,教师也可让学生们自行设计一些阅读的场景和对话。这样的小组合作一下子抓住了学生们的兴趣点,教学效果良好。
  四、用互利网 教育,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更科学
  在互联网 教育的时代新背景下,关于英语阅读,教师们有了新的想法和教学实践。为了使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借助“互利网 ”这一东风,能够更加展翅飞翔,教师可通过将其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使他们的阅读素养、英语思维、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得到更为均衡的发展和培养,为其成长为新时代下的英语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将工作重心放在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也能与时俱进,更进一步。在互利网 教育的时代新背景,教师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来进行阅读教学便是一大创新。
  如在教授《Family life》一课前,笔者就采用了微课教学。为了使这一教学能起到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功效,笔者自己制作了微课。该微课来源于我对知识点的汇总和一些预习的要求,在完成视频录制和相应问题输入之后,便完成了微课设计。之后,我便将其发到了班级的qq群,让学生们观看、下载。为了使学生们的预习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设置了的阅读问题:
  Q1:1. How many parts arethere in each interview?
  Q2: 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 two interviews?
  这些问题来源于课本内容,学生们只有充分地进行课前阅读,才能准确作答。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我还鼓励他们积极提问。提问的对象既可以是自己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父母。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们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将微课运用于到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满足学生们对于个别知识点的深化学习,也能满足其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因此成了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教师在运用微课时,可将其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更佳。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从语篇教学独有的特点出发,来为学生们创设更加真实和生动化的语境,让学生们具备更适宜的阅读环境和阅读心理。
  五、结语
  总之,英语教师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除了要采取科学的策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让阅读不再是苦差事,而成为一项乐事。
  参考文献:
  [1]冷佳青.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10).
  [2]张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华夏教师, 2017(14).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英语学习兴趣、习惯、思维等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中以自然拼读法为支持,扎实引导学生进行字母、单词、阅读等深入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字母读音和单词拼写,为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主要对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切实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实效,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字母;单词;阅读  【作者简介
前段时间,笔者到中山市三鑫双语学校参加“魅力中山·诗意三鑫”德育现场观摩会。会上,黄建军老师执教的主题班会课《种下感恩树》诗意韵味浓厚、感恩教育真切,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节课上,教师捕捉亮点、巧妙引导、热情赞许、精当评点,促使学生触摸到自己的心灵,欣赏到自己的思考,感动之中激发美感,为心灵种下感恩之树。整节课精彩之处颇多,仅节选几处赏析。  [亮点一]:舔犊情深,巧借情境的顺学而导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以及形成良好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在教师合理的引导和帮助下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形成一种终身学习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处于小学时期的学习在学习中需要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这也就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说,在以后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核心素养,毕竟培养核心素养也是新课改政策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
放假了,有的家长又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小组,有的甚至强烈要求学校开放,让孩子在校园里过暑假。放假了,本来孩子们的心情可以说是如出笼的小鸟,但由于“安全一票否决”,许多学校只得把孩子们关在校园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学校为了安全甚至连体育课也尽量在室内上,我们的孩子如井底之蛙,所学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书本上的知识,这与生活、自然严重脱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摘要】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所下降。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随后,民族院校实施了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并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作为西藏地区唯一一所国家“211”重点建设大学,西藏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改革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伴随着产生了“教育公平性”的问题。文章以西藏大学2017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学生高考
前几天,我到原单位醋庄中学去填一份表。表很简单,几分钟就填完了。刚要走时,武老师随手递给我一个信封,让我捎到醋庄完小。信封是县教育局专用的,上面写着“南古镇醋庄完小吴家旺同学收”。信并没有封口。武老师打开信封,抽出两张照片,解释说:前段时间,县教研室王秀峰主任来校检查工作。正值醋庄万亩桃花盛开,景色宜人。欣喜之余,工作之暇,王主任和众位领导到桃花林中拍照留念。恰巧遇见两个孩子正在桃林里玩耍,王主任
【摘要】英语学科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本文通过阅读课堂实践,从基于学情巧分析、基于文本巧提问、抓住亮点善启发、任务情境巧设置等角度,探究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作者简介】陆佳,浙江省萧山中学。  引言  阅读既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和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还是学习者需要培养的
【摘要】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为研究主题,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现状如何,英语课后作业存在哪些共性问题,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研究教师布置的英语课后作业是否能够达到教师布置该作业的目的,根据结果再进一步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合理的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作业的有效性;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调查研究  【
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说理,形象生动,少了往日的严肃说教,多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因此,我们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故事,把故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得我们的品德课堂更生动,更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引故事,激发学生兴
班主任工作平凡但不简单,要做一个出色的班主任,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而科研能力往往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在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往往持一种趋同的思维方式,即要求学生向共性目标看齐,轻视甚至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换句话说,我们的“带兵”模式已经认同了“大阅兵”式的方阵表演,而淡化了“野战军”式的实战演习。理论上讲起来,我们都很清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现实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