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就是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校办学质量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时数越来越少,高考又不可回避,不少老师怨声载道.“高效课堂”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1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我的理解是:
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
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远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永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
“高效课堂”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2“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鉴于对“高效课堂”的上述理解,本人在物理课堂上的具备做法有:
2.1课前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
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新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和过去的教材有所不同,知识内容也略有变化,如果不认真的去阅读教材,有些细节上的变化很难注意到,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为了避免这种上课的盲目性,课前阅读教材和教参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课前把近几年的高考题整理一下,通过对比,很容易把握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设置一些适合本班学生做的目标检测题.这样,我们教学就非常有针对性,自然也就“高效”了.
2.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也是形成师生互动课堂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性的引发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兴趣会使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差生变优生,中等生变为高材生.怎样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持久性,并参与课堂教学呢?
(1)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时间.老师把准备好的实验提前拿到教室,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观看实验,让学生“玩”,从“玩”中取乐,从玩中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
(2)在课堂上渗透人文教育.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的教学中,都渗透大量的健康的人文教育精神.在讲到放射性元素镭时,讲解居里夫人的一生都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不怕放射性对人体有害,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死于白血病,但她开拓的放射医学却拯救了千万癌症病人的生命.她那崇高的精神对学生是有感染力的,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开展模拟实验.如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利用多媒体做出来就更加形象直观,对各物理量的变化和分析学生就非常好理解,学生说一看我就更清楚了.这样很能激发兴趣,能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配合老师主动参与分析,效果很好.
(4)适时穿插一些最新的科技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讲电流的磁效应时,我们可以穿插最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巨磁效应”,这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现就和我们现在学的知识联系密切,如果大家认真学习,将来也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2.3课堂教学中进行目标检测,加强学生的目标意识
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不是看你讲了多少,也不是看你讲得多好,最重要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了多少高考要考的知识和能力.理科教学要尽量多让学生做题,当堂讲,当堂检测,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实践证明,一堂物理课,如果学生做题的时间能达到15分钟,学生上课的效果最好.既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让老师指导、讲评,又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训练和反思.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对物理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另外,通过学生做题,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掌握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已经达到要求,如果已经非常好了,下一节就可以上后面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学生不理解或未掌握,下一节是否可以做一些补救或更进一步的巩固.
2.4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的影响
课堂要高效,学生首先要高效.学生的高效又有低级和高级两个方面.学生往往只重视高级方面的高效,即我的听课是否高效,我的思维是否高效,但是,我们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既懒惰又爱耍小聪明,往往一节课下来,只出一对耳朵和一对眼睛,老师让他们做题,只想想就算了,根本不动手,如果有别人说了一个答案,其他人都“随大溜”地也跟着说.很多学生认为用手做题不叫高效,用脑子想的才算高效.其实,高效学习一定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大脑积极思考同时作用的结果.如果只重视大脑思考,而忽略动手,势必造成“眼高手低”、“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等浮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规范学生上课时的一些习惯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效果也很明显.我个人的做法是:
(1)课前学生一定要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资料.开始过程老师可做适当的提醒,时间长了,形成习惯,每节课至少可以节约学生用来拿书的时间2分钟.
1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我的理解是:
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
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远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永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
“高效课堂”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2“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鉴于对“高效课堂”的上述理解,本人在物理课堂上的具备做法有:
2.1课前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
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新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和过去的教材有所不同,知识内容也略有变化,如果不认真的去阅读教材,有些细节上的变化很难注意到,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为了避免这种上课的盲目性,课前阅读教材和教参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课前把近几年的高考题整理一下,通过对比,很容易把握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设置一些适合本班学生做的目标检测题.这样,我们教学就非常有针对性,自然也就“高效”了.
2.2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也是形成师生互动课堂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性的引发学生兴趣.实践证明,兴趣会使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差生变优生,中等生变为高材生.怎样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持久性,并参与课堂教学呢?
(1)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时间.老师把准备好的实验提前拿到教室,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观看实验,让学生“玩”,从“玩”中取乐,从玩中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
(2)在课堂上渗透人文教育.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的教学中,都渗透大量的健康的人文教育精神.在讲到放射性元素镭时,讲解居里夫人的一生都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不怕放射性对人体有害,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死于白血病,但她开拓的放射医学却拯救了千万癌症病人的生命.她那崇高的精神对学生是有感染力的,能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开展模拟实验.如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利用多媒体做出来就更加形象直观,对各物理量的变化和分析学生就非常好理解,学生说一看我就更清楚了.这样很能激发兴趣,能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学生配合老师主动参与分析,效果很好.
(4)适时穿插一些最新的科技动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讲电流的磁效应时,我们可以穿插最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巨磁效应”,这个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现就和我们现在学的知识联系密切,如果大家认真学习,将来也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2.3课堂教学中进行目标检测,加强学生的目标意识
我们的课堂是否“高效”,不是看你讲了多少,也不是看你讲得多好,最重要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了多少高考要考的知识和能力.理科教学要尽量多让学生做题,当堂讲,当堂检测,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实践证明,一堂物理课,如果学生做题的时间能达到15分钟,学生上课的效果最好.既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让老师指导、讲评,又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训练和反思.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对物理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另外,通过学生做题,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掌握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已经达到要求,如果已经非常好了,下一节就可以上后面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学生不理解或未掌握,下一节是否可以做一些补救或更进一步的巩固.
2.4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的影响
课堂要高效,学生首先要高效.学生的高效又有低级和高级两个方面.学生往往只重视高级方面的高效,即我的听课是否高效,我的思维是否高效,但是,我们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既懒惰又爱耍小聪明,往往一节课下来,只出一对耳朵和一对眼睛,老师让他们做题,只想想就算了,根本不动手,如果有别人说了一个答案,其他人都“随大溜”地也跟着说.很多学生认为用手做题不叫高效,用脑子想的才算高效.其实,高效学习一定是视觉,听觉,触觉和大脑积极思考同时作用的结果.如果只重视大脑思考,而忽略动手,势必造成“眼高手低”、“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等浮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规范学生上课时的一些习惯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效果也很明显.我个人的做法是:
(1)课前学生一定要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资料.开始过程老师可做适当的提醒,时间长了,形成习惯,每节课至少可以节约学生用来拿书的时间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