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盲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情感补偿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对学生掌握语言文字,陶冶情操,培养情感有巨大的助推作用。在盲生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情境创设,指导盲生读写结合,培养阅读习惯等多方位的情感补偿,让盲生带着情感阅读,充满情感学习,从而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学习中,由于视力缺陷,无法让学生建立足够的生活积累,实际教学中,针对这种阅读情感不足或者障碍带来的语文学习味道不浓,师生情感交流不到位,学习效果不佳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逐渐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生活认知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阅读中补偿盲生情感,实现语文阅读学习的人文性,达到最佳阅读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
  在盲校课堂上,通过多样的课堂导入、预设启发,让学生有预知、有欲知,有知,有思,最后达到文道统一。教师通过补充材料、背景介绍、人物推荐等,让学生感性认知阅读内容;教师用丰富、直观的语言辅助教学,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进行有浅至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也可以通过影视材料,补偿盲生情感,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进入课堂学习。
  在学习《七律·长征》时, 诗歌中毛泽东主席对长征途中艰苦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表达,学生很难从文字上了解透彻。因此可以让学生阅读长征小故事,观看收听影视片,了解红军冲出重兵围剿,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强过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等历史记载,通过人物对话、环境介绍等内容增加对红军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精神的理解。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学习,理解和感受,在诵读时对红军的崇敬之情自然流溢,盲生在阅读过程中既回顾了长征历史,也重走了一次炮声隆隆的长征路,升华了学生情感,实现了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统一。
  二、指导读写结合
  盲生在阅读学习中通过阅读、理解各项目标评价后,如果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笔记录下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理解和认知,丰富情感体验,这样的阅读教学情感收获是珍贵的。比如,在教授冰心老师名篇《谈生命》时,通过优美的比喻文字认识生命是什么,理解生命像什么有一定的难度,在阅读过程中,大量比喻和拟人化的描述,学生更难认知生命成长、壮大、衰弱的过程和普遍规律;“一江春水”,“一颗小树”的举例,无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成长经历进行情感抒发。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摘录自己认为不太能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反复品味、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对好句子的理解,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情感,培养盲生坚强的生命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比如,在分析“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时,指导学生运用反复的手法,写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其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是一种什么感受?作者超越了死亡或许是痛苦和悲哀的生命,达到了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作为视力缺失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审视自己的缺陷,看到自己生命中的阳光。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阅读中,内发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生命,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认识。
  再比如,冰心老师写到:“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这样情感的抒发更激荡盲人学生的心灵,拿笔写出他们坚强面对生活,追求生命光辉的态度,对盲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有巨大的情感补偿作用。
  三、培养阅读习惯
  上述对学生阅读中情感缺失的补偿,仅仅是杯水车薪。盲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观察思考带来的情感至关重要。高尔基说:“差不多任何一本好书都告诉我许多我所不知道的和未曾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关系等,好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子。”读书能帮助盲生积累生活经验,包括知识、情感经验的提升,通过阅读与世界进行对话。对于缺失视力的学生来说,多读书,积极融入社会,会直接的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盲生成长为一个个喜、怒、哀、乐、惧等情感因素的完整个体。教学之余,向盲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目、优秀健康的影视剧目等,让学生在手机上、电脑上进行视听。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分享好的阅读片段,交流读书体会,让书籍成为师生的朋友,让盲生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学习、成长。
  在盲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主动利用各种补偿手段,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情感。用阅读点亮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用成长中的感悟和体会拥抱生活,发展思维,拓宽思维的深度,从而在阅读学习中更好的阅读生活、阅读自己,汲取更多有营养有价值的知识、技能、情感,获取更多的成长助力和情感体验。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563000)
其他文献
目前,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创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目前的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
7年级处于初中起始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相比有明显差异,对语文阅读思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的目标更重视质疑探究精神的培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如果从7年级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规范且有效地达成目标,预习法是很好的选择。  预习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的进步,在饮食上也越来越注意安全和卫生,希望在享受美味时也能保证自身的安全性。玉米作为一种常见的粮食农作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课堂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初中语文课也不例外。本文就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自己领悟;读写结合,在反思表达中提升这三个方面来谈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中的应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以全面讲解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间接得到提高。新课改形式中,体验式教学模式越来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描述,由此观之,当今的语文教学已突破了传统的“师教生学”的教学模式,重视阅读在教学及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的质量可以说直接影响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做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
在普洱市景东县进行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烤烟漂浮育苗大田早生快发及其产值、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还苗期来看,对照处理相对较晚,施用解磷解钾生物有机肥的处理稍早。团棵
记叙文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记叙文对学生而言不陌生。可是,审视学生的作文,假、大、空现象严重,如写同学和朋友的记叙文,多数作文整齐划一:开始时情同手足,上学、放学一路同行,可是一个小矛盾、一次小误会后形同陌路,最后因为升学、转学等原因,即将分别之时,又和好如初;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都是去敬老院做好事、组织慈善义演、帮助老弱病残……  引导学生写出极富个性的佳作,教师应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