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生是高职院校重要的生源,但是中职生与高中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英语课程上,两者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要求教师必须探索出符合中职高学生共同发展的教學模式。本文就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模式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郁舒雯,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英语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共有的一门学科,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生源主要包括中职生和高职生。也正因为生源存在的差异性,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教师就必须重视中高职衔接问题,革新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一、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由于生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教学难度进一步增加。而随着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发展,中职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生源更具多元化,因其学生教育水平与认知能力差异性比较大,给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像英语这类基础学科,教学难度更大。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要想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教师就必须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中职生和高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决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不同专业和行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情来开展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中高职衔接英语教学模式
  1.课程的合理设置。就目前来看,中高等职业学校在英语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中高职院校都是按照本校的具体要求安排英语课程的类别和课时量,以至于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高职学校必须合理设置课程。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考虑到各行各业在岗位安排上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具体要求,也要考虑到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各专业对学习英语的特殊需要及学生的学情实际。一般而言,中职学校的英语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的掌握,适当兼顾简单的英语等级考试;高职学校的英语致力于对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将英语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2.教学观念的创新。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其英语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这也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只有重视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热情。因此,面对中高职衔接大趋势,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英语语言魅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要树立人文教育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综合能力。
  3.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方法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结合中高职衔接形势,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在英语课教学方法的选取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考虑到教学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一般而言,中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多地应与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方法类似,要着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给予适当的娱乐调节,做到寓教于乐。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不同生源的班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如,采用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分层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升。
  4.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就目前来看,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很大差异,中职学校侧重于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是靠考试这种方式来检验学习情况;而高职学校侧重于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表达能力,主要是采用理论 模拟对话的教学方法,这也造成了中职生与高职生英语水平差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要想实现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教师就必须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中职院校要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评价的同时,要适当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和语言应用的评价。同样,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能力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试,从而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工作中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发表对教学的看法,进而不断优化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高职衔接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革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英语这所知识大门,不断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泉.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9(20): 264-265 273.
其他文献
放假了,有的家长又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小组,有的甚至强烈要求学校开放,让孩子在校园里过暑假。放假了,本来孩子们的心情可以说是如出笼的小鸟,但由于“安全一票否决”,许多学校只得把孩子们关在校园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学校为了安全甚至连体育课也尽量在室内上,我们的孩子如井底之蛙,所学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书本上的知识,这与生活、自然严重脱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摘要】高校扩招后,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所下降。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随后,民族院校实施了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并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作为西藏地区唯一一所国家“211”重点建设大学,西藏大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改革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伴随着产生了“教育公平性”的问题。文章以西藏大学2017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学生高考
前几天,我到原单位醋庄中学去填一份表。表很简单,几分钟就填完了。刚要走时,武老师随手递给我一个信封,让我捎到醋庄完小。信封是县教育局专用的,上面写着“南古镇醋庄完小吴家旺同学收”。信并没有封口。武老师打开信封,抽出两张照片,解释说:前段时间,县教研室王秀峰主任来校检查工作。正值醋庄万亩桃花盛开,景色宜人。欣喜之余,工作之暇,王主任和众位领导到桃花林中拍照留念。恰巧遇见两个孩子正在桃林里玩耍,王主任
【摘要】英语学科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本文通过阅读课堂实践,从基于学情巧分析、基于文本巧提问、抓住亮点善启发、任务情境巧设置等角度,探究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作者简介】陆佳,浙江省萧山中学。  引言  阅读既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和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还是学习者需要培养的
【摘要】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为研究主题,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英语课后作业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英语课后作业布置的现状如何,英语课后作业存在哪些共性问题,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研究教师布置的英语课后作业是否能够达到教师布置该作业的目的,根据结果再进一步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合理的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作业的有效性;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调查研究  【
学生往往喜欢听故事,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说理,形象生动,少了往日的严肃说教,多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情境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因此,我们在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故事,把故事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得我们的品德课堂更生动,更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引故事,激发学生兴
班主任工作平凡但不简单,要做一个出色的班主任,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而科研能力往往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在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往往持一种趋同的思维方式,即要求学生向共性目标看齐,轻视甚至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换句话说,我们的“带兵”模式已经认同了“大阅兵”式的方阵表演,而淡化了“野战军”式的实战演习。理论上讲起来,我们都很清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现实中做起
【摘要】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英语阅读能力则是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政策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新形势,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为其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石。本着从基础教育抓起的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理念,不仅重视传授英语阅读知识、技巧,还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们对于语言的敏感度,使其运用能力、阅读技巧等都获得显著提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普及给世界各国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并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青睐。本文基于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将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分析阐述影响因素。在学生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受制于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少学习策略和缺少自我评估与管理意识等因素;在教师方面,教师思想意识不足、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和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为完成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必须默契配合,其中,移情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移情促使教师、学生与阅读教材三者之间紧密结合,相互沟通,达到情感的交流与升华,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让真、善、美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让情感在“教师、文本”之间共享  【教学片断一】《船长》  师:自由阅读,说说哪儿最让你感动?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